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朱棣退兵
- 背靠朱家,做大明第一奸臣
- 韭菜餡的豆包
- 2094字
- 2024-08-08 12:12:43
真定城外,秋風蕭瑟,旌旗獵獵作響。朱棣一身戎裝,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冷峻地望著眼前這座堅固的城池。
“傳我命令,準備攻城!”朱棣大聲喝道。
“是!”身旁的將領們齊聲應道。
此時張玉說道:“王爺,此城防守嚴密,耿炳文也是久經沙場之將,恐怕不易攻克。”
“本王何嘗不知,可畢竟大勝不久,軍心可用,試著攻一攻也無妨,若是此時退兵,有損士氣。”朱棣說道。
城墻上,耿炳文神色凝重,望著城下朱棣的大軍,對身旁的副將說道:“將士們,朱棣謀反,妄圖顛覆我大明江山。今日,我們定要堅守城池,保家衛國!”
副將大聲回應:“大帥放心,我等定當拼死守護!”
朱棣軍中,鼓手敲響了戰鼓,士兵們喊著口號,推著攻城車,架起云梯,向著真定城沖去。
耿炳文喊道:“放箭!”
城墻上頓時箭如雨下,沖在前面的燕軍士兵紛紛倒下。
一名燕軍將領喊道:“殿下,敵軍箭陣兇猛,我軍傷亡慘重!”
朱棣咬牙道:“繼續攻!”
城墻上,耿炳文不斷指揮著士兵防御:“熱油準備!”
一桶桶滾燙的熱油順著城墻澆下,城下傳來陣陣慘叫聲。
燕軍士兵們有些猶豫,不敢再向前沖。
朱棣見狀,親自策馬沖到陣前,大聲喊道:“退縮者,斬!給我沖!”
士兵們只得硬著頭皮繼續進攻。
第一天的攻城戰一直持續到傍晚,燕軍始終未能登上城墻。
朱棣無奈下令退兵。
耿炳文看著退去的燕軍對副將說道:“今日燕軍攻勢雖猛,但我軍士氣未減。讓將士們好好休息,明日繼續堅守。”
“是,大帥。”
第二天,晨曦微露,燕軍的進攻又開始了。
朱棣親自擂鼓助威,燕軍士氣大振,瘋狂地沖擊著真定城的城門。
“撞城門!”燕軍士兵推著巨大的攻城車,一次次撞擊著城門。
城墻上的明軍不斷往下傾倒熱油和滾木,試圖阻止燕軍的進攻。
“啊!”一名燕軍士兵被熱油澆中,發出痛苦的慘叫。
耿炳文大聲喊道:“城門若破,我們就與燕軍決一死戰!”
就在城門即將被撞開的關鍵時刻,副將李堅帶領一隊士兵,用巨石死死抵住城門。
燕軍將領張玉見久攻不下,心急如焚:“王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朱棣怒喝道:“給我繼續攻!”
第二天的戰斗依舊激烈,燕軍始終未能攻破真定城。
第三天。
燕軍的攻勢更加兇猛,仿佛要做最后的一搏。
朱棣在陣前喊道:“今日不破真定,誓不罷休!”
耿炳文站在城墻上,大聲回應:“朱棣,你這逆賊,休想踏入真定城一步!”
燕軍的投石車不斷向城內投擲石塊,火炮連連發射,城內多處房屋起火。
“救火!”耿炳文一邊指揮戰斗,一邊組織士兵滅火。
就在真定城岌岌可危之時,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
燕軍的攻城器械被雨水淋濕,進攻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朱棣望著天空,心中充滿了無奈和不甘。
“王爺,天意如此,不如暫且退兵。”朱能勸道。
朱棣長嘆一聲:“罷了,退兵!”
看到朱棣大軍退去,真定城內的守軍大聲歡呼起來。
耿炳文心中也松了口氣。
雖然他善守,可面對如此兇猛的燕軍也是心中忐忑。
“這燕王朱棣竟讓我有了面對李文忠時的壓力。”
朱棣這一退,退的非常徹底。
大軍出征數月,從一萬余軍士到現在接近十萬。
也該騰出時間來修整一下,順便把收服的這些降兵降將好好梳理一番。
因此,朱棣領軍回到了北平。
應天府皇宮的御書房中。
皇帝朱允炆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看著下方的齊泰與黃子澄激烈爭吵。
這樣的爭執已經持續了幾天,幾乎每次下朝,這兩位就會來御書房爭吵一次。
齊泰一臉焦急,拱手向前道:“陛下,耿炳文在真定之役中失利,如今局勢緊迫,當以徐輝祖頂替之。徐輝祖將門之后,久經沙場,其軍事才能有目共睹,定能扭轉當前的不利戰局。”
黃子澄卻急切地反駁道:“陛下,臣以為李景隆才是最佳人選。李景隆出身顯貴,自幼熟讀兵書,且在京城素有威名,若遣他出征,必能旗開得勝,擊退叛軍。”
齊泰怒目而視,聲音提高了幾分:“黃大人,你這是胡言亂語!李景隆空有虛名,從未經歷過真正的大戰,如何能擔當如此重任?徐輝祖跟隨其父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他才是能夠力挽狂瀾之人!”
黃子澄毫不退縮,言辭激烈:“齊大人,你莫要固執己見。徐輝祖與朱棣之妻乃親姐弟,這層關系難免讓人擔憂他是否會真心為陛下效力。而李景隆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朱允炆眉頭緊鎖,雙手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插話道:“兩位愛卿,莫要如此爭吵,且聽朕說。”
然而,齊泰和黃子澄仿佛未聞,依舊爭得面紅耳赤。
齊泰繼續說道:“陛下,徐輝祖之忠誠毋庸置疑。他在以往戰役中所展現出的謀略,足以證明他有能力應對叛軍。”
黃子澄緊接著反駁:“陛下,李景隆在軍事理論上的造詣深厚,且對陛下的旨意必能堅決執行。相比之下,徐輝祖的親族關系太過復雜,難以保證其在戰場上不會有所顧忌。”
朱允炆看著爭執不休的兩人,心中愈發煩躁。
他站起身來,在御書房中來回踱步,試圖理清思緒。“朕明白兩位愛卿皆是為了朝廷著想,但這抉擇實難輕易做出。”
齊泰再次拱手道:“陛下,戰機稍縱即逝。若不盡快決定,讓徐輝祖領軍出征,恐怕局勢會更加惡化。”
黃子澄則大聲說道:“陛下,切不可聽齊大人之言。李景隆才是能夠拯救危局之人,還望陛下明察。”
朱允炆停下腳步,望著兩人,無奈地說道:“朕深知此事關系重大,可你們各執一詞,讓朕如何決斷?”
御書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只有朱允炆沉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過了片刻,朱允炆長嘆一口氣:“此事暫且延期再議,朕需要時間仔細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