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握在手里的才是權
- 攝政大明,從淳安書吏開始
- 小劉大王
- 2328字
- 2024-07-12 08:00:00
自古吏治之害,可謂是罄竹難書,嘉靖朝尤為恐怖。
在此之前,田三六雖有讀史的習慣,知道吏治對百姓們的危害猶勝貪官。
貪官刮財,胥吏可是敲骨吸髓。
貪官刮財,貪婪點的一年也不過三五次。
胥吏敲骨吸髓,卻是從早到晚、挖空心思、見縫插針、樂此不疲。
可只有真的到了這個朝代,親身體會其中,方才知道史書上記載的胥吏之害究竟對百姓造成多大的傷害。
朝穿青衣而入,暮各持金而回,說的便是胥吏們的斂財之能。
嘉靖朝更為恐怖的原因是擴編了!
在這之前,胥吏都是有名額限制的,可到了嘉靖年間,突然掀起了一陣擴編熱潮,各地胥吏人數陡增。
淳安便是如此,現在府衙里在編的胥吏名額就有一百多個。
原來邢房的書辦只有三個名額,現在卻是九個。
趙班頭的爹,老趙當班頭時,手下不過十幾個多個狗腿子,現在已經四十多了,是淳安縣衙各部門中人數最多的。
其次便是牢房里王牢頭,手下二三十號人。
因此淳安的牢房自打前幾年以來,一直人滿為患。
以至于衙門口示眾的囚犯不得不三班倒,聽了讓人發笑卻又毛骨悚然。
田三六早就動了裁吏的心思,可現在還不是時候,自己也沒有那個能力。
非得海瑞來了才行。
但在海瑞來之前,他要打一些基礎,順便借著昨日之事造成的影響鞏固下自己的權力。
沉著半響,在眾人神色各異的眼神中點頭:“官話上是這樣。”
趙班頭長出一口氣,喜笑顏開,感慨小老爺不愧是二老爺一手調教出來的,年紀不大,家學淵源,這套衙門里的話如此熟稔。
百姓代表們則心驚擔顫起來,齊大柱急道:“小老爺!您昨日里可不是這么說的!”
昨天田地里的事,包括田三六在總督府衙門的經歷,整個淳安都傳遍了。
總督府的大官送了他一個裕王爺贈的玉佩更是人盡皆知。
若非如此,這群人也不會下定決心,前來衙門商議改稻為桑的事。
田三六一擺手:“諸位不來尋家父,家父也會讓我來尋諸位。”
說完掃視一圈,趙班頭下意識低頭斂笑。
田三六方才開口:“既然父老們今日來衙門,我便代家父把事說了。一來盡快推進改稻為桑,避免昨日那種事再發生,家父也好在堂尊和府臺大人那兒交差。”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田三六:“二來家父常說,為官一任,雖是縣丞,也應上輔堂尊,下安百姓,如今堂尊任期將至,作為佐貳官,應為堂尊著想,在淳安留下更多善政,待上調之時,萬民相送更是一件美談。”
沒人接話,連趙班頭都把頭低的沉。
淳安知縣是什么鳥樣子,他們能不清楚?
在淳安這三年半里,吸完百姓吸胥吏,那是一口湯都不愿意給別人喝的主。
齊大柱更是氣的悶哼一聲,差點活活把自己憋死。
田三六則假裝看不到,說完官話后,直接圖窮匕見:“家父有此心,當兒子自該分憂。府衙破舊,縣中道路一到雨天更是泥濘。因此我想與各位打個商量,這增收的五成里,大家伙拿出三成來,統一由里老們統籌使用。”
“這...”眾人互相對視,全都明白,什么修路修府衙,只不過是官話。
田三六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交三成的錢財給衙門。
這些錢財不是稅,而是百姓們主動捐贈,先交給里老,再由里老們交給衙門。
趙班頭聽到這話,再次喜笑顏開,看向田三六愈發佩服,不愧是讀過書的人,花花腸子就是多!
今天一早,他還和三班六房的相熟訴苦,昨日府臺連王命旗牌都抬出來了,再向刮錢可就難了。
誰成想,小老爺馬上就給他來了個大驚喜。
就算有府臺昨日的話,這些被縣衙胥吏們常年欺壓的百姓代表們也從沒想過,衙門里的人會眼睜睜看著他們把多出來的五成收入囊中。
三成...倒也不多,至少還給他們留了兩成。
而且這兩成是真的能落入自己手中的。
田三六看向趙班頭:“五老爺,您覺得可以么?”
趙班頭現在除了田三六讓他去死不能答應外,其他事不敢不應,更不要說這等斂財的好事,拍著胸脯:“自然沒問題,全以小老爺作主!”
田三六:“還是把謝主簿和孫典史也叫來,一同參詳為好。”
趙班頭站起身:“不用,小老爺的話便是二老爺的話,二老爺的話他們豈敢不聽?”
田三六點了點頭,看向齊大柱,齊大柱被他瞧的發毛,木然問道:“小,小老爺,只要這三成,那其他的呢?當真也不收?”
民不與官斗,齊大柱再橫,在這個府衙中,面對把自己從鬼門關撈出來的田三六,也只有服從的份。
“其他的該如何便如何。”田三六馬上回答。
齊大柱等人面色又陰沉起來,他們來此,一是為了改稻為桑的事,二就是為了懇求田三六這位在省里都能說上話,又一心為民的小老爺能夠稍微減一減一些雜稅。
可誰能想到,小老爺刮起錢來,下手是真的狠。
而且手段高超,雖毫無任何遮掩,卻讓人找不出任何話柄。
田三六不看眾人臉色,問趙班頭:“五老爺你說呢?”
趙班頭嘴都快笑歪了:“小老爺說了算,我等全都以小老爺為主。”更是表忠心:“府衙里若是誰敢不從,全交給小的便是。”
無恥啊!
代表們看的滿心怒氣,一個三十多的五老爺當著眾人的面恬不知恥對一個十六七的書辦自稱小的。
卻也是心生畏懼,不想這小小書辦在縣衙里已是一手遮天。
田三六依舊不在乎眾人的表情:“當然,若是諸位愿意捐助四成,我可代父親作主,日后府衙一切事務,全都公事公辦。”
四成!
幾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馬上炸了,剛要站起來發怒,被里老拉住。
連趙班頭都感覺田三六在這風口浪尖上刮的有些過分了。
里老顫顫巍巍問道:“不知小老爺說的公事公辦是什么意思?”
田三六氣定若閑:“公事公辦的意思是,日后府衙里馬夫、門子、庫夫、禁子、防夫、纖夫、傘夫、吹手包括皂班的力役,該是誰家是誰家,僉派時也按大明律施行。多田者多派,少田者少派。”
說著拿出一張紙來:“行柱定參也按規矩來,先來后到,依次排隊。十月繳納糧稅的時節,解戶到役的名單全部公示。糧稅取消勒折,號草按市價采購...”
趙班頭越聽心越驚,這些全都是府衙胥吏們能靠著手中權力光明正大搜刮百姓錢財的法子,若都公事公辦了,豈不毫無油水了?
百姓代表則越聽眼睛越亮。
他們只是想著能讓這位威望正盛的小老爺可以減一減雜稅,沒想到他居然要從根子上整治淳安這群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