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這侄兒,真非常人也!
- 三國:我二叔玄德獨斷萬古
- 后跳都督
- 2919字
- 2024-07-18 10:21:34
有人先行表態,接下來自然就跟上了不少,在場的都是劉平接濟的流民,說得更難聽一點,就是他救下來的刀。
劉平不救濟,這些人早就死了,而且不是自己單死,一家人跟著也要餓死。
再加上,劉平還許下了這么多好處,他們也隱約明白,劉平的野心不只是反對劉備之政。
可能還有別的因素,他背后應該還有別的人物,當然那些層面都不是他們能夠問及的,一個冀州過來的暗探首領,就可以掀起很多暗流。
不知道劉平想投向哪一方,但能許下三代人溫飽這樣的諾言。
說明他得到的好處,是讓他家三代人可以穩坐豪族身份,衣食無憂的。
同伴壯膽,不到一會兒就有五人應下,其余的人不敢接,支支吾吾不能言語,羞愧的低下頭去。
劉平展顏笑道:“其余的人,我也不怪罪,這是人之常情。只是接下來就不能繼續奉養各位了,需要你們加倍勞作換取糧食才行。”
“而且,今日之事必須保密,事以密成,如果傳出去的話,難免會壞事。”
“先生,我們知道。”
“劉大兄,放心吧,我們絕對不會說出去的……”
一番商討之后,五人留下,其余幾人被請出了屋舍,要安排他們到偏遠的山林伐木做工來換取糧食。
一行十二人跟著家仆、門客前去,半個時辰這些門客就返回來了,不少人都面色冰冷的擦著手里的刀。
渾身的血腥味。
……
三日后,衙署的糧食正在匯聚發放,劉備以縣令身份,召集了各鄉里的主事來商討事宜,收集到了各地難民名冊,再分派糧食。
確立之后,晚上筵席。
一直持續到了后半夜,賓主盡歡而散,劉備回衙署后院,今日大席是為了動員,所以來的人也多。
劉備身后有陳到和劉廩跟著,跨過院門的時候,讓他在外守候便是。
叔侄兩人往后院的堂屋里走,走得許久,關上了院門,一直到了院落深處。
從暗處忽然鉆出來五六人,是今日趁著熱鬧進來的,準備往劉備身上沖。
“是劉玄德。”
明晃晃的鑌鐵刀掠來,那人說了這一句話,就等于是命令了。
六個人各站幾方,分別跨步沖向劉備,全然沒有打算去找旁邊的劉廩。
劉備的酒也醒了大半,但是也沒有大聲叫喊,眼色一凜,抬腳就是后發先至,踹在了最靠前那人的胸膛。
而后拔出一雙劍在手,右手長劍而左手短劍,斜跨一步擋在了侄兒身前。
這時,剎那間左方剛好又有一刀砍來,他短劍橫檔,右手橫掃出去,擋住了來路。
這些刺客見突襲不下,頓住腳步而后對峙,但卻也是好奇,為什么劉備沒有喊叫。
這時候,劉備做守勢警惕的盯著他們,目光卻柔和的道:“如果我現在叫喊出聲,外面的宿衛會進來將你們全部殺死。”
“諸位的命,難道真的這么不值錢嗎?”
“我劉備戎馬多年,身經百戰,敗仗已經數不清了,難道會害怕以一敵多的場面。”
他說到這,豪邁的大笑著:“你們一看就是少得飽腹的鄉民。”
“是受人唆使才來取我性命吧?”
這些刺客面面相覷,還是沒有說話。
劉備接著笑道:“那些人許了你們什么好處?”
“命。”
有一個人沉聲說著:“我全家人的命。”
劉備松懈的站直了腰板,聲音更加洪亮,中氣平和的道:“我今日請來的鄉里吏員,為的是臨冬之前,賑災放糧之事。”
“七鄉十一村十九亭有糧分派,一共一萬石糧食,萬匹平布。”
“你們今夜殺了我,這些東西不知道要歸誰,我手下刀兵不知道是否會兵變。”
“到那個時候,很多人的命都會不保。”
這話語里,冰寒自信,發人深思,這些人剛低頭思索,卻看到眼前這雙手頗長,面容奇偉的人已經收起了兩把劍。
并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同時耳邊傳來渾厚的聲音:“你們如是要再動手,我只能叫宿衛進院來將你們格殺于此。”
“如果今夜想要保命的話,進屋中一敘。我為你們準備餐食,吃飽了,我再送你們出去便是。”
“這,這為何……”
劉備負手挺胸,神情有一絲悵然,嘆聲低頭:“都是亂世之罪,非爾等之罪也。”
“我劉備一生行事,寧教天下人負我,我也絕不負天下人。”
“因為我姓劉,我是……漢室宗親,也曾是帝王之后。”
你們,都是我劉氏的子民吶。
這番話,說得人在場這六名刺客啞口無言,甚至,身形有些動搖。
寧教天下人負我,我也絕不負天下人?!
