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面思維--點石成金的力量(2)
- 左右成敗的十種關鍵思維
- 馬洪全編著
- 5382字
- 2014-12-17 16:39:34
人在面對生活和工作的時候,往往會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一種人認為做事情不能好高騖遠,只要把小事情做好就很好了,不要去想那些不實際的事情。他們往往只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安安穩穩拿著屬于自己的工資。另一種人則認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尤其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就要有遠大的目標,然后再腳踏實地去做。其實,持前一種態度的人往往都不是我們常說的富人,而很多成功的人士則會贊同后一種觀點。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沒有人甘于平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態度。很多人把有理想與好高騖遠聯系在一起,實際上,理想與行動是一對孿生兄弟,既有理想,又有行動,成功才會有保證;而光有理想,沒有行動,那才是好高騖遠的表現,這種人是很少能夠成功的。
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肯德基,那是一家擁有有無數家連鎖店的洋快餐集團公司。溫州商人蘇立滿卻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把溫州熟食做成像肯德基那么成功的食品。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是一個太瘋狂的想法呢?
蘇立滿曾經做過服裝、皮鞋、燈具等生意。后來,蘇立滿看到溫州人喜歡吃熟食,也有不少熟食店,他想,為什么不把溫州人的熟食帶到其他地方呢?
1998年,蘇立滿在長春創辦了吉林省阿滿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產熟肉制品為主,開始與商場聯營,開設專柜銷售"阿滿"食品。
后來,"阿滿食品與長春市歐亞集團合作,"阿滿"食品更是家喻戶曉。蘇立滿說:"溫州人喜歡吃熟食,也有不少的熟食店,但他們的生意為何就是做不大?而像肯德基食品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市場?"為了使"阿滿"能夠像肯德基一樣走上規模化經營的發展道路,2002年8月,"阿滿"食品的第一家連鎖專賣店在長春開張。隨后,"阿滿"商標被評為吉林省及長春市著名商標。2005年,阿滿食品公司投資2.45億元,采用標準化設計,開始興建現代化工業企業的新廠區。
如果沒有大膽的想法,就不會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品牌的出現。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目標,然后腳踏實地地努力實現,成功總有一天是會來到身邊的。有時候,我們并不是不能成功,只是我們沒有膽量去想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總以為那是好高騖遠,不可能實現,其實我們現實中有多少新事物的出現不是從大膽的想法開始的呢?人類的進步就是在夢想的引領下促成的,我們現在最常見的電視機、洗衣機、電腦,最初不都是在科學家們的異想天開中慢慢浮出水面,進而越來越好的嗎?
那些成就大事者都有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的經歷。拿破侖小時候就在沙地上玩耍戰爭的游戲,他想象自己是馳騁疆場的將軍領袖;餐飲業巨頭希爾頓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夢想;毛澤東也是夢想家,革命的最初他們有多少人、多少槍、多少力量呢?從社會的最底層想把當時的統治階級推翻不也是異想天開嗎?人類因為有了夢想而進步!那些商業巨擎,比爾·蓋茨,松下幸之助……他們不也是從自己的夢想中一步一步成為了世人矚目的佼佼者的嗎?
百度面對雅虎、Google等強大的對手,依然走在中國搜索引擎的最前沿。李彥宏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會全身心投入,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勇敢面對出現的困難;做自己擅長的事,才能更得心應手,才會更加執著。百度在做的就是自己喜歡的事,擅長的事。漢語構詞、語法極其復雜,外國公司做中國搜索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上面沒有很深的研究是很難將搜索做好的,百度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優勢,才確立了自己不可動搖的地位。如果面對互聯網帝國,百度沒有自己的夢想,沒有自己的執著,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行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有夢想的人,才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一個有偉大夢想的人,才會去做偉大的事情。
第一個成功跨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家裝企業"龍發裝飾"就是在王顯的帶領下,從一個室內裝飾制作所一步一步發展成了集建筑裝飾、家具生產、商貿物流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集團化企業。對于王顯而言,真的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廣,"原來的時候,我就是開車,我只管好好開車,現在我是企業的掌舵人,那我的思維方式就一定要按照這個企業怎么走去想。"這是王顯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從一個只是開車的人到企業的掌舵人,是不是一個夢想的跨越呢?
