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訣別
- 大明:從錦衣衛(wèi)千戶,到白袍帝師
- 不要桃花要錢花
- 2003字
- 2024-09-14 23:55:42
不過身為人母,看著自己的孩子躺在病床上,哪里有不陣腳大亂的呢?
而呂氏也似乎自暴自棄了起來,有些癲狂的冷笑道:“你兒子得的是肺癆,天底下哪里有解藥?”
“得了這種病,只會飽受痛苦被慢慢折磨而死,哈哈哈!”
常氏雙眸紅腫,眼看著又要控制不住沖上去與呂氏拼命。
好在朱標(biāo)這會兒終于冷靜下來,攔腰將常氏抱住。
現(xiàn)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呂氏已經(jīng)是徹底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了。
這個時候再像一個鄉(xiāng)野村婦那般與其廝打,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
說不定還會被對方抱著同歸于盡的想法,而受到傷害。
呂氏仍然像個瘋子一般哈哈大笑,看著常氏在朱標(biāo)的懷中拼命掙扎,想要攻擊自己。
朱標(biāo)再也忍不住,怒斥道:“瘋子,你真是個瘋子!”
“你父親也是個大儒,怎么就教出了你這種心思歹毒的毒婦?”
“我毒?”呂氏呵呵呵的低笑起來,“我也是太子妃,為什么你卻只寵愛常氏?”
“允炆也是你老朱家的血脈,憑什么他就只能是庶出?”
“與其說我惡毒,不如說是被你們逼的!”
朱元璋再也看不下去,背過身去擺手道:“把這毒婦打入冷宮,朕再也不想看見她!”
此時殿中除了老朱家的人以外,就只剩王安這個打工仔,因此這道命令當(dāng)然是對王安下的。
王安立刻抱拳領(lǐng)命,不由分說拖起呂氏就走。
只是剛出了門,又立刻傻眼。
這所謂冷宮是在哪里?
好在在宮外待命的劉成功等人,劍王安出來立刻迎了上來。
王安立刻問冷宮在哪兒。
幾人面面相覷,還是劉成功站出來答道:“頭兒,其實(shí)冷宮并沒有固定地方。”
“而是哪個妃子被打入冷宮,那么那個妃子所居住的寢宮就會被稱為冷宮。”
“冷宮無人修葺、無人伺候,慢慢的凋零破敗、雜草叢生也就成為名副其實(shí)的冷宮了。”
“原來如此。”王安恍然大悟道,但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因?yàn)閰五耸翘觽?cè)妃,所居寢宮也在東宮之內(nèi)。
而古人常說東宮東宮,所謂東宮當(dāng)然就在紫禁城的東邊。
而實(shí)際上東宮只是一個俗稱,在明初的時候指的乃是南京故宮東邊的春和宮,有時候也包括文華殿在內(nèi)。
春和宮乃是太子朱標(biāo)的寢宮,而文華殿則是太子正式確立之后,其監(jiān)國、工作的場所。
面積雖然不小,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巨型“豪宅”。
但放在整個紫禁城當(dāng)中,又顯得擁擠了一些。
如果簡單粗暴的把呂妃原來居住的地方圈禁為冷宮的話,豈不是連帶著把東宮也變成了冷宮?
這當(dāng)然是不可以的,屬于十分犯忌諱的事情。
“唉,先把呂妃娘娘關(guān)進(jìn)她自己的寢宮里再說吧。”王安無奈道:“到時候再聽太子殿下處置。”
作為一個小小的總旗,王安顯然是沒有隨意安排宮殿用途的權(quán)利,也只好等朱家父子冷靜之后再說。
眾人得令,上前架住呂氏,就要把她帶回原本居住的地方。
此時天色還未亮,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因此眾人也不擔(dān)憂被他人看見。
就這么一路來到了呂氏寢宮。
寢宮中,除了伺候的宮人之外,皇孫朱允炆同樣居住在這里。
王安停住腳步,吩咐道:“黑子,你帶兩個兄弟進(jìn)去,先讓那些宮人收拾細(xì)軟從側(cè)門離開,就說這是陛下的命令。”
黑子沒有多問,知道這是王安不想將老朱家的丑事張揚(yáng)出去,于是點(diǎn)了兩個兄弟大踏步入了寢宮。
眾人正在外等待了約莫一刻鐘時間,黑子這才帶著人返回。
“頭兒,除了允炆皇孫,還有一個奶媽不肯走。”
王安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無妨。”
“允炆皇孫年紀(jì)還小,恐怕以后也要靠那個奶媽撫養(yǎng)長大,提前讓奶媽知道知道真相,也好做個心理準(zhǔn)備。”
于是乎,眾人大踏步進(jìn)入宮中。
來到大殿中,正有一名二十多歲的婦人抱著五歲的孩童倉皇的站在當(dāng)中。
一見到被五花大綁的呂氏,便抱著孩子淚流滿面的撲了上來。
“娘娘,這到底是怎么了?”
一路上猶如喪失心智的呂氏,聽到婦人的問話這才稍稍打起一些精神。
但目光落在那孩童臉上,雙眸之中頓時涌出淚珠。
“允炆,娘對不起你……”
“娘,娘莫哭!”
朱允炆伸出小手抱住呂氏脖頸,小臉貼在娘親的臉側(cè)也不禁嚎啕大哭起來。
“娘不要哭……嗚嗚,孩兒以后一定好好念書再也不淘氣了。”
年幼的朱允文并不明白自己的母親為何被五花大綁,更不明白呂氏為何一見面便淚如雨下。
只有五歲的他,天真的以為是因?yàn)樽约鹤x書不夠用功,惹惱了母親。
一邊的奶娘看見這一幕,已經(jīng)隱隱猜測到了什么,淚流滿面的她有心相幫卻無能為力。
只能哀求的看向王安,“這位大人,請看在皇孫的份上為娘娘松綁吧!”
“讓她們母子……可以……可以好好的告別……”
王安微微嘆息一聲,略做猶豫還是親自給呂氏松了綁。
而直到這時,呂氏才真正第一次對王安露出衷心的微笑。
“謝謝你,王安。”
說罷,呂氏緊緊將朱允炆擁入懷中。
就好像在擔(dān)心,一旦松手就是永別。
“允炆,娘親生病了,所以要去別的地方休養(yǎng),以后不能再陪在你身邊,你要自己好好用功讀書,要爭氣知道嗎?”
年幼的朱允炆如何能夠聽得進(jìn)去,只是拼命抱著自己的母親,嚎啕大哭。
“孩兒不要娘走,孩兒要陪在娘的身邊養(yǎng)病,給您端茶遞水,給您煎藥!”
“聽話,允炆最乖了不是嗎?”
“允炆不是答應(yīng)過娘親,娘親說什么你都聽的嗎,怎么現(xiàn)在又不聽話了!”
“娘,孩兒聽話,但是年輕可不可以不要走……”
王安轉(zhuǎn)過身去微閉雙眸,不忍心再看下去,嘆息一生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