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罪刑法定

刑法旨在保護人們免受最嚴(yán)重的不法行為的侵害,同時還掌握著我們賦予政府的干預(yù)公民生活,甚至實施監(jiān)禁或死刑的最大權(quán)力。鑒于以上原因,有人認(rèn)為刑法的公平和有效尤為重要,且犯罪與防衛(wèi)的定義和責(zé)任與刑罰的原則應(yīng)當(dāng)由立法機關(guān)進行明確規(guī)定,即罪刑法定。

具體而言,刑法在施以刑罰威脅時應(yīng)當(dāng)事先向人們明確說明哪些行為是法律所禁止、要求或容忍的。當(dāng)違法行為發(fā)生時,應(yīng)當(dāng)對所有被告以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追究刑事責(zé)任和實施刑罰,這取決于違法者的行為和他的罪責(zé),而不是裁決案件的特定裁判者。[1]

基于上述所有原因,刑法嚴(yán)格遵循被稱為“合法性原則”的原則,該原則要求立法機關(guān)以明確精準(zhǔn)的方式確定并事先公布犯罪行為和責(zé)任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必須足夠明確具體,以確保其適用的統(tǒng)一性。

合法性原則本身并不是一項規(guī)則,而是一個總括性概念,這一概念囊括了一系列原則,例如憲法禁止模糊規(guī)則和事后法律,以對刑法中的模糊條款的解釋有利于被告——所謂的“嚴(yán)格解釋規(guī)則”或“寬大處理規(guī)則”。此外,現(xiàn)代美國刑法典明確廢除了大量的普通法犯罪(即法官創(chuàng)制的罪)并且只允許對立法機關(guān)規(guī)定的犯罪提起控訴。

合法性原則的作用是禁止刑事責(zé)任,即使是對于嚴(yán)重的不法行為,甚至行為人自己也認(rèn)為是犯罪的行為,如果該行為實際上未事先被正式定義為犯罪行為,就不應(yīng)追究刑事責(zé)任。因此,如果一個來訪的蘇聯(lián)人拍攝了軍事設(shè)施的照片并且相信這是犯罪行為,而這種行為沒有被明確定罪,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責(zé)任。類似地,如果火葬場經(jīng)營者沒有焚燒尸體而是把尸體扔進火葬場后面的樹林里,即使存在濫用尸體罪,如果該罪的定義沒有明確包含這一特定行為,也不能追究其刑事責(zé)任。[2]

盡管美國所有的司法管轄區(qū)都嚴(yán)格遵循合法性原則,但各州在如何積極遵守這一原則上存在差異。圖5展示了在美國司法管轄區(qū)發(fā)現(xiàn)的4種不同的路徑。

圖5

■ 完全法定

33個美國司法管轄區(qū)嚴(yán)格遵循著合法性原則。在這些司法管轄區(qū)內(nèi),要想對一項違法行為提起刑事控訴,立法機關(guān)必須事先正式且全面地以成文法將此種違法行為定罪。這些司法管轄區(qū)在圖5中以最深的陰影標(biāo)示,包括:亞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特拉華州、佐治亞州、夏威夷州、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內(nèi)布拉斯加州、內(nèi)華達州、新罕布什爾州、新澤西州、北達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荷馬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得克薩斯州、猶他州、威斯康星州和懷俄明州。[3]

■ 罪之法定并非意味著犯罪的所有要素必須以法典化的方式進行表達

在圖5中以中度陰影標(biāo)示的3個司法管轄區(qū),即印第安納州、弗吉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4]要求必須將犯罪成文法化,但不要求全面完整的成文法規(guī)范。例如,刑法典可以正式確立一項犯罪并規(guī)定最高刑罰,但其定義中的一項或多項要素可以由判例法規(guī)定。

■ 允許非法定的犯罪但限制刑罰

在圖5中以最淺陰影標(biāo)示的4個司法管轄區(qū),即哥倫比亞特區(qū)、佛羅里達州、愛達荷州和羅得島州中,[5]普通法犯罪也可以被起訴,這些罪行從未被立法機構(gòu)成文法化,但因為普通法的創(chuàng)設(shè)而存在。然而,雖然這些州的立法機關(guān)允許起訴普通法罪行,但它們對這些罪的法定量刑幅度施加了限制,如5年有期徒刑。

