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能泄洪!
- 攝政大明,從淳安書吏開始
- 小劉大王
- 2820字
- 2024-07-17 18:00:00
胡亮幾乎是吼出來應是。
百姓們見此,怒氣瞬間平息,一雙雙眼睛看向握著佩劍的田三六充滿了信任。
胡宗憲倍感意外,以為是錯覺。
在淳安百姓們的眼里,自己這個浙直總督的威信似乎還不如這小小的書辦。
只可惜他沒有時間細細分辨,戚繼光和譚綸火急火燎的趕了上來。
倆人見到淳安大堤完好無損,先是意外,隨后長出一口氣,滿臉慶幸和驚喜。
尤其是譚綸,得知護住河堤的竟是自己這個學生,情難自禁,只能拍了泥人般的田三六連說幾個好。
“既然部堂大人有令,你便去將那奸賊抓來吧。”慶幸和驚喜后,八個縣的決口壓在譚綸心頭,難掩心中氣憤:“他還未定罪,只是疑犯,莫要做什么過激之事。”
田三六恭敬點頭,問道:“老師,不知接下來你們打算怎么處理其他八個縣的決口?若是堵不上,會不會泄洪?”
此言一出,譚綸看向胡宗憲。
所有人都知道,田三六這話雖是問譚綸,其實是沖著胡宗憲去的。
來的路上,譚綸就已經和戚繼光商議過這事。
都是官場沉浮多年的文武官員,治水也都有經驗,如果真的無法收拾,也只有泄洪這一條法子。
“去建德縣的大堤!”胡宗憲沒有直接回答,翻身上馬,順著大堤向著建德縣方向而去。
要不要泄洪,還得看了情況再說。
一行人上馬飛奔,還沒到建德縣大堤,就聽到哭聲震天,夾雜著滔滔江水的怒吼。
所有人的臉色都沉了下來。
“你們知縣呢!”戚繼光一馬當先,走到大堤旁看著百姓們厲聲問道。
饒是他這個帶兵的人,見慣了血雨腥風,可還是被眼前的場景嚇住了:
閘門兩側決口已有六尺來寬,江中的洪水像是千軍萬馬奔騰般呼嘯著往兩道決口里沖擠,兩道洪流猶如脫韁的水龍沖過決口,裹挾著碎石樹枝撲向大堤下方的農田。
黑暗之中,入眼處,水光一片,大堤下方的所有田地已然全部都淹了。
水位還在漲!即便此刻雨已經停了,但上游千山萬壑的山洪卻滔滔不絕的涌入新安江里。
加之淳安的大堤完好無損,少了最重要的一處泄洪口,水全都沖入其他八縣,尤以距離淳安最近的建德最嚴重。
整個建德大堤上下,猶如人間煉獄一般,甚至還有絕望的百姓喪失了理智,撲進水里,想要堵住洪水,一個水卷,人就消失不見了。
“我們堂尊不在...”一個身穿八品縣丞服飾的官員上前答話,黑暗中瞧不清人,聲音有些怒氣:“你是何人?”
啪,迎面一鞭子抽在臉上:“我是胡宗憲!”
嚇的建德官吏們齊刷刷跪下,胡宗憲不去理他們:“快!攔住百姓!”
身后千名士兵上前,將堤邊的百姓拉下大堤。
“準備下包!”戚繼光沒有任何遲疑,馬上下令。
建德的官吏雖然群龍無首,卻也弄來了沙包,一排排壘成墻的沙包被士兵們扔入水中。
扔一個消失一個,扔十個消失十個,洪水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只能泄洪了!建德堵不住,其他七個更堵不住...”譚綸走到胡宗憲身邊:“淹一個縣,總比淹八個縣強,到時候賑災的糧食也好籌備些。”
胡宗憲沉聲:“對建德的百姓不好交代啊!”
戚繼光厲聲下令:“結成人墻!跳下去!再推沙包!”
譚綸則急起來:“先盡人事,元敬準備讓士兵們組成人墻跳下去堵一次。能堵上...”
“堵不上的!”一個高亢的聲音傳來,正是田三六,他看著譚綸:“老師,那些人造的孽,為何賠上官兵們的性命?”
譚綸看著自己的學生:“你懂什么...”
