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取舍之間

張太原從一員府兵,被授予鴻臚寺丞這一職事官后不久,立刻同四郎等人前往雁門關迎接突利可汗歸附。臨近年尾歲初,好不容易在家中稍作休息,張太原及四個兒子一聚。長安城中,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同事鄰里,紛紛上門道喜言賀。張太原常在軍中混跡又接觸上上下下各層官員,人情練達,自然明白登門訪客的含義。一言以蔽之,茍富貴、勿相忘。

他任職的鴻臚寺,“郊廟行禮贊導九賓。鴻,聲也;臚,傳也。所以傳聲贊導,故曰鴻臚。”是禮儀之邦的中國引導外來使團交流的機構,自漢武帝以鴻臚命名以來沿用至大唐,是朝廷處理對外關系的最高機構。鴻臚寺的級別不高,但是對于大一統王朝有實力開展對外關系而言,作用不小,下設兩個機構,大體來講,其中典客署——管理外藩使團吃喝拉撒接待等生事,司儀署——管理外藩人員去世法事喪葬等死事。禮儀之邦的中國死生皆大事,更何況是外賓,生死際遇都是宣揚大唐恩澤四海的好機會。

張太原擔任鴻臚寺丞——屬于鴻臚寺中中等偏上官職,就是為張太原以外事身份為掩護開展用間,收集情報工作而量身設置。因此,他既不用參與主持管理工作,自然有專業外事人士來掌管日常運用;更不負責具體職能,授予官職只是便于協調各個職能部門。

面對上門攀談的客人,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張太原客客氣氣接待,無論天南海北、憶苦思甜,云霧繚繞的談到那里,虛虛實實歸結一切洪恩福運在于皇帝庇護,自己才能在諸位大人的帶領下,完成出使突厥,并安然無恙歸來。

如果一般臉皮薄的人,能聽出話外之意,就此打住告辭,說些常走動、常聯系的客套話。碰到了臉皮厚的人,還要請托攀附希望能帶上自己或者子侄騰達。

遇見這種情況,張太原貌似深思后,拉著四郎一起行禮,鄭重言謝,下次再有出使突厥等塞外苦寒之地,一定帶上兄弟,與我父子一道患難與共,實現大唐榮耀。

這時來客如果還賴著不走,直奔主題希望行個方便,安排在長安家門口當差,招待外藩吃喝的差事。張太原只能擺擺手,我是鴻臚寺丞,上面有鴻臚寺卿、少卿等,我說了不算;具體到各個職能也有同品級的丞職,他們也不聽我的,還請走他人門路更方便。

如此幾次后,那些想走張太原門路的人,就知道他是鴻臚寺中最窮——不分管具體照顧賓客吃、喝、拉、撒、睡、死事宜;最苦——在塞外刀尖舔血,同恃強好勝蠻夷打交道的人,逐漸不找他了。

張太原的工作屬性,委婉謝絕了這些同事鄰里的請托,影響不大。直到這日,王朝來訪,對于這樣過命交情的鄰里好友,張太原出門迎客。

“最近太原兄門庭若市,想必也是極其勞神哈,最近四郎不在家中?”

“哈哈,歡迎歡迎,請屋內一敘。突利可汗來長安,鴻臚寺典客署具體安排,將四郎借去了。一來讓四郎歷練學習,懂一些人情世故,民心向背,接人待物更加熟稔;二來中原百姓特別是長安,前幾年遭到突厥戰禍影響,民間請戰情緒高漲,四郎做好陪同,免得中間生出什么事端。最近事情很多,頭緒繁雜,空了讓犬子四郎,登門拜訪,請王朝老師多多提攜教導。”

張太原拉著王朝的袖子熱情迎入屋內。兩人寒暄幾句后,作為生死與共的朋友,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后續如何破除突厥這一強敵。

“自漢之后,中原政權同草原政權之間的漢夷關系,長期處于戰爭、和親、內附取代三種狀態。中原強則戰爭驅趕對手,轉而因勞民傷財,攻守之勢改變至相持階段,在堅守長城及關隘防范,輔之以和親方式約定親戚關系,待到中原內部分裂,各個勢力爭相聯系關外游牧騎兵助戰,彼此攻伐,甚至讓游牧反客為主?!蓖醭氲嚼钐葡茸骢r卑血統,言多必失,趕忙停下這話。

“嗯,太原的祖上是漢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論漢夷,誰能夠順應自然,與民安穩。讓百姓水旱得過,溫飽有余,子孫綿延即可。從軍以來,在前隋朝有龍興氣象,可惜后面竭盡民力過度,四郎的母親也是那個時候離世的。”張太原從自己身世說起,又表達對前朝隋的憧憬幻滅,比王朝說得更加深入,讓這個對話向著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方向發展。

