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 視頻劇透歷史,從盤點帝王榜開始
- 無事不生緋
- 2151字
- 2024-08-30 08:00:00
另一個時空,命運已經運轉到武成二年,宇文護不動聲色除掉少年宇文邕,終于對宇文毓下手了。
這一次,他大權在握,又提前從天幕得知某些機密,不會再給明帝任何立遺囑的機會。
宇文毓一再小心,最終還是中招,臨終之際,身邊的心腹已被薩保支開。
他額頭上冒出豆大汗珠,忍著劇痛寫下遺詔,傳位于五弟宇文憲。
原本他已做好準備,一旦和薩保的斗爭失敗,他就讓四弟宇文邕接替自己,繼續完成宇文家的宏圖大志,只是……
宇文毓帶著滿腔遺憾,在痛苦中驟然離世。
守在宮殿門口的宦官聽到里面傳來異響,悄悄走進來,驚恐的發現陛下已經直挺挺躺在坐榻上,沒了聲息。
大冢宰宇文護得到消息,立即封鎖了宮殿,禁衛軍侍衛很快發現了先帝圣旨,轉眼間圣旨又被大冢宰銷毀。
當天,宇文護召集群臣,宣布明帝駕崩的消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立宇文毓一歲的兒子宇文賢為帝。
不過宇文護不知道的是,長安城里已經悄悄有流言傳出來,明帝死的不明不白,宇文氏兄弟相繼離奇去世,罪魁魁首狼子野心,其心可誅。
此時的宇文護除掉了兩個最大的絆腳石,正準備找機會殺了楊堅那小子。只是令他為難的是楊忠這邊的態度,這老東西還得替自己建功立業,攻打齊國。
老夫若要動楊堅,還得等楊忠這個老登死了才能動手。如今自己也無需著急,只需等待北齊三杰隕落,齊國活寶高緯上位之后自爆……
建德年間的宇文邕經歷大周一眾元勛重臣集體辭官浪潮,終于意識到事情嚴重性。
因為薩保的存在,宇文家得罪的人太多了,十多年的二元政治,反復清算中,大周早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若是此時再殺了中立派的楊堅,宇文家族的統治基礎只會愈發狹窄,矛盾越積累越嚴重。
再加上天幕的泄密,所有活到大隋建立的大周重臣,都將會寢食難安。
朕若是這時候對楊堅下手,無論何種手段,無論結果如何,群臣都會懷疑城門失火,早晚會殃及到池魚。
思慮再三,宇文邕最終決定暫且忍下這口氣,假裝大度的放下所有恩怨,對楊家禮遇有加,以安眾臣之心。
該做的面子功夫做完了,宇文邕內心里并不甘心,暗地里等待機會,伺機干掉隨國公一家。
大象年間的宇文赟不知被何人毒殺,楊堅再次撿漏。
宣帝提前下線,幾位天子近臣將顏之儀控制住,合計一番決定秘不發喪,楊堅有了更多時間準備清掃障礙。
李虎這次打開了鄭譯和劉昉的心聲,聽到兩人在密謀利用楊堅掌控傀儡皇帝,兩人再架空楊堅做幕后操控者……
呵呵,有這本事自己怎么不當皇帝去,是不想當嗎?
李虎瞧著病榻上一動不動的宇文赟,有點懷疑人生。
楊堅似乎真的啥也沒干,宇文赟這個活寶怎么就一命嗚呼了,到底是誰干的?
一次運氣好,兩次還能是運氣?
這貨鐵定提前布局,借刀殺人了,看似偶然實則也有其必然之處。
只要繼位的是這活寶,宇文氏江山早晚都會落到楊堅手里。
看完了宇文家的熱鬧,李虎突然又想起,某個時空,楊堅已經銷聲匿跡了,不知道歷史軌跡會發生怎樣的偏轉。
他點開元欽位面的天幕,這個世界還在童年時期的楊堅,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看目前情況,大局似乎并沒有變化。楊忠和獨孤信懷疑宇文泰做了手腳,卻沒有證據,并沒有做出任何動作。
唯一引起質變的便是獨孤伽羅的命運,由于楊家世子早夭,楊家沒有合適的聯姻對象,和獨孤伽羅相匹配。
命運在此時悄然發生改變……
【帝王盤點,十大敗家帝王】
【第五名】
【漢武帝,劉徹】
【上榜理由:窮兵黷武戶籍減半,巫蠱之禍輪胎罪己詔】
第五名榜單放出來,蒼穹之上便傳來幸災樂禍的笑聲。
劉徹冷冷瞥了一眼天幕,漫不經心開口:有沒有搞錯,朕明明可以上十大帝王榜,偏偏上了敗家榜。
弘歷:你是千古明君沒錯,但這不妨礙你是個敗家子。
李虎:劉小豬,你不愿意上敗家榜的話,換你大漢末代皇帝上來。
劉徹:我老劉家被譽為亡國之君的就有三位,選哪一位好呢?
劉秀:西漢一位,東漢一位,第三位是誰?
劉備:我家阿斗算是第三位吧。
劉裕:要是高祖皇帝愿意相認,后世可以冒出七八位老劉家末代帝王。
司馬懿:不是姓劉的,就一定是大漢子孫。冒認祖宗的都滾一邊去。
劉裕:老賊,你已經走上取死之道。
李世民:大漢王朝的末代皇帝,并無敗家之舉,上這敗家榜著實挺委屈挺冤枉的。
朱元璋:劉小豬,你名氣大,你上唄。
劉邦:誰上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老劉家又有機會露臉啦。
嬴政:劉三這臉皮,比城墻還要厚。
楊廣:大漢帝國三位亡國君,就屬漢獻帝劉協名氣最大,不如讓他來說兩句。
曹操:三國熱度這么高,每次都上不了榜,刷個臉還得靠蹭熱度,太憋屈了。
劉備:阿瞞,你又想來蹭漢家天子的熱度吧。
李世民:剛出場的獻帝,意氣風發,一副標準的少年英雄的樣子,可惜生不逢時。
劉邦:小協協,你就出來講兩句,乃公不會怪你丟了漢室江山。
劉協:朕這一生如履薄冰,充斥著悲哀和無助。
朕有著皇帝名號,卻沒有皇帝的權力。有著諸多名義上的臣屬卻沒有忠貞的大臣幫朕逆轉乾坤。
朕只想躺平做個普通人,但朕又背負了皇帝的責任和漢室的興亡。
天天有人打著朕的名號辦事,卻只是裹挾朕,利用朕,違背朕的意愿。
天天有人喊著興復漢室,要替朕除國賊,要帶著朕南逃。
朕這是人在許都坐,鍋從八方來。
朕的名號打的震天響,朕本人卻過著顛沛流離,稀里糊涂的日子。
朕是被國賊董卓而立的,被稱作關東義士的家伙又想要廢了朕,另立新帝。
但朕本來就是劉辯死后,皇位合理繼承人啊。
朕走到哪里都有人惦記,不是因為他們關心朕,而是在覬覦真龍天子的政治號召力。
朕做了一輩子傀儡皇帝,朕實在累了,就這樣吧,愛咋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