田三六絲毫沒有給他面子,自己拜師從來只是借勢,以前是,現在是,以后也是。
日后就算嚴嵩收他當學生,他也會欣然同意。
可如果有倒嚴的機會,他也絕不手軟。
這就叫“清茶供汝飲,白刃不相饒。”,乃是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留給后代子孫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師是想說,若是能堵住,便讓人去堵其他七個縣的決口。若是堵不住也給百姓們一個交代?”田三六看著他,又看著胡宗憲,指著滔滔江水:“兩位大人,就算整個大堤上所有人都跳下去,也堵不住。如果你們覺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田三六第一個跳下去去堵!”
譚綸沉默了,他豈能不知堵不住?
他看向已經組成人墻,準備隨時下水的士兵們,眼眶濕潤:“這些都是前線與倭寇作戰的好兒郎,難道你們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跳下去?”
“百姓們要什么交代?百姓們要的誅殺元兇,百姓們要的是活路,不是要這些為國為民的好兒郎們替那些賊人賠上自己的性命!”
戚繼光也動容了,雖說要愛民如子,用兵如泥,可他又如何舍得自己帶出來的兵去做十死無生,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成功的事?
“若是直接泄洪,建德百姓那兒怎么交代?”譚綸看著田三六,卻沒有任何怒氣,反而甚是欣慰。
自己被官場磨光了銳氣,很多事只敢想不敢做,可眼前這個十六七的少年,自己的學生卻棱角分明,敢于為民請命。
胡宗憲這位浙直總督也沉默下來,被眼前這個泥人小吏的氣勢所壓制。
田三六依舊在借勢,但他這次借的是天地正氣,人間大勢。
正如日后海瑞以區區戶部主事的身份孤身赴死上奏罵嘉靖一般,他一身正氣,拳拳為國為民之心,說出了所有人想說都不敢說的話,做出了所有人想做都不敢做的事。
即便是嘉靖這個大明獨夫,也不敢殺他。
滿朝官員誰也不敢小覷他,更是把他奉為大明神劍。
“交代不了,那就不泄洪!”田三六毫不遲疑,馬上回答。
譚綸:“不泄洪,淹了八個縣,你是要幫著他們兼并百姓的土地么?”
“淹八個縣,各縣頂多淹一片,便是死人也有數。可淹一個縣,那就是連山都得淹了,死的百姓便無數了!”
田三六毫不退讓,更是看著胡宗憲一字一頓的說道:“胡部堂,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啊!”
嗡,宛如一道炸雷在耳邊炸響,胡宗憲三人全都呆住。
田三六高聲:“淳安沒有淹,淳安還有糧,淳安所有的糧倉現在都是滿的!幾位大人應該都知道!若是三位大人擔心賑災糧食的問題,我可以保證,淳安的糧可以全部拿出來賑災,就算不足以支撐八個縣的災民,也能拖到朝廷的賑災糧來。其他八個縣的災民,也可以來淳安安置!”
他說完,唰的一聲抽出胡宗憲給的劍:“我田三六雖不是軍人,卻也愿意立下軍令狀,若做不到,便死在這把劍下!”
閃電劃過,照亮了周圍,胡宗憲三人看到一張毅然決然的臉,雙眼透著無比堅定的目光看著他們。
恍惚間,胡宗憲明白過來,為何之前在淳安大堤上,他會產生眼前這個泥人小吏竟比他這個封疆大吏更有威信的錯覺。
那不是錯覺,而是事實。
這樣一個能為民請命的拼命少年郎,百姓們如何不信任。
“把沙包全部推下去,人墻該下的還要下!”
胡宗憲目光堅定起來,視線從田三六的身上挪到決口處:“當兵抗倭是為國為民。抗災堵水,也是為國為民!”
見田三六面露急色,胡宗憲方才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向他:“田書辦,便按你說的去做。這洪不泄了。”
“部堂...”譚綸著急,被胡宗憲打斷:“百姓要罵娘,便罵我胡宗憲的娘。朝廷要罷官,便罷我胡宗憲的官。老家里那些給我立了牌坊的鄉親們要推了牌坊,也讓他們推去吧。”
他一瞬間蒼老了很多:“你這個學生說的沒錯,淳安沒有受災,還有糧,淹了八個縣,還救的過來。他們想趁機兼并土地,還有我們撐著。若只淹建德,這幾十萬百姓,會死多少人?”
譚綸不說話了。
胡宗憲看著田三六:“天快亮了,你去杭州拿人去吧,給淳安百姓們一個交代。”
田三六收劍回鞘,鄭重點頭,別了譚綸和戚繼光,向著杭州方向而來。
胡宗憲看著消失在黑暗中的田三六,向譚綸說道:“譚子理,你收了你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