雖然出使突厥后,王朝的職責在于國史編撰和圖書典籍整理,可他胸中流淌的王翦名將之后,追求當世功績被激發引起共鳴。

“誠然,太原兄心無雜念,為人坦蕩。我祖上出仕秦國,我們現在身在關中,睹物思人,想起了一則故事。在秦惠王時期,戰國爭雄,公孫衍教會秦國北鄰游牧與耕種并舉的義渠戎‘中國無事于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于秦,則秦且輕使重幣,使事君之國也’此后齊、宋、韓、魏、趙五國攻秦,秦饋贈義渠,義渠反而發兵襲擊秦國獲勝。說句自嘲的話,天下大亂時最怕讀書人,用縱橫捭闔之術,將奸猾權詐傳給了塞外蠻夷。”

“人心不古,不分華夷,只不過是恰逢其時,各取所需,一拍而合。在前隋朝末年,群雄并起,曾經有驍勇的劉武周依附突厥,接受突厥分封的‘定楊可汗’,甚至一度占據大唐龍興之地的晉陽,當時是大唐興義兵除暴安民最為困難的時候。我有幸也參與了那場戰斗,最后被當今皇帝擊退,劉武周逃亡突厥而死,人生抉擇不同,遭遇際會各異。但是他手下不少精兵強將,成為皇帝股肱忠臣,像是現在的右武侯大將軍,就深受皇帝信任?!睆執参空f道。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我朝能夠尋找到中原與草原之間,以戰止戰——既能畢其功于一役,又能實現邊境的長久和平的辦法?!蓖醭H為感觸地說道。

游牧、中原,一體兩面,相互糾葛,誰又能分得清恩怨。兩人唏噓世事難料,轉眼間已然有半日。

這時的長安又豈止是張太原、王朝,洞察天下大勢的人不在少數。

這次出使之后,大唐不少人都認識到了突厥外強中干的現狀,并且天時——草原災害頻發、地利——突厥旗下其他部落反正為大唐指引方向、人和——中原歸于一統,可以動員全部的力量,都朝著大唐有利的方向發展。

男子漢講究成家立業。成家在先,立業在后。亂世之中人生似浮萍飄蕩,生命如飛蛾撲火,養家糊口方且不易。遇見李唐再次龍興契機,把握人生短暫春秋,一吐胸中塊壘,入局當世大事,成就丈夫偉業,對有志之士有著十足的吸引力。

在長安城內,鄭元璹也迎來了一位貴客登門拜訪。在率領使團歸來之后,張太原、王朝等均在朝廷中得到職事。功勞更大的鄭元璹,在兼領鴻臚寺卿同時,因功績升遷至左武侯大將軍,回歸軍界,成為長安掌管宮禁宿衛等要職的官員,可見皇帝對鄭元璹的重視。

人在朝廷,職位升降無常,官聲如海起伏,一人升遷,不少人嗅到飛黃騰達的氣味就聚集一起。對于張太原而言如此,對于鄭元璹更甚。不過作為朝廷大員,同朝為官彼此之間知根知底,親疏遠近早已涇渭分明,言談共進退、同富貴,往往更加隱蔽而已,絕非一般百姓想象那種方式——門庭若市,把盞言歡,結黨營私,彈冠相慶。

這一日,先后擔任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唐儉登門拜訪鄭元璹。

鄭元璹得到門吏稟報后略顯吃驚,皺眉低頭思慮:論在朝廷上的官職,唐儉遠高于鄭元璹;論親疏關系,唐儉更是跟隨李唐龍興太原時的舊人。按理說,自己本次晉升應該前往拜訪唐儉,他是掌管吏部的尚書。如果論之前,唐儉還曾管理禮部,自己作為鴻臚寺卿,更是需要同唐儉請教外事禮儀的事宜。

鄭元璹頓了一下,讓管事安排接待后,趕忙更換朝服前往大門迎接唐儉。“唐尚書,下官鄭元璹有失遠迎,特向尚書請罪?!编嵲q剛一見面,便行禮致歉。唐儉等鄭元璹施禮后,雙手攙扶鄭元璹,停頓半刻待鄭元璹抬頭看向自己,緩緩說出“鄭大人不必多禮,你我入府內細聊。”唐儉反客為主,毫不謙虛地讓鄭元璹陪同進入府內。

