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遼離開之后,衛籍府中再次冷清下來,多日無人問津。
衛籍想了想,這大概與他接受董卓賜官有關,不過衛籍倒也不急,反而是樂得清閑,在府中讀書習武。
時間匆匆而過,冬日漸近,天氣逐漸寒冷。
就在衛籍在府中韜光養晦之際,一封詔書猶如平地一聲雷,震驚整個雒陽!
天子下詔,太師董卓功在社稷,特進為相國!
封賞大禮于下月初一在南宮舉行,令雒陽六百石以上官員前來朝賀!
文武百官聽聞此事皆怒不可遏,天子年幼,如何曉得社稷之臣為何物,此舉無非是董卓行僭越之舉!
一時間,朝中風云乍起,暗流涌動!
……
“沒想到,竟真讓仲道言中,這可如何是好?”
蔡府偏廳中蔡邕滿臉愁容,連聲感嘆。
反觀衛籍依舊是云淡風輕,對此并不意外,他開口說道:“岳丈還是多想想儀典章程吧。”
眼下,蔡邕儼然成為董卓的心腹幕僚,董卓授意他在大典當日代替侍御史對董卓授璽印綬。
“老夫久食漢碌,焉能如此?”
衛籍搖了搖頭:“岳丈,形勢如此,不得不為之!”
衛籍自然沒有當世之人的風骨,對于董卓拜相一事心中沒有任何波瀾,他心中反而想著有朝一日也要如此行事。
……
時間倏忽而過,十一月初一,雒陽南宮,東宮主殿。
此刻,九歲的天子劉協端坐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于殿中。
衛籍身為比兩千石騎都尉,自然站在武官隊列中。
此刻,他身著褐色官服,頭戴武弁大冠,立于大殿右側,前面乃是越騎校尉伍孚。
衛籍皺了皺眉,只覺此人十分耳熟,一時又說不上來。
就在衛籍沉思之間,董卓便從殿外走來,步履緩慢,左手按在儀劍之上。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衛籍不動聲色的看著眼下風光無兩的董卓,野心在心中蔓延……
董卓掃視百官后,來到御階前站定,目光看向御階上的劉協,緩緩開口:
“見過陛下。”
“愛卿免禮!”
劉協稚嫩的聲音在殿中響起:“愛卿乃是朕之肱骨,朕今日特封卿為相國。”
劉協說罷,司空楊彪來到董卓身前,躬身一拜,繼而展開手中詔書,深吸一口氣,朗聲道:
“制詔,以太師董卓為相國!”
事實上,宣讀詔書原本應是光祿勛的職責,可眼下光祿勛荀爽尚在赴任途中,這封詔書也只能由三公之一的司空來宣讀。
楊彪讀罷,對著董卓躬身一禮,說道:“見過相國!”
董卓大笑一聲,略顯蒼老的聲音在大殿回蕩:“司空不必多禮。”
躬身行禮的楊彪嘆了一聲,收斂起眼眸中的寒芒與屈辱,不動聲色的直起身來。
隨后,蔡邕從尚書令手中接過相國印綬,面東而立,將印綬交給董卓:
“恭賀相國!”
說罷,蔡邕對董卓躬身行禮,心中同樣戚戚然。
隨著蔡邕說罷,文武百官皆躬身拜道:“恭賀相國!”
一時間,朝賀之聲響徹大殿。
只是眾人雖強裝笑顏,內心中卻無比憤怒,只因為這拜相之禮用的儀典章程乃是劉氏封王之禮!
衛籍瞇著眼暗自思量,借著董卓拜相一事,他同樣看清了眼下人心依舊向漢。
供賜禮畢,董卓搖身一變便成為了相國。
隨后,董卓手拿印綬,站在御階之上,裝模作樣的說道:“諸位公卿,老夫受陛下所重,今為相國,還望列位公卿多多襄助。”
“是!”
大殿之上,傳來細弱的回應聲。
董卓自然能夠聽出眾人心中的不愿,他冷哼一聲,不悅道:
“既然如此,各自散去吧!”
說罷,原本還面露喜色的董卓一臉怒色,按著劍向殿外走去。
衛籍站在角落中,冷眼旁觀,目送董卓離開。
就在此時,伍孚突然從衛籍身側暴起,從懷中掏出一把短刃,刺向董卓!
“老賊受死!”
百官此刻還沉浸在董卓以王侯之禮僭位丞相一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驚的不知所措。
一時間,大殿中亂做一團!
董卓同樣被這舉動驚得面無血色,連忙側身躲避,口中大喊道:
“奉先我兒何在!”
聽聞此言,站在殿外的呂布大驚失色,當即沖入殿中,口中大喊:
“匹夫,安敢如此!”
說罷,呂布快步上前,雙手精準無誤的握住伍孚的手臂,虎口用力一縮!
“啊!”
伍孚頓感手臂吃痛,大叫一聲,手中短刃應聲而落。
西涼軍見狀立即上前擒住伍孚,按在地上。
董卓這才緩過神來,怒道:“伍孚,爾敢謀反!”
地上的伍孚掙扎著扭過頭,怒罵道:“吾非汝臣,汝非吾主,何反有之?”
伍孚啐了一口,接著說道:“董賊,爾欺君罔上,僭越丞相,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某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
就在伍孚怒罵之間,呂布撿起地上的短刃遞給董卓,輕聲說了一句:
“義父。”
董卓接過呂布手中的短刃,不理伍孚的怒罵,自顧自的走到伍孚身前,獰笑道:
“只可惜,老夫要先食汝肉矣!”
說著,就在就要刺向伍孚!
而被驅趕至角落里的張遼見狀身形動了動,正要向前,便被衛籍拉住身子。
衛籍朝張遼搖了搖頭,口中輕聲說道:“文遠切勿沖動!”
“啊!”
衛籍話音剛落,殿中便傳來一聲痛呼。
伍孚看了一眼胸前的短刃,又看向董卓,咬牙切齒道:“老賊,汝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吾在下面等著你!”
說罷,氣絕而亡!
董卓抽出伍孚胸前的短刃,返回御階之上,任由短刃上的鮮血滴在御階之上,他看著伍孚尸體怒道:“傳令,將伍孚誅滅九族,砍下首級,懸與東門!”
接著這,董卓又看向殿中的文武百官,開口說道:
“老夫乃是上天派遣來的相國,豈會被這等匹夫所傷,奉勸諸位一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說著,董卓目光掃過廊下神色各異的百官,甩了甩長袖離開大殿!
……
慘劇終了,待董卓走遠后,殿中文武無不面色凄然,唉聲嘆氣的走出大殿。
張遼更是看向衛籍,略顯失望的說道:“仲道為何攔我?”
衛籍看著面色不善的張遼,深吸一口氣:
“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文遠隨我來!”
說罷,便拉著張遼走出大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