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改變命運秘笈三部曲通篇其實都是與人講道理。而其三部曲之三《三多里巷》第112章的章節名卻為《不要與人講道理》,同樣的這一章,其在其他網絡小說寫作平臺發布的時候,如閱文集團下面的QQ閱讀發布時其章節名稱卻多了一個字,為“要不要與人講道理”,前為陳述句,后為疑問語義。一字之差,道出點暇齋的心路歷程與思考。
該章節一開頭就以第一人稱描述了小說中的我向香港都會大學為一個學生書寫推薦函,應該是考慮到推薦信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要寫,推薦人推薦被推薦人的理由原因以及認識的經過,因此該推薦信即是推薦信又不像平時中規中矩公文范式的大多數,像一片中學生的散文作文作業短篇:“巧于同日之午后,老呼昂先后接祁簫君與汪道清先生之電話。經簫君之提醒,呼昂離民辦三江天壹學院已十有六年矣。憶昔二十二年前,即二零零三年春非典疫前之歲,或二零零二年之春或冬,汪道清先生念呼昂當年人微言輕、資少事繁,遂邀呼昂至經濟系授課,并于國際貿易專業下新開環境經濟之專業方向。而簫君乃二零零五級首屆環境經濟方向之學子,自此結師生之緣。電話中,呼昂與汪道清先生寒暄之余,亦言及方于酉時初刻七分與簫君通話畢,僅半時辰后見手機因置靜音有先生之未接來電。于酉時三七分與先生回電時,自不免興奮地言及簫君之學業、家業、事業三業初成,更難得其覓得與當年環境經濟專業方向對口之工作單位——蓉城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經年歷練已十二年之久。而簫君電聯,除問候昔日授課之師體康外,亦提及欲報考香港都會大學中國環保碩士研究生之課程。呼昂亦有幸受邀為其申請中國環保研究理學碩士(MSCCESF)學習機會之推薦人。倏忽間,呼昂似于有積淀、有激情、有愿景之簫君身上,見當年自身激情燃燒之歲月。呼昂自同意,亦樂于并欣然受簫君之邀”
說來也巧同一天的下午先后接到了祁嘯君與汪道清先生的電話,經齊嘯君提醒,本人離開該學生第一學歷就讀之學院已經有十六年了。而二十二年前,也就是2003年春非典疫情的前一年,記不清是2002年的春天還是冬天,汪道清先生為了照顧當年人微言輕錢少事多的我,賺取一些課時費貼補家用,于是邀請我前往經濟系授課,并在國際貿易專業下面新開環境經濟專業方向,而祁嘯君則是2005級,應該是首屆環境經濟方向的學生,自此與之結下了師生之源。電話中我與汪道清先生寒暄中也提及也就剛剛午后17點07分與祁嘯君通完電話,僅僅半個小時,17點37分就看到了手機因設置靜音有先生的未接電話,回電時當然免不了興奮地提及齊嘯君學業家業事業三業初成,難得與當年環境經濟專業方向專業相對對口的工作單位與我同城的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經年歷練達十二年之久。而嘯君聯系我除了問候我這位當年的授課老師關心我的身體外,還提及欲報考的專業全稱香港都會大學—中國環保碩士研究生課程,我也被有幸受邀作為其申請中國環保研究理學碩士(MSCCESF)學習機會的推薦人。一下子我好像從有積淀有激情有愿景的前學生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激情燃燒的歲月,當然我是同意也樂于并欣然接受了這一邀請。
本章節一開頭就寫這個是二十年前老呼昂教過的專科學生,現在發展得很好又擬到香港讀研,并且都二個娃娃了,意圖其實是想鼓勵小說中的茜云媽媽和其兒,講只要努力任何起點任何歲數都不晚的道理,舉例舉身邊真實的例子打雞血,正如閔站瀏覽到嘯君之學習經歷竟然還是專升本,年歲竟然還是1986年的,故事中原型人物茜云的兒子第一學歷終究是大學本科全日制學歷,而閔站也比嘯君小五歲。也就是不管本章的章節名稱到底是疑問“要不要”還是感嘆“不要”與人講道理,這里還是老師與家長及學生在講一個老師想講的某個道理。
