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干得漂亮
- 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
- 刻骨針
- 2107字
- 2024-08-13 13:18:01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殿下所說沒有問題,就這么辦。”
“那成,荊隆口這邊,叫人看住就是,暫代知縣一職,順帶找一找有什么新發(fā)現沒有,我們即刻出發(fā),不能再耽擱了!”
朱棣顯得十分興奮,命令一條條下發(fā)出去,被執(zhí)行的井井有條。
縣衙里沒人敢不用心做事,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畢竟知縣剛剛被拉走砍了腦袋,慘叫聲猶在耳邊。
這個節(jié)骨眼上,沒人敢有半點意見,都擔心自己的腦袋會和知縣一樣,直接落在地上。
正說著,徐忠從外面走了進來,神色不大好看,到了近前,才道:“殿下,大師,剛才屬下清點庫房,才發(fā)現里面沒有半點東西,這護堤餉,不知去了哪里!”
朱棣一聽,眉頭皺了起來,目光同道衍和尚交匯,都看出來有些迷惑,問道:“銀曹怎么說?”
“銀曹也說不知,庫房向來是知縣親自掌管,入庫出庫也都由知縣經手,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
徐忠事情做的很全面,“但是銀曹清楚地記得,護堤餉的確進了庫房,這些都是縣衙一干人等親眼所見,做不得假。”
“那還真有鬼了,既然入了庫房,又怎么會不見?難不成還能夠憑空消失不成?”
朱棣冷冷一笑,“叫人去了知縣家中沒有,我就不信這么大一筆護堤餉,能夠憑空消失不見!”
“已經有兄弟去了,現在還沒回來,屬下是覺得庫房有異,這才提前來報知。”
徐忠點了點頭,雖說人手不多,但是他們幾個做事都十分老道,自然知道多管齊下。
而且縣衙里這些個差役為了和知縣撇干凈關系,做起事情來那叫一個勤勤懇懇,活脫脫的狗腿子,用起來相當順手。
“那先等著吧,我倒要看看,這死了的知縣,還能夠把事情瞞到什么時候去!”
朱棣也不著急,眼下知縣被他直接利落的砍了,荊隆口由他全面接管,這里余下的官吏只要腦子沒病,就不會繼續(xù)站在對立面給知縣打掩護。
人心都是肉長的,在這樣的贓官體系之中,所謂的忠心壓根就不存在,頂天了就是一點被逼無奈和為虎作倀,只要給生的希望,策反起來并不難。
尤其,給出生的希望的人,還是朱棣,有燕王這牌子做保證,可信度大幅度提升。
其他官員未必能夠給出準確的承諾,但是燕王給了,那就是朝廷的意思,說到就能夠做到這種。
很快,負責查抄知縣家宅的侍衛(wèi)快步趕了回來,明顯帶著喜色。
“殿下,我們在這狗官的地窖里發(fā)現了大量寶鈔,還有不少的金銀,至于糧食,那更是堆滿了!”
朱棣聽著松一口氣,看來護堤餉沒有丟,只是被這贓官拿去充實自己的私庫了。
不過看侍衛(wèi)興奮的模樣,朱棣覺得收獲不應該只有這些,笑道:“還有什么一并說了吧,你這點心思都寫臉上了!”
“殿下明鑒,的確還有意外收獲!”
侍衛(wèi)從懷里掏出一疊信封來,道:“這些都是在這狗官地窖里發(fā)現的,是他和其他狗官互相聯絡的證據,屬下沒有去看,都原封不動帶回來給殿下!”
說著,侍衛(wèi)上前將信封交到朱棣手中,朱棣隨意拆開一封仔細一看,神色之中有了不少喜色。
“好!干得好!這些東西,正是孤想要的,你這差事辦的不差!”
……
咚!
伴隨著清晨第一縷晨曦灑落,薄霧逐漸消散開來,開路的儀仗踏著禮樂,往布政司衙門行去。
親王儀仗,不可謂不多,即便是朱棣為視察災情,已經有所簡化,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到的富貴。
開封布政司衙門就在城內鐘樓西北,儀仗一路往前,將薄霧踏碎,很快就見到一座高大的衙門,上書“方岳”二字。
布政司衙門作為總署河南的最高政治機構,本就端莊宏大,再加之開封曾經是宋朝故都,現在又是周王封地,因此更顯得氣勢磅礴。
入眼處可見大門五間,左右分列,正中間一扇尤其寬廣,平日里不會打開。
今日為了迎接燕王,塵封已久的大門徹底洞開,往里看一扇扇門全部打開,一眼就能看到深處。
五間大門上有豎牌一面,上書“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幾個大字,端是莊嚴。
入得大門,很快就是三間儀門,再往內則是大堂五間,稱“瑞表堂”,后面還有后堂五間稱“紫薇堂”。
從大門到瑞表堂兩進八道門都敞開著,縱深看過去,能夠看見兩進八道門外都站滿了儀仗人眾。
“落輦!”
馬和一聲高亢的尖叫聲,欽差行轅緩緩停下,輕飄飄落至地面,有些微塵灰揚起。
隨行的侍衛(wèi)上前來將黃簾向兩側掀開,頭戴烏紗折角向上巾、身著赤色盤領窄袖前后及兩肩各金織蟠龍袞服、腰纏玉帶、足踏皮靴的朱棣,緩緩走了下來。
“臣等叩見燕王殿下!”
早已經準備好迎接的裴濟懷帶著布政司衙門一眾官員,見朱棣下輦,行伏謁四拜之禮。
“諸位平身!”
隨著一眾官員讓開道路,朱棣龍行虎步,朝瑞表堂走去。
很快,朱棣落于主座,裴濟懷等一眾官員站在堂前,再度行四拜之禮,整體過程繁雜重復。
如此這般,行禮完畢之后,便是宣旨,站起來的眾人又都跪了下去,聽馬和宣旨。
內容大差不差,裴濟懷已經聽了一次,眼下再聽,耳朵里似乎都要長繭子。
“……欽此!”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一番山呼萬歲之聲,等到朱棣讓他們起來時,每一個官員膝蓋處都染上了不少塵灰。
“孤此次前來,為的是賑災救民,諸位身兼重任,務必同心同德,不可遷延罔顧,黃河水患,必須控制住,災民也必須安置好,如果有人敢從中動歪心思,孤決不輕饒,可明白了?”
眾人心底一激靈,先斬后奏這幾個字還在耳邊回蕩著,紛紛點頭答應。
沉默少許,裴濟懷走了出來,道:“殿下一路來人困馬乏,臣已經準備好一切,請殿下稍作休息,賑災救民之事,臣等必當竭盡全力,絕不拖延。”
“好!這一路過來的確也有些疲倦,那就如裴大人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