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觀念與實踐:當代藝術的教學現場作者名: 徐小鼎 段少峰編著本章字數: 857字更新時間: 2024-07-24 15:19:34
老師,我開始寫論文了……
時間|2011年1月13日
地點|望京大西洋新城
人物|徐冰、孔希、樸美麗、伍琳等
當談到畢業論文的寫作時……
徐冰:
寫論文一定不要搞偽理論。偽理論就是沒有用的理論,事實上那種東西只有理論的樣子,但不構成真正的理論。
伍琳:
有的文章實際讀完之后不知道在說什么,或者早就知道說的是什么。
徐冰:
是的,很多文字繞來繞去其實沒說什么事,或者這件事是前人已經反復說過的,不少“理論”說的是人們已經知道的知識范疇內的事。理論是什么呢?是在探討現成知識中沒有的,應該是分析人的思維最鮮活的,還沒有被確定和被說清楚的那一部分,這才是真正應該做的理論工作。所以,論文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哪怕只提示了一點點新東西都可以。

“心有靈犀——徐冰的研究生作品展”展覽現場 臺北誠品畫廊 2013
伍琳:
落在一個具體論題上會比較好吧。
徐冰:
西方學者做論文從一個比較局部的視角入手的居多。研究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人的某個階段,又或者做一件作品某方面的分析,我覺得都可以。比如說一件很小的事情、一個現象,你可以從很多角度把它闡述得極其有意思、有啟示,我覺得就很好。其實寫多寫少都沒關系,最重要的是得有洞見。當然更高的要求就是你能提出新的研究態度和方法,這個方法是可以被其他人做研究借鑒的,那就厲害了,但碩士研究生論文不一定能達到這種程度。要達到學術論文的論述規范,需要接受一種訓練,是學習期間要掌握的。至于將來,你用什么表達方式都可以。你想寫一篇小說也行,把你要說的思想理論通過故事說出來也可以,艾科的很多理論就是用小說的形式寫出來的。或者說,你這篇文章圖文并茂,圖像和論述相得益彰,這樣的方法都可以。目的就是要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把一個想法說清楚、說充分,而且要說得樸實……總而言之,我覺得是要從藝術家的視角和方法來解讀,和搞理論的人不一樣,若是跟他們一樣也用不著你去寫。因為咱們是動手的人,就有做純理論的人沒有的體會、視角和思考。所以,你能用你有的東西來為現有的理論做一些補充就好。這是我的看法,但也許不是每位老師都同意吧。

白南準 《成吉思汗的復原》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