接著,第二個場景切換到熱戀中的女方給男方講道理,故事中的角色應該是老呼昂的愛徒,也就是序六中提到的具有樣本意義的優秀學子雍葭:“是時,老呼昂之關門弟子雍葭,亦以一午后之時,未因領五千余之薪資而行水務組之化驗或實驗,亦未觀火燒眉毛之文獻或重寫讀書報告,以為博士休學結束復學之備,乃在整理師傅老呼昂對東黑子之預測分析判斷咨詢建議。蓋雍葭為師傅之關門弟子,老呼昂不得再若教己一般教此目前尚無名無分、不知將來為何物之東坡居士吃肘子之黑馬。無論與人講道理與否,雍葭此道理必與東黑子講,且已備課,寫講義矣。”不但講,而且還在講之前認真做了準備,大概也就是老呼昂書寫推薦信,鄭重向香港都會大學推薦祁簫君申請學習中國環保碩士研究生課程,攻讀中國環保研究理學碩士(MSCCESF)學位的時候,老呼昂的關門弟子雍葭也用整整一個下午,既沒有因為領了到手五千多的工資做理所當然需要做的水務組的化驗還是實驗,也沒有看火燒眉毛的文獻或者是重寫讀書報告為博士休學結束復學做準備,而是在整理師傅老呼昂對東黑子的預測分析判斷咨詢建議,因為既然自己是師傅的關門弟子,大概率老呼昂不得再像教自己一般教自己這個目前還無名無分不知將來為何物的東坡居士吃肘子的黑馬,不管要不要與人講道理,雍葭這道理倒是一定要與東黑子講,一定會與東黑子講,而且還備了課,寫了講義。
雍葭因為要跟東黑子扯證,要結婚組建家庭,雍葭就把東黑子的情況告訴了雍葭的師傅,也把雍葭對東黑子一些擔憂告訴了老呼昂,讓老呼昂替雍葭把把關。因為雍葭是老呼昂的關門弟子,老呼昂對雍葭很好,像對親生女兒一樣對待雍葭,所以雍葭本人、以及雍葭的父母都非常信任老呼昂,雍葭的人生大事都會請老呼昂指導,加上老呼昂本人很智慧,老呼昂身邊的人,無論比老呼昂年齡大或小職位高于低財富多與少,對老呼昂一致的評價都是:與同齡人比,老呼昂能提前看到未來10年的發展趨勢和風險。所以,雍葭很信任老呼昂,老呼昂聽說雍葭跟東黑子要結婚,首先老呼昂是認可東黑子的,覺得東黑子跟大多數同齡人比,很優秀,很成熟,最重要是很真誠,所以內心是同意的,其次,老呼昂也進行了風險評估,也讓雍葭把一些話帶給東黑子。讓東黑子思考一下。“雍葭梳師傅對東黑子之建議或意見,約有三點”
第一:師傅老呼昂說大多數人考公務員、參加一個接一個的考試,包括東黑子為什么一直想要考試,想往上爬,是因為骨子里的出發點是想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發財致富,這個出發點跟公務員的初衷是相悖的,這種骨子里的潛意識會導致最后絕大部分人都走進牢房。老呼昂師傅讓愛徒之友東黑子做好當公務員要一輩子心甘情愿為人民服務的準備,更形象一點就是要安心一輩子夾著尾巴。
公務員35歲是個節點,如果35歲沒有提拔成...長,比如科長,處長,還是...員,比如科員,那這一輩子仕途就到頭了,升不了官了,就認清自己一心一意掙錢。。仕途的第一步是從科員到科長,然后才是第二步由科級到處級,一步比一步難,只要沒跨出第一步,永遠都是辦事員,只是工資高低區別。目前東黑子的仕途還沒有起步,只是從小辦事員變成了工資高一點的辦事員,但是漲的這點工資是高薪養廉,讓公務員不要腐敗。
師傅老呼昂也與徒弟雍葭舉例自己的一個長輩就一輩子是科員,退休時是主任科員,領著跟主任一樣的工資,但沒得主任的權,老呼昂對東黑子的仕途做了評估,如果東黑子在五年內三十五歲之前沒提拔為“某長”,那老呼昂這個親戚很可能就是東黑子的樣本,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提拔到領導崗位,成為真正有職有權的領導干部。當然,這個評估東黑子不要有太大心理壓力,覺得老呼昂在否定東黑子,不是得,老呼昂存在得意義就是給雍葭們年輕人作風險評估,作可行性分析,告訴雍葭們哪條路走不得,哪條路會有風險,但是走不走老呼昂不會干涉,由東黑子自己決定。
