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仁義,需有以身飼虎之勇
- 三國:我二叔玄德獨斷萬古
- 后跳都督
- 2112字
- 2024-07-16 23:59:56
張飛到牢門外遠處守著,劉備開了門,到牢房內來和劉廩席地相對而坐。
坐下時,最后落地的一瞬間,劉備放松下來,懶意發出了笑聲,同時輕松的道:“而今初平二年,一年浴血廝殺,戎馬征戰,平定青州賊亂,頗有建樹。”
“才換得了一個平原縣。”
劉備這話,很是懇切,但是完全沒有責怪的意思,這是在給劉廩說自己的心路歷程。
眼下十月秋收后,就是年關。
冬季冰雪積路中,不易行軍,所以反倒是可以讓沸騰了一整年的軍政全都冷靜下來。
休生養息,直至來年,這修養的數月時日,顯得無比重要,浪費一日都是極大的虧損。
今年,劉備因與青州刺史田楷平定賊亂,攘外安境有功,被表為平原令。
或許再過不久,還有望表為平原相。
這幾連跳,其實就只差一個名聲而已。
劉備本來打算在平原令期間,迅速打下一個法度森嚴、親力親為的名聲,用來作為連跳的底氣。
眼下戰局紛亂,內有青徐賊寇之亂,宛如蝗蟲過境,外有強敵袁紹,欲取青州,驅走田楷,這兩種名聲,法度可以治內,親為能安民心,最適合不過了。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被人告發了自家的親侄,在縣內私自販賣毒鹽,來暗害百姓。
未經鹽司鹽官所核驗的,都是私鹽,粗鹽又苦又澀,里面還有很多毒性,被百姓稱之為毒鹽。
劉廩不確定叔父怎么忽然和自己感慨起了這一年的再次創業艱難。
但是情緒里的穩定,實在是叫人心疼,就好像這種福禍相依的事,已不是第一次經歷了。
不過備叔好像的確不止一次經歷失敗了。
“叔,我沒有牟取暴利。”
劉廩只能做此回應,然后想了想,又補充道:“百姓之中,取碎布、少許五銖錢即可換取,我真正賺的是當地豪族的錢。”
劉備展顏而笑,雙眸柔和了許多,點頭道:“那這就不奇怪了。”
“你已經動到了他們的利益。”劉備補充道。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只是沒有賭贏而已。我本意也想讓百姓吃好,但養這么多鹽民,也需要賺錢。”
劉廩這話就很實在,只是眼下被人算計了而已,按照他的設想,販賣這些成分極佳的精鹽,不出十日就會被豪族高價買去。
他們或者以更高價賣去更大的望族,又或者是自己享用,但是萬沒想到,被人利用這件事,用來打擊了劉備之政。
“你確定,那些不是毒鹽嗎?”
劉備忽然目光一凜,話鋒又此前交心敘舊,轉瞬間已變得認真無比。
“確定不是,光是鉆井,我就花費了不少功夫,才取得了鹵水,用來制作,教導那些鹽民,又是取的蘇君留下的數百奴籍之中,忠義之輩。”
“此法,目前天下只我一人知曉,這是惠民安世之法。”
“那些精鹽,叔父可以馬上派人去取來,今夜食用,或者找鹽官來辨認,侄兒敢保證……”
他說著,腰板稍微挺直了些許,“我做的貨,成色一定是最好的。”
劉備聽完這些,雙眸已逐漸生出了欣慰之色,而后思緒不斷發散,抽絲剝繭的思索這其中的端倪。
多年在底層摸爬滾打的經驗告訴他,為一地之長者,只懂打仗是不行的。
境內還有多方諸侯細作所在,隨時有流言禍亂,勾心斗角。
話說到這就很明白了,平原縣里,或者是平原郡內,有人不服他的政令,在暗中謀劃破壞。
“好,”劉備露出堅毅的目光,似是下了某種決心,稍稍伸出手在劉廩肩上拍了下,雖說有動作,但力沒用實,只是拍在了衣袍外,“廩兒,叔父恐怕……要讓你受委屈了。”
“這件事,我不能大張旗鼓在縣內嚴查,但此刻卻已想到辦法,能夠讓你化險為夷。”
劉廩反手拉住了劉備的手,神態認真:“就算叔父息事寧人,這些隱藏在幕后的黑手也不會善罷甘休,一計不成,肯定會再生一計,如此成患也……”
“叔父心中是否已經有答案了?是何人在背后謀劃,企圖禍亂?”
劉廩想了想,自己還不是謀臣,兩人身份有別,如果直接說要分析大勢的話,可能劉備不會告知。
于是又道:“侄兒也想知道是誰,以后做事的時候謹慎些,看能不能化干戈為玉帛。”
劉備本來不打算讓他染指這些事的,但想到這孩子也大了,以后做事總歸會和世家、豪族有關聯。
兩人之間本來關系就猶如父子,士人看不上我劉備,當然也一起看不上他。
他面色一松,低聲道:“袁紹欲取青州,伯珪亦欲取青州,我屬伯珪所表任此令,向袁之人便不服。”
“縣吏之中,有名為劉平者,不服之言常傳于郡內,貶我織席販履之事,傳我曾鞭打督郵之跡。”
“罷了,你知曉就好,不必記掛于心,我先走了,你在此地先行委屈幾日。”
劉備拍了拍他的手背,轉身出去了,不多時,張飛探了個頭進來,低聲喚道:“宗偉。”
“三叔,”劉廩抬頭看去,見他正在擠眉弄眼,連忙走近去聽。
“你待幾日,等會俺讓人送酒肉進來,你放心,短不了你半點吃食。”
三位叔父都寵劉廩,劉備寵得有教導之感,二叔云長則是寵得最不露痕跡,三叔翼德是最熱烈直接的,溢于言表從不隱藏。
“行,”劉廩點了點頭,忙道:“三叔幫我帶句話給叔父,如要以德服人,當有以身飼虎之無畏,心性絕不可動搖!”
“誒,俺知道了。”
張飛的腳步聲遠離,顯然是快步去追劉備了,沒過片刻劉廩就隱約聽見了剛才自己囑咐的話,真是一點藏不住。
你回屋去再說也行啊!
……
當天夜里,劉備大開筵席,請鄉里耆老、各地勞作艱苦的百姓一同入席。
無身份之差,無門第之別。
他于百姓之中,和鄉里老者同席而坐,和他們同簋而食,言語之中絕無半點不悅,渾然如親友一般。
晚上餐食盡皆美味,雖然沒有珍饈美饌,但都是家常得見的菜肉米面,酒水也是上佳,味道更是鮮美可口。
賓主甚歡。
讓百姓們,從惶恐到夸贊,最后贊不絕口,對劉備傾心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