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活要素市場:新舊要素大融合
- 楊成長 龔芳 方思元
- 2349字
- 2024-07-18 14:38:12
二、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新內涵
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內涵明顯豐富化。其一方面表現為要素種類的豐富,除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外,技術要素、數據要素已經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之后的重要生產要素。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另一方面表現為每類要素的內涵及外延都明顯擴大。土地要素改革對應的是整個土地市場,不僅僅聚焦在單一的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勞動力要素不僅包括普通勞動力,更關注企業家、專業技術人才、大齡勞動力等群體,以及新經濟下靈活就業等新型勞動形式。資本要素不僅包括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更強調大資本觀,突出各類要素的資本化。技術要素不僅強調知識技術本身,更突出基礎技術研發以及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數據要素作為全新要素,重點突出其在新一輪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競爭中的全局性地位。
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聚焦要素綜合優勢的競爭。與過往不同,當前全球要素市場競爭規則已經發生較大變化,20世紀70年代,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體通過絕對要素成本優勢實現快速發展,21世紀以來,國內中西部城市通過相對要素成本優勢,實現新一輪快速崛起,但隨著境內外形勢變化,當前全球經濟體及區域經濟的競爭都已轉變成要素綜合優勢競爭,因此與過往注重單一要素成本或競爭優勢不同,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更加強調要素的綜合改革。要通過技術要素市場化改革,在舉國創新體制下,推動形成科技創新驅動的新模式,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解決關鍵技術的“卡脖子”難題,大力促進技術要素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和產業優勢。要通過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發揮我國的數據容量優勢、應用場景優勢和制度優勢,發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創造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要通過資本要素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資本推進其他要素資本化上的重要作用,通過資本賦能挖掘區域經濟新增長點,推動形成科技、產業與資本的良性循環。要穩步推進土地要素改革,通過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切實提高土地產出效率,提升城市土地的集約化水平。要通過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更好地發揮以高端勞動力為載體的智能資本作用,推進高端及專業勞動力集聚,加強人才的市場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注重各類要素市場之間的關聯性和融合性。與過去單一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思路不同,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更注重要素的集成改革,注重要素之間的相互融合發展,這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注重傳統要素和現代要素的融合。數據要素、技術要素具有顯著的乘數作用,可以放大勞動力等傳統要素在價值鏈流轉中的效應。同時數據、技術要素還具備其他傳統要素不具備的非排他性、非獨占性,可被多方共同使用。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重視數字、技術要素等現代要素對其他傳統要素的引領和賦能,借助現代要素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水平。二是,注重人的要素與物的要素的融合。技術要素、數據要素不同于其他常見的生產要素,其往往具有依附性,不具有“具象”形態,大多需要依附于特定研發組織或科技人才而存在。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重視人的要素與物的要素結合,強調人的要素在要素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強調附著在人的要素上的智能資本和知識的重要性,突出智能勞動及知識勞動對其他要素的支配作用,釋放高端人才創新潛力。三是,注重可流動要素與不可流動要素的融合。過去以土地為代表的不可流動要素在資源配置上占據重要地位,在新發展階段下,以數字、技術、知識為代表的可流動要素的主導作用更為突出,成為引領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更重視以人才、資本、技術、數字等可流動要素形成要素集聚效應,激活土地、生態、自然環境等不可流動要素價值潛力,形成綜合優勢。四是,重視存量要素與增量要素的融合。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不僅強調盤活存量要素的利用率,也強調激活增量要素的價值,要通過創新要素對傳統要素的賦能來提高存量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要素的產出價值,同時也要發揮傳統要素的基石作用,為創新要素更好發揮集成創新效應、推動社會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提供基礎。
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強調要形成市場化的要素估值定價標準。要素定價是要素市場化改革最難啃的骨頭,過往我國要素市場化改革在推動形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上,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針對土地、勞動力及資本要素經歷了從行政定價、約束性定價到半市場化定價的轉變,已初步形成市場化定價機制。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所包含的技術、數據要素在估值標準和定價機制上與傳統要素存在較大差異,傳統的估值定價方法難以全面有效衡量要素價值,如何進一步健全資本要素市場機制,通過資本市場體系推進技術、數據要素的資本化或證券化,探索多元合理的新要素定價標準并將此推廣成國際標準還面臨較大的挑戰。
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突出強調要素市場的整體性,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過去我國各地要素市場存在各類顯性或者隱性的行政壁壘,導致市場分割。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強調打破要素市場之間的區域壁壘和行政性壟斷。通過頂層設計,加強要素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促進各地區的市場體制和政策逐步統一,規范地方政府間的競爭秩序,重點治理地方政府不公平競爭行為,實現各種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自由流動,推動地方要素市場融入全國統一要素市場大局中。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強調打破城鄉市場分割,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機制,探索不同土地類型的合理轉換,推動土地要素在城鄉間有效流動。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逐步消除戶籍、土地、公共服務等制度阻礙,實現全國勞動力市場的自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