還有個例子就是雍葭就讀大學母校環境學院的一位老師,這個東黑子也百度搜得到,該老師在35歲前就是環境工程系的總支書記,過了35歲時眼見沒有被提拔的希望,就很清醒得辭掉了總支書記的崗位,專心去作項目掙錢了。還有雍葭熟悉的母校的另一個大學授課老師,因學歷是碩士,不是博士,自己也不愿意再投入精力財力讀博,或許也知道自己寫不出論文,幾次受邀過系主任之職位,應該是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競爭不了一些是博士學歷的系主任,也婉言謝絕出任系主任,一心一意去搞錢,現在都換奔馳了。這個點就對應了師傅說東黑子要考到成都,但是以后東黑子成都的同事大都是博士,而東黑子跟競爭者不在一個起點,所以提拔對象第一優先項大概率不會是東黑子,東黑子可能一輩子都是給這些博士學歷的同事或領導當跑腿的。所以東黑子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上者所述,雍葭之師以此例明理,欲示人當清醒,勿盲目行事,然眾人多未能預見。”以上雍葭的師傅舉這些例子就是想說,要做個人間清醒的人,不要盲目抓瞎蠻干,然而大多數都做不到提前認清自雍葭。
第二:師傅老呼昂說現在大家都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公務員就是鐵飯碗,是最穩定的職業,永遠不會失業,老呼昂說這是極其危險的想法,老呼昂讓東黑子查一下改革開放40年來,國企、央企、事業單位等所謂的鐵飯碗被砸了多少次,被清退,被末位淘汰了多少次,要東黑子居安思危,不要認為公務員是個很穩定的工作,這個觀念是極其錯誤,極其危險的。公務員跟企業一樣同樣有失業的風險。
另外,公務員的工資是由政府收稅得來,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所有企事業單位都會有效益不好,有裁員的行為,同樣政府也會精兵簡政,先是清除沒編制的,再是瘦身,加強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公務員的感受就是規矩越來越多,就找東黑子們的茬。
“老呼昂命東黑子觀天時以備,察三年、五年之行情趨勢。雍葭之師與眾教授曾預言,十年之后,或有眾多教師大面積下崗,高校之師,有編者亦或失業。”老呼昂要東黑子學會看天氣預備,學會看3年、5年的各種行情趨勢。雍葭的師傅和很多教授就預測過十年后極有可能會大面積下崗一批老師,高校老師也是有編制的也會失業。
所以東黑子如果35歲沒有被提拔,要考慮35歲以后怎么辦,這個是雍葭跟東黑子組建家庭東黑子要思考的課題。如果先清除沒編制的,再末位淘汰,實際來說更危險,相當于35歲不開除東黑子,40歲再開除,那個歲數東黑子如果啥都沒準備,怎么生存。所以東黑子思想上要有轉變,不能等到大禍臨頭,自己都還沒有思想準備,東黑子現在30歲,讓東黑子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還來得及,不要等到40歲了,才有這個意識。
老呼昂說東黑子現在在現崗位很順利,老呼昂祝賀東黑子,但是東黑子如果犯錯了,受了處分,或者說東黑子被人冤枉,被人碰瓷、誣告東黑子,天降橫禍,無論怎樣都保不住公務員這個身份了,那東黑子自己還有什么生存技能,那個時候東黑子有家庭,有小孩,要養活自己,要養活小孩,孝敬父母,雍葭在這里都不奢求東黑子養活雍葭,東黑子有沒有應急預案,有沒有第二第三財技,要有應急預案。如此才是東黑子985高材生,才是公務員這種精英團隊該有的智慧,而不是禍到臨頭才抓瞎,才燒香拜佛。
“因諸多事物,諸多風險,雍葭亦未能盡想,此乃雍葭之師所言,老呼昂聞雍葭將與東黑子成婚生子,乃囑雍葭必以此言告之,此則論東黑子居安思危之必要。”因為有很多東西,很多風險點當然雍葭也想不到,這些是雍葭的師傅講的,老呼昂聽說雍葭要跟東黑子扯證生娃,才囑咐雍葭務必要把自己這些話帶到,第二點說的是東黑子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第三點接著論證就是可行性的問題,就是絕大多數公務員認為自己無法搞第二產業,也不需要搞第二產業,這是認識不到位的表現,是智慧才能沒發揮出來的表現,當然搞第二產業很難,挑戰性很大。
