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王安:我這一生如履薄冰
- 大明:從錦衣衛千戶,到白袍帝師
- 不要桃花要錢花
- 2081字
- 2024-08-11 21:09:16
對于這樣的結果,王安其實早有預料,畢竟超雄綜合癥放在后世也是一個無法治愈的基因疾病,只能通過長期的人工干預與心理疏導,才能緩解。
而王安不過只是在朱桂身邊待了短短兩天時間而已,王安自認不是什么圣人亦或者得道高僧,還沒有自大到覺得自己能夠僅僅只是用兩天時間,就能讓一個超雄患兒從此洗心革面,變得一心向善。
不過王安對此也是愛莫能助,雖然王安確確實能夠鎮得住朱桂,但朱桂就像是一桶處在高溫環境的火藥,天知道哪顆火星子就能徹底引爆他。
王安又不是專業的教育專家,只是憑借著一些后世的眼界和強硬手段,強行壓制住了對方。
但這種行為可一不可再二,當真要改變朱桂,那可不是一天兩天,或者幾個巴掌的事情。
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細心耐心的引導和疏解的。
王安可沒這個時間和善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如果歷史上將會繼承大明皇位的會是朱桂的話,說不準王安還愿意費點心機,可對方不過是一個注定只能當個逍遙王爺的吉祥物,而且還半路被寶貝大侄兒建文帝給廢了一次。
不過王安還有一個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那就是待在詠春宮,面對郭惠妃那娘們,總讓王安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害怕會弄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從而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
因此,王安在表達自己無能為力,并且十分同情小太監的遭遇之后,就準備隨便敷衍幾句,回家吃飯。
然而下一刻,小太監的話頓時讓王安如遭雷擊。
“好在惠妃娘娘求了皇爺,讓陛下下了旨,特命王大人護衛豫王殿下!”
“這下可好了,有了王大人在,真是天都光了!”
王安瞪大的眼睛,嘴巴微張,半天都合不攏。
郭惠妃這娘們到底想干什么?!
自己可是虐了她那么多回,而且還發生過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不想著躲著自己一點,居然還去求朱元璋,讓自己成為朱桂的護衛?
‘難道…這娘們面對我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尷尬嗎!’王安心中也是泛起了嘀咕。
是真的心大,還是說這娘們兒………
想到那個不可能的可能,王安心亂如麻的同時又有些心猿意馬。
不過王安最后還是使勁搖了搖頭,將那個荒謬猜想甩出腦海。
不過不論王安如何想,既然老朱如今已經下了旨,那就代表此事已成定局,不論王安愿不愿意都得去做。
然而不愿放棄最后一絲抵抗的王安,還是心存僥幸的問道:“可是,我是東宮隨侍營的人,陛下輕點我為皇長孫的貼身護衛,如何能夠身兼兩職?”
小太監嘿嘿一笑,說道:“王大人不必操心此事,陛下已經說了,反正皇太孫殿下和豫王殿下,白天都要在大本堂里讀書,想必王大人一個成年壯漢,同時照顧兩個孩童,應該只是小事一樁!”
王安頓時有些欲哭無淚,合著這是讓自己拿一份薪水干兩份工作,從此以后多了兩個活爹啊!
老朱這狗皇帝,是懂剝削的!
而且一個皇太孫,是大明未來的繼承人;
另一個干脆人格扭曲,患有難纏的超雄綜合癥,而且還有一個不知腦子里面在想什么的娘們兒撐腰。
偏偏這兩人還都身份尊貴,不論得罪了誰都不行。
王安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免得眼眶中的淚水順著眼角滑落。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
………………
直到出了午門,離開了皇宮的范圍,王安的心情仍舊久久不能平復。
超雄的朱桂、猜不透的郭惠妃、心大的朱元璋,和隨時可能東窗事發的恐懼,讓王安心亂如麻。
王安先前在詠春宮干的那點事,隨便拎一件出來都足夠喜提九族消消樂的。
可偏偏王安又無法拒絕,想要遠離這是非之地都做不到。
有那么一瞬間,王安甚至產生了辭職的念頭。
可是想想這七品的官身,雖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官,但在這階級森嚴的封建時代,卻代表著誘人的特權,讓王安無法放棄。
心情煩悶之下,王安出了南門之后便順著秦淮河畔閑逛,吹著江南煙柳之地的微風,期盼著能夠消解心中的憂愁。
只是不知不覺間,竟然走到了一條緊挨著河道的長街。
長街兩旁,沿著河道種著許多柳樹,細長嫩綠的柳條,隨著河面吹拂的微風微微搖擺。
長街的一邊是波光粼粼的秦淮河,另一邊則稀稀落落的矗立著一座座庭院。
這些古意盎然的庭院雖然大小占地不同,但視線越過院墻,卻都能夠看見一座矗立的小樓。
每座庭院的院門上,都掛著塊牌匾,寫著不同的名稱。
有“梅樓”“云樓”“藍樓”等等,讓人不知含義的名稱。
說是姓氏又不像,說有寓意卻又不曉得典故。
不過這些牌匾卻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大多為兩三個字,其中又以兩字為多。
而且大多院門緊閉,卻又能隔著院墻聽到人聲,似乎頗為熱鬧。
王安順是長街閑逛了一番,無意中走到一處名為“慧樓”的小院。
然而這座小院卻與別處不同,只因院門不但大開,而且門前客似云來。
不少穿著得體的男人,不停的進進出出,且大多都做文人打扮,還有一些年輕人站在院外三五成群,彼此間相互交談,不時還爆發出一陣歡笑聲。
王安心中好奇,朝距離最近的一群年輕人走去。
王安拱拱手,客氣道:“冒昧,可否請教幾位公子此處是何地,一路走來如此小院怕不下二三十座,院中又都修有二三層小樓,竟無一不是,可謂奇哉怪也。”
王安搭話的是三個年輕人,本聚在一棵柳樹下說笑,王安忽然詢問弄得他們一愣,卻又齊齊相視一笑。
笑過后,其中一個微胖臉的青年拱手還禮,隨即笑道:“這位兄臺,怕不是應天府人士吧!否則,怎會連這大名鼎鼎的倚波街都不知道?”
王安羞愧一笑,道:“慚愧,在下是正宗的金陵人氏,只是終日奔波生計不得空閑,此處確實不曾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