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朕是折騰,但沒亡國啊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069字
- 2024-08-30 20:06:17
劉協的一番獨白,瞬間將眾人干沉默了。
原本想要看老劉家笑話的眾人,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全都楞在原地。
朱元璋:朕說句公道話,大漢王朝的滅亡,基本上跟漢獻帝沒有任何關系。
李世民:亡國之君也是分類的,有的家伙主動折騰亡國,這是最禍國殃民的,屬于第一類的敗家檔。
楊廣:李野雞,逮著機會就知道陰陽老子。
朱元璋:第二類亡國君,國勢到了這位君主之時,已經江河日下,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挽救國家之頹勢,因此亡國。
皇太極:你老朱家的亡國之君,國勢衰微,還使勁折騰,不知道屬于哪一類。
趙匡胤:第三類亡國君,對于國家滅亡無責任,然而也什么都不做。
忽必烈:老趙家某些選手,還不如這第三類亡國之君。
劉秀:這第四類亡國君,應該就是我老劉家的。對于國家滅亡無責任,卻仍舊為了國家不亡而盡力。
康熙:其實還有第五類,本來就遇到國力下行的情況,還瞎折騰導致亡國。
嬴政:朕要聽老劉家的敗家故事,你們這群蹭熱度的,哪涼快哪待著去。
劉邦:朕就想知道咱老劉家的末代皇帝,是不是被曹阿瞞家的兔崽子給宰了。
曹丕:朕可沒殺漢獻帝,還給他封了一個山陽公,他死后我曹魏以天子禮儀下葬。
劉邦:那為啥我老劉家的大寶備說,小協協死于曹家人之手。
司馬懿:你敢信嗎?劉備其實死在劉協前邊。
司馬炎:劉備說曹操害死了獻帝劉協,實際上人家活的好好的,不但熬死了曹操,甚至熬死了曹丕,乃至熬死了劉備。
劉徹:司馬家什么時候和曹家站一邊了?
曹丕:實話實說而已,漢獻帝禪讓退位后懸壺濟世去了。
楊堅:老劉家,這回司馬家和老曹家沒說謊,漢獻帝確實善終了。
劉邦:小協協和阿斗都能善終,朕總算可以安心了,朕這一輩子再無遺憾。
劉秀:彈幕上有個亡國之君榜單,劉協評價最高,總算有一次眾帝王和彈幕評價高度統一。
朱元璋:歷代亡國之君,無論從個人能力還是盡職盡責的程度,劉協是最無可非議的。
李世民:劉協在位時,也曾做出過努力,第一次衣帶詔,雖失敗,卻在天下大造輿論,讓曹操背上了漢賊的名聲。
李治:第二次伏氏父女的政變,更像是劉協不甘于被篡位而做出的最后一搏。
趙匡胤:劉協所面對的曹操,是天下十三州擁有九州的最強諸侯,手握重兵四十余萬。
而劉協可用之將領不過數人,所轄之兵不滿萬,實在是無能為力。
劉徹:這樣的人不該上敗家榜,朕決定,大漢的敗家榜,還是由朕來上。
弘歷:說到亡國之君,朕倒是想起一個人。
楊廣:大清贅婿不會是想夸自己吧。
弘歷:反正不是夸你廣大帝。
大多數人不知道金哀宗,歷代亡國之君里,金哀宗應該是最冤,也是做的最好的。
他以河南和半個陜西扛了蒙古那么多年,最后無力回天自殺殉國。
忽必烈:外國皇帝不進入排名,貌似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未上過榜。
楊廣:論亡國君,高貴鄉公比獻帝要強吧。
想起來了,這哥們貌似不是亡國之君。
朱元璋:曹髦這個沒得黑,用自己的死給司馬家永久的背負一個罵名。晉朝幾乎是評價最低的漢人王朝。
元修:亡國之君評分最高必然我攸哥啊。因為他的努力把爾朱間接搞沒了,大魏又續了不少年。
劉裕:朕覺得最猛的還是曹髦,直接讓晉朝以孝治天下。
宇文邕:這倆哥們貌似都不是亡國之君。
李隆基:元子攸反殺成功了,但是歷史評價似乎并沒比劉協高。
楊廣:反殺了一半,又被反殺了,你管這叫成功嗎?
劉裕:劉協囊死曹操,大概就拿了元子攸劇本,還是無解。
司馬炎:東漢小皇帝除權臣幾乎成必修課了,劉協沒考及格那是卷子太難了。
趙匡胤:說到傀儡皇帝,朕突然想起大唐的某位帝王。
李隆基:應該不是在陰陽老子吧。
趙光義:唐昭宗這個大殺四方的半傀儡。權臣多被昭宗玩死,唯有朱溫成功。
劉徹:趙大這記性太差了,早點爆出來,大唐敗家子那一期,咱也不至于光盯著李三郎往死里懟。
李隆基:今天是大漢王朝的場子,諸位還是繼續說回漢獻帝吧。
李世民:劉協也是實在沒辦法,死了何進來個董卓,死了董卓來了李榷郭汜,就算殺了曹操,那又會有個張三李四。
曹操:為何討論來討論去,大伙都希望漢獻帝殺了孤?
孤也沒辦法,孤到了那個地步,已經不是孤一個人的事情了。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楊廣:眼看著話題又要偏到曹阿瞞,朕友情提示一下,今日上榜的可是漢武大帝劉彘。
李隆基:對呀,劉小豬這個敗家玩意,朕終于找到機會報仇了。
劉徹:朕一沒整出安史之亂,二沒被太子奪去皇位,豈是你區區李三郎能碰瓷的?
李世民:大漢王朝幾代人的家底都被你揮霍的一干二凈,這還不夠敗家?
弘歷:朕記得哪個王八蛋說朕吸血鬼,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來著。
你堂堂大漢天子,通過算緡、吿緡和均輸平準斂財,剝削民眾,不也是個吸血鬼?
劉徹:大清贅婿,咱倆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
趙匡胤: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漢武大帝的福報,不比大清贅婿好到哪里去。
朱棣:雄才大略是你,刻薄寡恩也是你。
版圖擴張是真,戶籍減半也是真。
朱元璋:巫蠱之禍,從高層禍及到平民,數萬人因此而死,數十萬人被牽連。
前明后昏的劉小豬,晚年就是個顛三倒四極度昏聵的老瘋子。
劉徹:你們老朱家又能好到哪里去,論刻薄寡恩,誰能比得過朱扒皮?
彈幕上飄過洪武四大案,大明滾落十萬人頭。
李世民:論殘暴,你不及朱八八,可若論折騰,你可是遙遙領先大明王朝。
劉徹:朕的統治雖然折騰,但朕沒亡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