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出京北上
- 重生傀儡皇帝?先教妖后做人!
- 竹杖翁
- 2039字
- 2024-07-09 20:20:40
潘瓏拗不過趙鈞,同時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輕。
聽到趙鈞的這番叮囑,潘瓏點頭答應道:“陛下盡管放心,臣絕不會辜負陛下厚望!”
“嗯,一定要小心朝中的那些文臣,他們才是最可能倒戈的存在……”
對于朝中的那群文臣,趙鈞始終懷有警惕。
就在他們與唐至道撕破臉皮,緊接著開始哄抬京城糧價之后,趙鈞就已經(jīng)對這群文臣生出了殺心。
這群人非但不將百姓放在心上,而且還處處想著要給朝廷使絆子。
如果任由這群人再這么繼續(xù)折騰下去的話,恐怕這個朝廷不死于外患,也將死于內憂。
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里。
唐至道和潘瓏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看好這群文臣,同時揣測他們的心思。
如果發(fā)現(xiàn)有誰生出反心的話,到時解決了邊關的問題,趙鈞就要轉過頭來對付他們了。
所有事情全都交代完畢以后,趙鈞又命人給在秦家守孝的秦璐帶去消息,讓她和秦玉蘭這段時間就住在秦家,不要再回皇宮。
隨著趙鈞與秦璐的關系愈發(fā)密切。
秦璐的性格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樣固執(zhí)。
畢竟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懷上了趙鈞的孩子,而秦家如今已經(jīng)是風雨飄搖,她也需要趙鈞的支持才行。
再將所有事情全部安排完畢以后,趙鈞點齊手下兵馬,決定于次日清晨出京。
他這次出京并未帶領太多的人手,只帶了由他之前訓練出來的那一百名名士兵。
大楚如今雖然國力衰頹,不再像是當初建國時那般強盛。
可是大楚現(xiàn)在卻仍是雄踞中原的一大強國。
地方安定,百姓富足,所以即便只帶領百名士兵跟隨,趙鈞也不必擔心路上會遇到什么危險。
可就在他帶領手下人馬抵達城門前的時候,他突然發(fā)現(xiàn)門前竟然有一輛馬車在此等候。
要知道現(xiàn)在不過剛剛寅時,要等城門打開,起碼還要再等兩個時辰的時間。
而且這馬車做工華貴,絲毫不像是尋常人家能夠用得起的。
趙鈞心中起疑,派人前去詢問。
這才發(fā)現(xiàn)這馬車上坐著的竟然是劉家大小姐劉玉蘭!
原來趙鈞雖然并沒有將自己要離開京城的消息告知給劉玉蘭,但劉玉蘭卻還是從戶部得到消息,知道趙鈞準備前往北方。
自從上次在宮中的一夜相處,劉玉蘭便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逐漸喜歡上了這位殺伐果斷,行事果決的皇帝陛下。
為了能夠得到更多與對方相處的機會,劉玉蘭將家中一切大小生意全都交給了兄長。
而她則是帶著那幾份礦場地契,在城門口一直等待著與趙鈞匯合。
趙鈞已經(jīng)提前命人等在此處,只為給自己打開城門。
而在得知此事之后,趙鈞便將劉玉蘭請到了自己的車上。
“劉小姐,你說你是要隨朕一同前往北方,監(jiān)督礦場開礦?”
劉玉蘭知道趙鈞這次是為了出征北伐。
絕對不會將自己一個女流之輩帶在身邊。
為了說服趙鈞改變心意,她這才想出了這個十分荒誕的說辭。
劉玉蘭瞪著眼睛,滿臉真誠的點頭說道:“沒錯,陛下不是要玉蘭親自派人開采礦產(chǎn)嗎?玉蘭這次前往北方為的就是監(jiān)督這幾處礦脈能夠順利開采,防止有人里通外國!”
聞聽此言,趙鈞不禁無奈笑道:“朕雖然叮囑你親力親為,但你也不必做到這種程度。”
“你們劉家經(jīng)營了這么多年的生意,想來下屬應該有許多信得過的掌柜。”
“這種事情你只需要交給下面的掌柜去做便可以,而你則需要留在京城居中調度。”
“你之前不是還說你爹臨終之前對你兄長并不放心嗎?”
“你現(xiàn)在將偌大的家業(yè)全都拋給了兄長,難道你就不擔心他會搞砸你們劉家的生意?”
劉玉蘭聞言搖頭道:“不擔心,反正我爹臨終之前已經(jīng)將家族中的所有生意全都交給大哥打理。”
“再加上京城這邊還有幾位老掌柜可以從中協(xié)調。”
“所以生意上的事情壓根不需要我來操心。”
“如果陛下方便帶上玉蘭的話,那玉蘭就跟在陛下的身邊,這一路上也能仰仗陛下照應。”
“如果陛下實在不方便帶上美玉蘭的話,那玉蘭便獨自上路,肯定不拖陛下的后腿!”
劉玉蘭這話說的十分真摯,說話的時候那一雙如葡萄般明亮的大眼一直緊盯著趙鈞。
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兩人現(xiàn)在還是盟友的關系。
聽到劉玉蘭的這番說辭,趙鈞就算有心想要拒絕對方,此時也張不開這個嘴。
雖說如今的大楚境內的確是國泰民安。
可萬一真在路上遇到剪徑的毛賊,僅憑劉玉蘭一人,又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最終無奈之下,趙鈞只能將劉玉蘭帶在身邊。
這一百名士兵護送這兩輛馬車,一路出京直朝北方而去,預示著來自大楚的反擊即將開始。
反觀北遼,此時則是亂成了一鍋粥。
雖然他們才是主動的一方。
可是現(xiàn)在北遼朝中卻仍舊存在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主戰(zhàn)派認為他們應該借著這個機會直接侵吞兩界關。
若是此次能夠成功的話,那他們放馬中原的夢想就有機會實現(xiàn)。
主戰(zhàn)派的這群大臣全都是好戰(zhàn)分子。
他們認為自己不應該被困守于這片荒蠻的草原之上,他們理應占據(jù)更為優(yōu)渥的土地。并讓那些世代之之耕種的百姓成為他們的奴隸,永生永世為他們服務。
至于另一個派系則認為他們應該調養(yǎng)生息,不應該繼續(xù)對大楚發(fā)動戰(zhàn)爭。
畢竟之前的幾場戰(zhàn)爭幾乎已經(jīng)耗盡了北遼的底蘊。
雖然他們成功從大楚手中掠奪來了大片的土地。
可是他們卻也因為接連不斷的戰(zhàn)爭損耗掉了整整一代人。
如今北遼的壯年男性已經(jīng)不再像當年發(fā)動戰(zhàn)爭時那么多。
現(xiàn)在的北遼正處于人口青黃不接的時候,如果在此時挑起戰(zhàn)爭的話,他們很可能要面臨更大的損失。
朝臣眾說紛紜,在朝堂上亂成了一鍋粥。
突斡圖懷抱著他的寵妃,用手猛的一拍龍椅扶手:“都別吵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