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庭柱
- 家兄關云長
- 玄屾
- 2054字
- 2024-08-06 14:57:51
同去年相比,季良除了曬黑了些,整個人沒有太大變化。他身上穿著裋褐,頭戴黑色綸巾,聞聲之時,就已停下來話頭,轉身過來。
一看到下拜的關昭,但見聲音有些熟悉,其人臨近之后,才驚喜道:“竟是小郎當面!俺總算是找到你了!”
季良一禮后,二人就近敘舊。而張飛等人,站在一旁,倒沒有打斷。
待關昭看向隨行來的人后,季良一拍腦袋,忙介紹道:“去歲相別,我不是和關大兄,還有小郎說了嗎?我曾游歷至冀州安平,結識了幾位地方豪杰!文恒就是其一,今我特意過路安平,以請之同來相見劉君!”
此間表字“文恒”者,為關昭看去,闊面重顏,留著長須,身材高大。
季良介紹之時,其人已將手中長刀放在一旁,目露光芒,一禮道:“在下顏良,字文恒,安平國人也!小郎和關家兄長之事,我于河北亦有聽聞,今見小郎,果然是英武少年!”
顏良?!
還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
也是那位于白馬之圍中,為他兄長關羽,于萬軍之中斬首的倒霉蛋。
《三國志》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他去歲還在想,以大兄劉備而今的名望,連青州的張郃都來投效了,會不會冀州之地,有名有姓之人,亦會來此?
沒想到還真有顏良這般的冀州豪杰來了!
這等思緒落下,關昭目光從顏良的脖子處移開,忙回禮道:“顏君乃勇武之士,在我看來,有朝一日,必也會名揚天下!”
此言一落,關昭看向了顏良旁邊的又一大漢,莫非……
季良似乎知道了關昭所思,主動拉了過來,介紹道:“此乃伯美,同為安平人也!不過同文恒一樣,其實家鄉并不居此,而因蝗災,才不得已遷往冀州。伯美武藝超群,同文桓乃屬義兄弟,我之武力,亦非對手耳!”
大漢身長八尺,面目威嚴間,又顯露出猙獰之態,為季良時,其看向關昭一禮,聲音洪亮道:“安平人文丑,見過關小郎君!”
果然是文丑,長相上,同《三國演義》里描述的“面如獬豸”,倒有些相似。其性情看起來,有些孤傲冷淡,同顏良有些差別。
而于歷史上,文丑同死于官渡之戰,亂軍之間。
但面前二人能于漢末,被孔融稱為“勇冠三軍”,可見是實打實的勇將!
黃巾之亂在即,兩人和季良來投大兄劉備,對己方而言,自是意義重大。將來天下之爭,漢室興復,最重要的不是其他,正是人才和人口。
而今這般看去,自家大兄劉備,那是狠狠挖了袁紹的墻角……
此外,若是算上季良,又有張郃,可不是組成新的“四庭柱”?
關昭見面說了幾句之后,忙給旁邊的三兄張飛使了個眼色。
四兄弟之于平日相處,對于各自心思大致能猜到,而四弟之態度,張飛哪里會看不出,不論那河東的季良,余者二人也都不簡單?
實于方才的摩擦中,比劃了力氣,其就知道這幾人武藝之扎實。
見張飛主動靠了過來,借此間隙,關昭忙輕聲道:“三兄,季兄等人,都有虎將之姿,能力超群,不可怠慢……”
張飛看了眼三人,摸了摸下巴,大眼珠一轉,頷首道:“四弟放心,我這就去尋大兄!”
張飛急匆匆一走,前去西市方向尋找劉備,關昭春風滿面,姿態儒雅,笑著將三人一同請到旁邊的茶肆,并讓店主做了茶粥送來。
交談中,和季良說起了近一年發生之事,各有唏噓。
當得知關昭拜入大儒蔡邕門下,顏良和文丑二人,頓時坐直了身子,看向關昭目光又有變化!季良則是發自真心的高興,大聲夸贊之。
隨后,顏良撫須嘆道:“原來小郎竟是名儒高徒!”
此話落下,就見茶肆外面傳來了喧嘩聲,紛紛高呼“劉君”。
關昭將手中的茶水抿了一口,緩緩放下,起身向外道:“是我大兄來了!”
其余三人亦是起身,這邊還沒走出去,就見一相貌儒雅,雙手垂膝,頭戴高冠的男子,快步而至。
來人正是劉備!
得三弟張飛通報后,劉備知自家昭弟看人很準,而對于季良,二弟關羽同有夸贊,遂放下手頭事,忙奔赴而至。
同自家昭弟一頷首,看向季良、顏良、文丑三名大漢,眼睛頓時放光,他心中不由自主,復感嘆一聲:“都是豪杰也,乃天助我劉玄德,匡扶漢室乎?”
劉備的天生親和力,還有其中魅力,頓時撲面而來,忙是一禮道:“早知季君之名,今終得見,而以顏君和文君,當為普天之下的勇士!能來涿縣見我劉玄德,我喜不自勝!”
劉備寬厚有禮,同樣也有長者風采,連頭上的漆黑高冠,都有些歪斜,而面上滿是汗水,可見急切奔之。
季良、顏良、文丑見此一切,心有觸動,亦知道劉備當下于州郡的名望,忙深深一揖道:“見過劉君!”
劉備面帶笑容,一一扶起,道:“諸君不遠千里而至,甚是辛勞,且請往寒舍一敘……”
面對劉備的邀請,三人自然沒有異議。
同夜里,劉備準備宴席,而為季良,顏良,文丑三人接風洗塵,關昭,關羽、張飛,簡雍,含在張家莊園的張郃等,一同十幾人,皆處于此間,氛圍甚是歡快。
“飲勝!”
在劉備滿臉通紅,又拿起酒杯時,關昭也拿了起來,一飲而下,看到這一年多來,大兄劉備手下,猛銳之士越來越多,他心里也是高興。
可惜的是,劉備之起點到底是太低了,加上而今還沒有建立太大功業,故沒有多少世家子弟看得上。因此,手下尚缺少足夠的謀士之流。
關昭腦海里,浮現起了幾個人名,但他清楚,現在還不是向劉備舉薦之時。只有劉備仁義之名傳的更廣,擁有基業,且展露出能力和前途,才是說服其眾來效的時候!
而亂世將至,是危機,同樣是機遇,這一天,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