王顯為了夢想先是在外企"偷師學藝",不到30歲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經過多年打拼,成功打造了"龍發裝飾"這個中國家裝行業的強勢品牌。他并沒有安于企業的發展現狀,而是不斷擴大自己的戰果,1998年,龍發率先建立標準化的生產基地;1999年成功開拓商場經營模式,推出工廠化拼裝式裝修;2000年,龍發在業內建立自有物流配送體系,創立集成家居,成為國內裝飾行業家居集成服務發展的領導者;2003龍發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分公司;2005年,龍發在美國的首家裝飾賣場"MERMAX"開始營業,結束了中國僅僅作為世界家具制造工廠參與國際貿易的歷史。同年,"龍發家居集成5S會員店"正式建成并營業,在國內率先推出融設計、采購、配送、施工等服務于一體的裝修"5S"服務模式。
"龍發裝飾"從無到有,從小做到大,每一步可以說都是實現夢想的跨越。如果沒有一個遠大目標,能有今天的成就嗎?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很多事情只要你敢想,就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你的目標是你愿意為之付出的,愿意執著的,那么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愿意為之付出的事,才能不埋沒自己的潛能,才能更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力,自己才會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很多事情只要你敢想,就有成功的可能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廣。多么美妙的一句話,它就是讓我們要胸懷寬廣,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要把自己的理想看成是好高騖遠,要相信自己的理想正是自己喜歡的事,為了這個理想而努力,是一件極具意義的事。當你看到自己離自己當初的理想越來越近的時候,那是一種什么感覺?那是一種拼搏過后的成就感,是一種實現夢想的滿足感。如果我們能夠在自己短短幾十年的人生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是不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呢?
讓我們把心放大一些吧,讓我們的人生舞臺再廣一些吧!
吃虧是一種福氣
從古至今,一直就存有"吃虧是福"的說法。按古人的理解,吃虧的真正意義在于,它可以消災免禍,化禍為福,從而否極泰來。而在當代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它的意義便升華到:吃小虧占大便宜,退一步海闊天空。觀察那些成功人士,大都對于吃虧的經歷呈現出灑脫和坦然。也許正是這種英雄般的大肚量,這種榮辱不驚的處事態度,才為他們現在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如今吃虧這兩個字已經不再單純的代表著一種被動,更多的反而是代表著一種磨煉,一種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吃虧已經成為了對自我工作能力的考驗和積累,它意味著多做點事,多動一下手和腦子。而在我們實際行動中,我們才會對這項工作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知道了如何才能夠更好的去完成它。
鄒強剛從機械學院畢業時,被分入一家頗有名的機械制造廠工作。他對于機械設計確實有著熱情和天賦,不過帶他的師傅卻直接分配他下到基層工廠進行最底層的生產。他開始覺得這完全是欺負新人,埋沒了他的實學和能力,來這個廠子就是上了當、吃了虧,懊悔不已。不過他很快地調整了心態,而且他發現他徒有一番理論知識,而對于實際的運行和生產流程一無所知。于是他的求知欲望被激發了,他開始努力的工作,即使是那些老工人刻意的使喚,他也欣然接受了。他這種敢于吃虧,甘于吃虧的精神最終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他一步步地從生產線走向設計,從設計走向管理層,穩中上進。
后來這位成功人士把他的理念告訴那些如同他當年一般稚嫩的青年員工時,他們流露出吃驚和懷疑的表情。有的年輕人接受了前輩的告誡和提醒,在逐漸進步;有的年輕人則更多的想著怎么去逃避勞動和付出,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索取,而不是貢獻。他們總是為多做了一點份外工作而喊冤,看似精明的他們在算計著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機遇也在點點滴滴地算計著他們,不肯大方的走近。于是他們失敗了,他們永遠是無名的小人物,或許他們真的無法理解,更多時候吃虧能給以他們的遠遠多于他們所付出的。
坦然地面對吃虧,并接受它是一種高尚的修養。吃虧不僅僅是簡單的付出,它代表了一種給予,一種忍讓,一種厚道,是面對利益得失的平靜,是審時度勢的大氣,是帶有親和力的大智若愚。吃一點虧,換來一種擁護,換來一片和諧的生存環境,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職業生涯中,一個能接受吃虧的員工才能逐漸成材,逐漸晉升;同樣一個有相同修養和肚量的管理者則能得到其員工的愛戴和忠心。管理者應該從員工的利益和福利出發,實施一些有利于下屬的政策,即使會使切身利益受到損害,但是員工們會以一種感恩的心奮力工作,回報企業。那么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和價值,而管理者吃虧后的回報將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多。但是很多管理者卻看不到這一點,他們苛刻,張揚跋扈,不能忍受自己有一點的損失。他們只顧自己的腰包,不看企業的發展,企業的利潤大都用于中飽私囊,剩下的才想起那些為了企業奮戰的員工,時間久了,這樣的企業是不能立于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上的。