■ 允許非法定的犯罪

剩下的11個司法管轄區(qū)準(zhǔn)許對非制定法罪或普通法犯罪提起控訴,并且對其刑罰未施加任何明確的上限。這些州在圖5中以無陰影標(biāo)示,包括康涅狄格州、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密西西比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佛蒙特州和華盛頓州。[6]

■ 主流觀點的立法表述

如果要構(gòu)建一個反映所有美國司法管轄區(qū)在這個問題上的主流觀點的法定構(gòu)想,可能是如下表述:

第501條——所有犯罪由法律規(guī)定:

非由本法典或其他法規(guī)規(guī)定的犯罪或違法行為,均不構(gòu)成犯罪。[7]

■ 觀察與分析

基于合法性原則背后的重要理論依據(jù)——合理告知,提高適用的統(tǒng)一性,保留立法機關(guān)的定罪決定權(quán)[8]——人們可能會對后三組中的18個司法管轄區(qū)的做法感到疑惑,這些司法管轄區(qū)允許一些或大量在合法性原則上投機取巧的做法。期望公民查閱刑法以了解法律對他們的要求已經(jīng)很困難了,但認(rèn)為當(dāng)公民必須閱讀一系列普通法司法意見來確定刑法的要求時,就已經(jīng)向人們提供了合理告知就是近乎荒謬的。持有這種觀點基本上是放棄了刑法提供合理告知的想法。當(dāng)刑法還強制執(zhí)行“對法律的無知或錯誤理解不是借口”的傳統(tǒng)規(guī)則時,這種冷酷無情使得刑法有些虛偽。

人們可能會為這些合法性原則的投機取巧者申辯,理由是起草一部全面綜合的刑法典太難了。直到1962年這種論斷才有看似合理的可能,當(dāng)時美國法學(xué)會頒布了《模范刑法典》,證明了一個司法管轄區(qū)確實能夠很容易地以清晰、簡潔和連貫的方式將所有犯罪和責(zé)任規(guī)則法定化。更重要的是,這種現(xiàn)代法典編纂形式的有效性現(xiàn)在已經(jīng)多次得到證實,因為四分之三的州在20世紀(jì)60年代和70年代重新修訂了它們的刑法,或多或少地使用了《模范刑法典》的編纂方法。此外,過去幾十年來《模范刑法典》的起草工作取得了進一步的改善,[9]以致現(xiàn)在各司法管轄區(qū)(如果不是不負(fù)責(zé)任的話)還繼續(xù)容忍對未法典化的普通法犯罪的起訴就幾乎是令人費解的。

在20世紀(jì)60年代和70年代的《模范刑法典》修訂浪潮中,在合法性原則上的投機取巧的大部分是那些從未制定過現(xiàn)代刑法典的四分之一的州,這一事實可能有助于解釋這種持續(xù)存在的投機取巧現(xiàn)象。但是,如果人們關(guān)心追究刑事責(zé)任和實施刑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這些司法管轄區(qū)應(yīng)該通過制定一部現(xiàn)代刑法典加入20世紀(jì)的行列,使其停止對未法典化的普通法犯罪的容忍。

注釋

[1] Paul H.Robinson and Michael T.Cahill,Criminal Law,2nd ed.,§2.4.1(Wolters Kluwer 2012).

[2] 這與Ray Brent Marsh的情況類似。參見Paul H.Robinson and Michael T.Cahill,Law without Justice: Why Criminal Law Doesn't Give People What They Deserve,Chapter 5(Oxford 2006)。

