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四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岳麓山尚裹著一層薄薄的晨霜,湘江水汽氤氳,漫過新砌的荊南大學白石牌坊。天未破曉,山道上已是人影攢動,火把連成長龍,蜿蜒而上。三千余名來自湘贛各地的士子,懷揣著截然不同的心緒,踏著去歲那場驚心動魄的「衛道」風波遺落的塵埃,奔赴一場決定前程的較量。
大學正門廣場上,氣氛凝重而異樣。昔日大成殿的肅穆被一種務實的緊張感取代。廣場東西兩側,赫然分列兩座考棚,如同劃開兩個時代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作者努力碼字中
永樂十四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岳麓山尚裹著一層薄薄的晨霜,湘江水汽氤氳,漫過新砌的荊南大學白石牌坊。天未破曉,山道上已是人影攢動,火把連成長龍,蜿蜒而上。三千余名來自湘贛各地的士子,懷揣著截然不同的心緒,踏著去歲那場驚心動魄的「衛道」風波遺落的塵埃,奔赴一場決定前程的較量。
大學正門廣場上,氣氛凝重而異樣。昔日大成殿的肅穆被一種務實的緊張感取代。廣場東西兩側,赫然分列兩座考棚,如同劃開兩個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