這是何等心胸……
“劉將軍!”
“小人有罪!以賊心禍亂,差一點釀下大錯!”
“將軍,是俺們小人之心,聽人唆使才來鋌而走險!俺愿意把指使之人告知將軍!”
“哈哈哈,”劉備聽完這話,也不扭捏,全無防備,豪邁向前拉起了這些人,朗聲道:“進去喝酒,本來就是不打不相識!”
“何人唆使,不必強言,若是說了,你們不也成了不義之輩了嗎?”
劉備拉起了這些人,一路進到屋內,不多時吩咐婢女,去請庖廚再送酒菜來。
劉廩同樣跟隨作陪,他全程都在看著,嘆為觀止。
跟真的一樣!這話從二叔嘴里說出來,簡直是渾然天成,好像他天生就是說這種話的人!
豪氣、正氣油然而發,不愧是大漢魅魔。
同時,在角落里,還有五人正在懵逼中。
他們一行,以李大壯為首,這個李大壯也就是在郊外劉平的宅院里第一個舉手的人。
今天夜里,他們趁著人多,混入衙署內,躲過了巡守,沒想到內院的宿衛也在擺席,剛好幫工的百姓很多。
劉縣令治理之后,仁善接濟很多無工可作的人,讓他們能賺取些許糧食為俸,回去養家糊口。
所以一場筵席,是很多人賺錢的好機會,這也是衙署熱鬧的緣由,在別的地方,這種幫工都是用的自家奴籍,旁人哪有機會。
聽說,這位平原令并沒有奴籍。
他出身不算太高,和那些豪族、世家比起來,還不入流。
這一來,李大壯他們五人就進來得很是順利,都沒人仔細盤問身份,辨明面貌。
本以為,可以輕松得手,沒想到卻見到這么一幕。
“這樣的人,你們真能下得去手嗎?”
“有傳聞說,劉將軍是仁義君子,路上有流民衣不蔽體,他見到了就算沒有布,也要從身上扯一塊來給人擋風擋雨。”
“我卻沒想到也有他人欲行此事,今日見到這一幕,我心不安……”
“我母親如果知道我要刺殺這樣一位英雄豪杰,致平原縣再起亂事,定會以死謝我之罪。”
“不刺了。”
“不如我們一齊進去求饒,就當刺殺失敗了死在這衙署里便是。”
“我沒有臉面進去,我們等夜深一些,再翻墻出去。”
“好……”
“回去之后,如實交代向劉大兄求饒,我們不要那些安家費就是了。”
……
半夜。
這些人偷摸翻墻出去,以為屋內正在交談不知動靜,但就在他們尋物翻上墻頭的時候。
劉備叔侄的探頭出來,眺望這個方向。
“廩兒,你怎么知道,一定會有刺客來行刺呢?”
“這是最笨但最直接的辦法了。”劉廩抬頭看了看上頭的腦袋,雖然視線里只有屋檐,“一計被破,反倒就了我們的名聲,讓鄉里順應賑災扶民之事,聯合商賈家族聚財攬人心,風氣已經起來了,他們短時間內很難再想出計策。”
“鹽、米賑災發放出去之后,可以吸引各縣的流民來投,或許高塘、樂陵等地,都會歸附叔父治下,一同平亂。”
“叔父再想想,一旦局面如此,那你還是平原令么?”
劉備愣了半晌,此節一瞬間通達了。
如果聲威遍及各縣,又能有兵馬在手,建立功業,他們為了鎮住賊寇,推舉自己為平原國相,也未可知。
但劉備更加驚訝的是,自己尋常不善遠視之道,侄兒卻能一語道破。
說明他的見地,還在我之上。
劉備心想。
鹽鐵之法、暗中結交義士之性情……而且他還勸說過蘇雙在外保身之道。
蘇雙聽之安然無恙,張兄不聽,而今已遭賊人毒手。
嘶,我這侄兒,恐怕不簡單吶。
再仔細回想廩兒的性情和才干……
為人謙和,多謀卻不愛顯露,平日與我進言都是點到為止,點撥為主。
偶爾說出一些金玉之言,又十分好聽。
二弟、三弟對他都是極為寵愛,甚至三弟很聽廩兒的話,這絕不是偶然如此。
劉備輕展眉宇,淡笑起來,心中越發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