甘于吃虧的的成功企業家的例子還是屢見不鮮的。重慶力帆集團的董事長尹明善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尹明善是一個能為員工的利益著想的管理者,他深刻地理解員工的辛苦和困難,所以他可以做到犧牲一部分個人利益,轉而補助他的下屬,使企業上下的員工都能得到保障。他曾經提到:如果效益不好就大量裁員,稍有困難就轉嫁給員工,而絲毫不讓自己有一點的委屈,這樣的企業是得不到大發展的。他領導的力帆集團2001年就實施了最低工資制,具有3年工齡的員工工資不得低于600元。力帆集團的最低工資制比重慶的最低工資標準高出400多元,而力帆摩托也占據了中國大部分的摩托車市場,這無疑是上層領導退了很大一步,犧牲了很大比例的個人所得才得到的海闊天空。
也許很多企業家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僅僅看到了吃虧所給他帶來的當前損失,而沒有高瞻遠矚,沒有戰略性的商業頭腦。他們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而無暇去領悟它的另一面,只埋頭于眼前的可觸及的利益,卻忽略了長遠的利益。他們唯恐此時此刻自己吃虧了,卻想象不到如今的退讓也許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對于如今在職場上打拼的年輕人而言,吃虧更是頻繁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涯里,如何正確的對待和處理這樣的現象,對于年輕人是至關重要的。得當的忍讓和接受反而能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升華。
一個年輕人剛大學畢業就進入某一產品的銷售部,負責產品推廣。他擁有一流的口才,但更可貴的是他的工作態度和吃苦精神。那時公司正在著手新產品的銷售渠道建設,新老產品都同時趕著銷售,每一位員工都很忙,但領導并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負責舊產品銷售的人員總是被指揮去新產品銷售團隊幫忙。不過整個銷售部只有那個年輕人欣然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兩次就抗議了,覺得超越了自己的負責范圍。那些覺得有社會經驗的老將們有意無意的嘲笑他傻,他聽了以后則不以為然:"吃虧就是占便宜嘛!"。
老員工們很奇怪,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呢。總是看到他跟個苦力一樣四處奔波,為新產品貼廣告,發傳單,暗自想這真是一個傻人。后來他又常去下層生產部,參與現場的生產,只要哪缺人手,他都樂意去幫忙。
兩年過后,正是這位被嘲笑的傻人,積累了很多經驗以后,自己成立了一家設備銷售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前景很樂觀。原來他是在以前公司任勞任怨的時候,把銷售公司的基本流程都摸透了,這樣說來,他真地是占了大便宜啊!現在,他仍然抱著這樣的態度做事,對下屬、對客戶、對合作方,他都以吃虧來換取合作者和客戶的信任,換來下屬員工的一致擁護。這樣的高尚修養使他在年輕一輩中脫穎而出。
吃虧就是占便宜,養成這樣的正面思維,會使你受益匪淺。遙想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寧愿自己吃虧,而為民謀福,到最后,大家公推他為帝,名傳歷史;還有著名的"管鮑之交",旁人都說管仲在占鮑叔牙的便宜,但是鮑叔牙卻處處為管仲說話,后來還推薦他作宰相。正是因為鮑叔牙肯吃虧,才交到一位摯友,而且為國舉才,利益了全國人民。所以一個人懂得付出,不計較吃虧,才可能有一個多彩的人生;相反,過于精明,錙銖必較,只知道接受,卻吝于付出,必定是一個貧窮的人生。尤其是年輕人更應該記住這一點,這是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擴大人際關系網絡的最好途徑。年輕人在最初涉世之時,應該吃點虧,如果樣樣想占便宜,讓周圍的同事感覺到你寸土不讓,精明而又吝嗇,那最后一定是你吃虧。所以有時候,放棄一座金山讓予別人,反而會擁有一個可以點石成金的手指,這時你怎么選擇才是明智的選擇呢?
勇于接受挑戰
生活或工作的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你總是不期然的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它們向你叫囂著,宣戰著。這些挑戰如同前行路上的暗礁,往往使你束手無策,焦頭爛額,甚至讓你懊悔得只想放棄。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真正的成功者并非是從未遇到過困難的人,相反他們肯定也曾直面過各種各樣的挑戰,而且在一路奮殺的途中,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放棄,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成為眾人所望的佼佼者。
接受挑戰,培養戰勝它的勇氣一直是人們自我鼓勵的座右銘,也是成功的必然前提,是我們在生命的歷程中應該養成的一種思維。當你有勇氣去直面那些阻撓,積極的想辦法去處理它們的時候,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倘若遇到難處就躲,遇到困難就放棄,那將永遠和成功遙遙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