第39章 招了個大學生
- 1980的村莊,我說一不二
- 水太多的大海
- 2004字
- 2024-08-09 19:02:31
姚繼英決定以德服人,替姚金明做一些工作。
他開始按照姚金明的方案,用那十二個高音大喇叭,廣播軋鋼廠招工的事。
姚繼英把招工條件,學歷要求、招工的人數,需要考試,報名截止日期,進行了詳細的廣播。
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須來高臺大隊部找李廣義報名,。
再由姚金明廠長,擇期進行筆試。
姚繼英把一切都說的井井有條,唯獨忘了講招工的年齡限制。
姚繼英打發李廣義去外屋,進行軋鋼廠報名登記的工作。
自己開始思考愛情。
在舉國歡度春節的時候時,要怎樣才能在不挨打的情況下,跟老姨友好的見一面。
姚繼英沉醉于此事中。
李廣義推開門,小心地說道:
“師父,有個大學畢業的人要見你。”
姚繼英懷疑自己聽錯了,反問道:
“什么畢業?”
“他自己說是大學畢業。”
這個年代,怎么會有大學生在農村,連中專生都不會有。
也就是自己別有用心,才放棄國家正式工,回到了高臺大隊。
姚繼英連忙對李廣義說道:
“快請那個人進來。”
一個面相六十多歲的老農,穿著一件破爛的藍色勞動布大衣,小心翼翼的出現在門口。
姚繼英差點以貌取人,把這人轟出去。
細觀察不認識此人,對外村人員的基本禮貌,讓他微笑的說道:
“大爺,報考軋鋼廠,你年齡太老了,還是回家養老合適。”
那個老農像背書一樣,開始小聲介紹自己:
“我叫高泰山,今年46歲、高家莊人,1956年畢業于燕京鋼鐵學院,分配到燕鋼工作。
1957年被燕鋼開除,回到了高家莊務農,1978年平反了。
目前還在高家莊務農。”
聽完高泰山的自我介紹。
姚繼英的第一反應是,此人跟老丈人高泰來,應該是叔伯兄弟的關系。
接著狂喜,破軋鋼廠,有了一個鋼鐵學院畢業,專業對口的大學生。
說我不是天選之子,誰信?
姚繼英趕緊起身,上前給高泰山讓座道:
“大叔,您快坐,雖說您年齡大一些,但您老當益壯,咱們坐下慢慢聊。”
高泰山才46歲,歲月的艱難,讓他的面容蒼老如六十多歲的老農。
高泰山拘謹的坐下,說道:
“姚隊長,我雖然看著面相老一些,但我的實際年齡是46歲。
如果能參加軋鋼廠的工作,我還能再干十幾年沒問題。”
姚繼英立刻拍板,答應道:
“高大叔,你不但能去軋鋼廠工作,而且我最重視人才。
我現在就任命你,做軋鋼廠的總工程師,工資待遇跟廠長一樣。”
高泰山感激的掏出,8分錢一盒的迎春牌香煙,抽出一支遞給姚繼英,激動的說道;
“姚隊長,謝謝你,我來本以為這一輩,要一直種地了。
可我這一生驕傲的資本,是鋼鐵學院的畢業生啊。”
高泰山說完,兩行淚滾滾落下。
姚繼英劃著了一根火柴,點燃了那根,比佳賓煙劣質很多的迎春煙。
猛吸了一大口,等待著高泰山的平靜。
高泰山把多少年壓抑的委屈,一股腦的訴說出來。
高泰山從小的性格就很膽小怕事。
他在燕鋼參加了工作后。
當時的燕鋼領導,號召廠里的干部和工人,給他提意見。
當時高泰山的同屋同事,給廠領導寫了幾千字的意見書。
高泰山膽小,出于好意勸了同事一句,別亂提意見,小心廠領導是在引蛇出洞。
同事不聽勸阻,勇敢的批評了廠長的作風。
毫不意外,同事被打壓了。
緊接著同事迫于壓力,供述出了高泰山那句勸告的話。
高泰山立刻就被關進了,廠里辦的學習班。
結果跟同屋同事兩人,都被開除了公職。
高泰山回到家鄉高家莊,娶妻生子、有了三個孩子。
高泰山訴說完。
姚繼英真感到大勢弄人,只好安慰道:
“高大叔,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一起向前看。
努力把以后的日子過好,咱倆爭取做一個好親戚。”
高泰山被姚繼英的無賴話語,逗的嘿、嘿笑道:
“姚隊長,你那大喇叭,不但讓我知道了軋鋼廠的招工。
還早就知道了,你在追求我本家侄女。
你真有魄力!”
姚繼英立刻厚著臉皮、改口道:
“叔,我請你去供銷飯店喝酒,研究研究咱們應該咋做,才能成為親戚。”
高泰山直接拒絕道;
“我可做不了紅梅的主,吃你的嘴短,我還是回家吃窩頭心安。”
姚繼英瞪眼嚇唬道:
“不吃飯,我決不讓你走出高臺大隊。”
高泰山不為所動,堅決要走,客氣的說道:
“姚隊長,等軋鋼廠投產,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咱們再喝慶功酒。”
姚繼英略微一想說道:
“我帶著你去,見一下軋鋼廠的廠長。
他們都在設備安裝現場,中午吃大鍋飯,咱倆也去那兒吃。”
高泰山這才痛快的答應道:
“好!咱們去設備安裝現場看看。”
在路上,姚繼英嫌棄高泰山認親不積極,調侃他道:
“叔,你這一生充滿挫折,都是名字起的不好。”
高泰山疑惑地問道:
“泰山為五岳之首,這名字咋個不好?”
姚繼英一本正經的分析道:
“叔,正因為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不能作為普通人的名字。
以泰山為名,只會有兩種結果。
不能登臨泰山之頂、一覽眾山小,就要反被泰山所鎮壓。
我看你命格各占一半,前半生被泰山所壓,后半生就要登臨泰山之頂。
你所做的鋼鐵事業,將在鋼鐵行業一覽眾山小,沒有人能超越你。”
委屈了一輩子的高泰山,聽完姚繼英的迷信套路。
先是覺得很有道理,接著渾身上下的熱血沸騰起來。
姚繼英說出了他年輕時的夢想,喚醒了他要為共和國造好鋼的理想。
那是多么火熱的一個年代,那時人人都有一個夢想。
共和國要在鋼材產量上、質量上,超英趕美。
高泰來覺得還能再干二十年,也許真還來得及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