[3] Ala.Code Ann.§13A-1-4;Alaska Stat.Ann.§11.81.220;Ariz.Rev.Stat.Ann.§13-103;Ark.Code Ann.§5-1-105;Cal.Penal Code §6;Colo.Rev.Stat.Ann.§18-1-104;Del.Code Ann.tit.11,§202;Ga.Code Ann.§16-1-4;Haw. Rev.Stat.Ann.§701-102;720 Ill.Comp.Stat.Ann.5/1-3;Iowa Code Ann.§701.2; Kan.Stat.Ann.§21-5103;Ky.Rev.Stat.Ann.§500.020;La.Stat.Ann.§14:7;Me.Rev.Stat.tit.17-A,§3;Minn.Stat.Ann.§609.015;Mo.Ann.Stat.§556.026;Mont.Code Ann.§45-1-104;Neb.Rev.Stat.Ann.§28-104;Nev.Rev.Stat.Ann.§193.050;N.H.Rev.Stat.Ann.§625:6;N.J.Stat.Ann.§2C:1-5;N.D.Cent. Code Ann.§12.1-02-01;Ohio Rev.Code Ann.§2901.03;Okla.Stat.Ann.tit.21,§2;Or.Rev.Stat.Ann.§161.505;18 Pa.Stat.a(chǎn)nd Cons.Stat.Ann.§107,S.D.Codified Laws §22-1-8;Tenn.Code Ann.§39-11-102;Tex.Penal Code Ann.§1.03;Utah Code Ann.§76-1-105;Wis.Stat.Ann.§939.10;Wyo.Stat.Ann.§6-1-102.

[4] State v.Berdetta,73 Ind.185(1880)(沒有普通法犯罪,但如果成文法沒有對公認(rèn)的犯罪作出定義,則以普通法上的定義為準(zhǔn));Va.Code Ann.§18.2-16(違反普通法的行為必須依成文法受到懲罰);W.Va.Code Ann.§61-11-3(違反普通法的行為必須依成文法受到懲罰)。

[5] D.C.Code Ann.§22-1807(普通法犯罪的刑罰不能超過五年有期徒刑);Fla.Stat.Ann.§775.02(普通法犯罪的刑罰不得超過500元罰金或12個月有期徒刑);Idaho Code Ann.§18-112,Idaho Code Ann.§18-113(普通法上的重罪不能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普通法上的輕罪不能判處六個月以上有期徒刑);11 R.I.Gen.Laws Ann.§11-1-1(普通法上的重罪不能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普通法上的輕罪不能判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6] Conn.Gen.Stat.Ann.§53a-4;Lutz v.State,167 Md.12(1934);Mass.Const.Pt.2,C.6,art.VI;Gruskin v.Fisher,405 Mich.51(1979)(法院可以決定是否保留普通法犯罪);Hemingway v.Scales,42 Miss.1(1868);N.M.Stat.Ann.§30-1-3;N.Y.Stat.Law §4;N.C.Gen.Stat.Ann.§14-1;S.C.Code Ann.§14-1-50;Vt.Stat.Ann.tit.1,§271;Wash.Rev.Code Ann.§9A.04.060。

[7] Paul H.Robinson et al.,The American Criminal Code: General Defenses,7 Journal of Legal Analysis 37,61(2015).

[8] 參見Paul H.Robinson and Michael T.Cahill,Criminal Law,2nd ed.,§2.4.2(Wolters Kluwer 2012)。

[9] 參見如Paul H.Robinson et al.,Report of the Delaware Recodification Project(April 2017)(two volumes);同參見Paul H.Robinson et al.,Final Report of the Kentucky Penal Code Revision Project(Commonwealth of Kentucky 2003)(two volumes);Paul H.Robinson et al.,Final Report of the Illinois Criminal Code Rewrite and Reform Commission(State of Illinois 2003)(two volumes);Paul H.Robinsonet al.,Final Report of the Maldives Penal Law & Sentencing Codification Project(Republic of Maldives 2006)(two volume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巴里| 姚安县| 许昌县| 芦山县| 峨边| 罗源县| 青川县| 黔西县| 吉木乃县| 徐水县| 普兰店市| 肇东市| 长宁区| 宜丰县| 彭泽县| 五寨县| 盈江县| 连城县| 平泉县| 清水县| 兴文县| 博兴县| 阳朔县| 义乌市| 体育| 保山市| 伊川县| 伽师县| 扶绥县| 漠河县| 廉江市| 河津市| 大英县| 安泽县| 丰城市| 贵阳市| 岳西县| 沂源县| 阳山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