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來投
- 家兄關云長
- 玄屾
- 2073字
- 2024-08-05 23:49:46
蔡琰手中放下竹簡,聽完侍女敘述。
想到了幾月前,關小郎君送來的書信,又有相贈的一二首飾,更不論前番救命之恩,她心中不知為何輕松歡喜起來。
“我知道了,廚舍可已準備午食了?”
蔡琰如此問話時,不覺站起身來,但見少女之容貌,不僅傾國傾城,其中身高在此年齡,已近七尺,可謂之亭亭玉立。而襦裙處的束腰,更將之完美身姿展露出來。
為家中小娘子所問,早知小娘子對于關小郎君之關心,以及關小郎君平日之所贈諸等,內中情誼展露,彩兒忙道:“回女郎,廚舍正在做著呢!”
蔡琰思道:“那多準備些肉食之類,再有一些瓜果之類……”
蔡琰一下子說了很多,彩兒聽去之后,忙應了下來,不過在轉身離開時,以自家小娘子的寬厚溫柔,彩兒忍不住道:“女郎準備的這些,莫不是那關小郎君喜歡吃的?”
見小娘子美眸看來,彩兒吐了吐舌頭,忙去往準備,心里不覺想到:這關小郎君還真是好運氣,遇到體貼之女郎,竟也為之準備一些午食。
侍女離開,蔡琰玉容恢復了正常之色,但沒有繼續待在花香陣陣的園子里,而是回到了閨房之內。
蔡琰的閨房,非常整潔,除了床榻帷幔,還有桌案,以及一把古琴。此琴同蔡邕的琴有些不同,乃是于雒陽時,蔡邕花費巨資為女兒所買。去歲往涿郡路上,關昭就時常聽到蔡琰以此琴為之彈唱。此外還有梳妝臺,上放置著銅鏡,緊鄰之所,則是書案。
書案上,正有蔡琰早上才書寫的秀氣小字。旁邊的書架上,則擺滿了書籍,多是她親自抄錄,里面空著一些位置,恰是前番讓侍女交給師兄阮瑀,然后送給關昭研讀。
她打開了下方柜子里的抽屜,從中拿出了一塊錦帛,正是前次關昭所書。里面還放著幾個首飾,亦是關昭幾日前從遼東歸來,讓阮瑀轉交的。
在重新拿出書信,看了眼上面所書后,又聯系到這兩日里,父親常說州郡形勢,蔡琰原本有些喜悅的心情,不覺沖淡了些:“關郎言之,亂世將至,這天下還會好嗎?”
蔡琰不僅人美才高,或因父親蔡邕影響,自小也懷揣著對大漢天下的擔憂。時隔多月。再看關昭那封信,于無形之內,似乎早有預測。
午間,關昭為先生蔡邕留下,一道吃著午飯,但見其中菜肴諸等,最合乎胃口,遂以多吃了幾碗飯食。不過,有蔡邕當面,就是吃飯過程中,以之先拿起筷子之后,講究“食不語,寢不言”,且也需要小口吞咽。
待吃完飯后,蔡邕對于他這個新弟子,顯得格外認真,又專注講解起了經文。
關昭過目不忘,死記硬背,加上后世的見識,故以所思“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讓蔡邕越看越是滿意。
真要說起來,蔡邕盡管嚴厲,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老師,所講解之處,大有深意,又通俗易懂。若是天下太平,關昭其實很喜歡緊跟著這樣的大儒,一直學習知識!
接下來足足五個月時間,因關昭大多數時間,要跟隨蔡邕進學,劉備遂將莊園的護從之事,全數交給了張郃負責。并按照關昭建議,開始于張家莊園內,儲備了一批糧食,以防范饑荒蔓延到了涿郡。
此外,往遼東的商貿護衛,還有一應交易都走上了正軌。冀、青兩州的大商,一傳十,十傳百,紛紛找劉備合作。
一時,經過幾多周轉,劉備手上已經積攢了不少錢資,對比去歲今日,那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
當然了,于情理之外,又在關昭的預料之中,公孫瓚并沒有如想象中,為朝廷升遷,成為涿縣令,而是繼續處于遼東屬國長史位子上,掌郡丞及郡國都尉之職事。并借防備胡人的名義,得了朝廷認可,于遼東招攬人手,組建一支防備騎兵。
或許,從那日的交談之后,他已經提前將公孫瓚心里的“猛虎”放了出來,未來的幽州局勢,會不會因此而變,連他也不知道……
到了七月二十二日,夏日的炎熱,漸漸散去,天氣逐漸轉涼。
今日蔡邕有約,關昭一大早同師兄阮瑀交流完,蹭了午飯,就回到了市樓,準備幫著劉備處理一些文書。
市樓之內,眾吏員們,早對監市掾劉君的這位義弟熟悉,只是關昭剛打完招呼,來到二樓的書案處,就聽到三兄張飛大嗓門響起。
“我家四弟可在里面?”
“回張君!關小郎也是剛來!”
“如此甚好!”
張飛順著木制臺階,往上走來時,關昭放下剛剛攤開的文書,忙去相迎,“三兄!”
一見到關昭,張飛不由分說拽著自家四弟的胳膊就往外走,邊走邊道:“四弟可是認得一個叫季良之人,那好漢到了市井,尋人就問,言之同四弟乃是同鄉。我見之魁梧不凡,當是好漢,比劃了下拳腳,還真能抵得住我的一擊。我又問詢了一些,竟知道四弟和二兄的詳細之況……”
關昭一聽“季良”之名,原本懸著的心頓時放下,去歲時,曾并肩作戰的河東男兒,終是信守諾言,一道尋來了涿郡。
以季良勇武,加入劉備手下,自是如虎添翼。
而自家三兄所言“比劃”,只怕兩人都是暴脾氣,當眾打了一架!
關昭見張飛完好無損,又想到季良展露之武藝,略松了一口氣,解釋道:“三兄所言正是,此間季兄,正是我和兄長同鄉,去年同我等一道殺了那狗宦官之人!”
張飛拉著關昭,剛走出市樓,聞言一頓,瞪大了眼道:“原來是這般好漢!幸而我今日巡視市井,否則差點錯過,四弟速同我去見!”
走了約莫半刻鐘,來到市場邊緣處,見幾名大漢正站在一起說著話。
不等三兄張飛指過去,關昭瞬息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可不正是季良?
而在季良一旁,一名手持長柄大刀的壯漢,同樣引入注目。
距離只有十幾步時,關昭當先喊了一聲,并就近一禮道:“季兄許久不見,昭甚是想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