不愧是天官——掌管官員升降的吏部尚書——唐儉派頭十足,鄭元璹在前帶路,來到堂中邀請唐尚書就座。

“鄭大人,這次前來叨擾,還請海涵了。”唐儉言笑之間滿滿歉意。

“尚書大人,能得到朝廷貴胄青睞,這是我的福氣,本來這次升遷,想登門拜謝尚書大人,奈何怕叨擾尚書大人清靜,思慮再三……”鄭元璹看到唐儉從府門前的傲然之氣,到進入府內平易近人的變化,恍然間不知該怎么接話了,思前想后,還是少說為主,等唐儉說出本次來訪目的為好。

“鄭大人,現在是當朝紅人,自然不比往昔,雖然之前你我并有交集,此后可多走動,彼此了解一二。”唐儉進一步說明來意后,鄭元璹,心中放下了些許防備。“尚書大人,敢問本次來訪,所為何事?”

“我想請教突厥近況,請鄭大人實言以告?!?

“尚書大人,突厥情況紛雜不知從何說起,再說目前國策待圣人裁決,更無話可說,恐干擾視聽。”鄭元璹警惕起來,這種突厥內情,他自然清楚,也向皇帝匯報過。這時突然不相干的吏部尚書詢問,不免心生竇疑。

“鄭大人,本次太過唐突了。武德年間,作為吏部尚書同頡利可汗在渭水之盟后,曾經率領使團出訪突厥牙帳,也算是同突厥有交集,聽聞鄭大人歸來,突厥經歷災情,頡利可汗眾叛親離,同各部落關系分崩離析,算起前隋朝至今,這正是大唐之福,中國之幸?!?

隨后,唐儉從前隋朝談起,到本朝作為禮部尚書前往頡利可汗之處,交納賞貢之物,到現在中原同草原攻守之勢變化,聲情并茂,老淚縱橫,情緒激動,肢體搖擺,極為感染鄭元璹和一眾鄭府屬員。

談話之中,唐儉滔滔不絕,鄭元璹隨聲附和。若有遲疑之時,唐儉察言觀色,并更換說辭,待到鄭元璹再次稱贊。一席談話下來,唐儉無問而述,鄭元璹無述而答,讓唐儉對突厥的情況了解了七七八八。

隨后,唐儉收聲感嘆,此時正進入大唐時代,正是一鼓作氣解決突厥的關鍵所在。鄭元璹頗受感染,附和稱贊。相談甚歡后,唐儉告辭。鄭元璹禮送唐儉至門外。街上車水馬龍,眾目睽睽,不少百姓乃至長安的官員看到,唐儉和鄭元璹交好的情況。

鄭元璹對唐儉的來訪參詳不透,乘車回府的唐儉則長舒一口氣。

鄭元璹身系宮廷宿衛要職的左武侯大將軍,初來乍到,自然多親近軍中屬下,幾天后了解人物之間的親疏關系,找來消息靈通又來傳奇聞軼事的下屬聊天,閑談之間詢問之前自己在外出使期間,朝廷內外的最新動態,順便不經意間問到同僚,右武侯大將軍——從官職來看,大唐以左為尊——二把手的情況。

下屬自然明白,新來的鄭元璹大人的含義。人在朝廷官場,這樣的問題,肯定是促進上司之間和睦友愛,撿著優點說即可——同大人一樣,右武侯大將軍是皇帝身邊最為信任的武將之一,被皇帝親口稱贊忠直。

何以見得?

原來在鄭元璹出使期間,右武侯大將軍曾救過吏部尚書唐儉一次。原因據說是同皇帝圍棋布局中,搶占先機,處處爭勝,不夠尊重皇帝所致,被左遷至潭州,并要求收集唐儉的不法行為。因右武侯大將軍說情,過了一段時間消氣后皇帝,在長安三品以上官員參加的宴席上,特意說起這事,并表彰了右武侯大將軍忠直,勸阻皇帝不妄殺唐儉,才得以從潭州回長安,官復原職。

鄭元璹不動聲色地聽完后,暗記在心中,同前一陣唐儉來訪的事情合計在一起,立刻手書一封,交給府上靠譜老實的管事人員,轉給張太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潍坊市| 抚顺市| 舞钢市| 清河县| 景东| 天气| 西青区| 漾濞| 上思县| 南澳县| 江安县| 简阳市| 德令哈市| 雅江县| 兴安盟| 蒲城县| 海宁市| 澎湖县| 博兴县| 祁连县| 邹平县| 潼南县| 滦南县| 正定县| 开化县| 北京市| 漳浦县| 淄博市| 南漳县| 江口县| 河南省| 清新县| 博爱县| 都匀市| 田阳县| 永仁县| 迭部县| 德格县| 高台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