“老呼昂令東黑子思,如何在遵公務員之法,不違法、不違規之前提下,開拓第二平臺,此東黑子人生之博士課題?雍葭之師甚諳人事,故必在不違規之前提下,此課題甚難,須超常之智,且眾人皆以為不可能”。老呼昂讓東黑子思考,如何在遵守公務員法,不違法、不違規的前提下去開拓第二產業,這是東黑子人生的博士課題?雍葭的師傅非常精通人事,所以說一定是在不違規的前提下,這個課題很難,需要超常的智慧,而且絕大數人都認為不可能,但現實是有個真實案例,那就是石悅,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這個雍葭之前跟東黑子提過,也跟老呼昂討論過,老呼昂讓東黑子研究一下石悅,一個版費4100萬的網紅作家,一個27歲的普通大學生公務員,寫出了一部通史巨著,石悅自己每天下班后用4-6個小時寫作。
“是謂,此人生課題非不能成,但欲之,但知之,必有法成之,惟此課題甚難,甚具挑戰性,智慧未達一定之境,則自以為不能成,實則骨子中欲躺平之表現,即花錢則嫌貴,自己又不思謀利,即雍葭言東黑子常念之行為。”也就是說,這個人生課題不是做不到,而是只要想,只要意識到了,就一定有辦法做到,只是這個課題很難,很有挑戰性,智慧沒達到一定的水平,就自認為做不到,其實骨子里是想躺平的表現,就是一花錢就嫌貴,自己又不想辦法掙錢,就是雍葭說的東黑子老念叨的行為。
“以上所述三點,尤最后一點,如何在遵公務員法之前提下,開拓第二、第三謀生與發展之能,令東黑子思之,但東黑子自思之,知之,必有法,老呼昂為樂觀主義者,以為法必多于難。”以上這三點,尤其最后一點,如何在遵守公務員法的前提下去開拓第二、第三謀生與發展之能,讓東黑子思考思考,只要東黑子自己想到了,意識到了,就一定會有辦法,老呼昂是樂觀主義者,認為辦法一定比困難多。
“最后雍葭又備一失敗之教訓案例,以強調東黑子今當思如何行?勿如雍葭識之一阿姨之子,與之論理,與之言何事,皆以為不可,此阿姨之子甚衰,甚悲觀,雍葭不欲東黑子變為其狀。雍葭結語復師老呼昂之善愿,令東黑子今日未思,則明日思,但思如何行之計,可憐雍葭,情之所至,終顯少女之天性”。最后雍葭又準備了一個屬于教訓類失敗的案例,強調東黑子所以現在就是思考如何能做到”行“?不能像雍葭認識的一位阿姨的兒子,與他講道理給他說啥都認為不行,這位阿姨的兒子就很衰很悲觀,雍葭不想不愿東黑子變成他那個樣子。雍葭結語重復師傅老呼昂的良好愿望,讓東黑子今天沒想到,就明天想,只想怎么能這么行的方案。
這里當然不忘交代為何雍葭會與東黑子說這些,因“雍葭因欲與東黑子成婚,故將東黑子之情狀告之師傅,亦將雍葭對東黑子之憂患告之老呼昂,請老呼昂為雍葭把關。”看來老呼昂至少本章本節本次是問才答,信才言:“故雍葭及其父母皆甚信老呼昂,雍葭之人生大事皆請老呼昂指導。加之老呼昂甚智,其身邊之人,無論年長于或少于老呼昂,職位高于或低于老呼昂,財富多于或少于老呼昂,對老呼昂之評價皆一致:與同齡人比,老呼昂能前視十年之發展趨勢與風險。”一本三國,寫到劉備與諸葛孔明有“如魚得水、言聽計從”八個字,至少很少有印象某一個章回有如此細節,無論主公劉備,疑惑關云長或張飛魏延任何一位提出動議,軍師必須與我等解釋清楚為何要如此謀劃?軍師如果說不清楚或者軍師說了我們沒清楚,我們就不聽就不依軍師之計行事。不知道讀者是否能從各種版本的三國中找到該細節?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如今似乎絕大多數并沒有看懂一本三國,所以作者才借小說虛構之手,猶豫“要不要”與不在一個維度的人講道理,或許換一個說法啰嗦一下作為結語:講理也有必要性與可行性的分析與論證,更有時間、空間與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