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擴大生產,提花之術【求追讀】
- 手游大明,從攻略朱元璋開始
- 靈靈吼
- 2541字
- 2024-07-16 17:28:03
‘若能造出上萬桿火繩槍裝備軍中,再征北元,勝算必然大增!’
朱元璋又感慨了句,便想將這幅“畫”臨摹下來。
結果一提筆,他卻對自己的畫技不自信了——他其實根本沒有畫技。
‘畫個大差不差,將文字都記錄下來,讓工匠看得明白,便可以了吧?’
心中如此想,朱元璋便命殿內隨侍宦官取來一張較大的恐怕宣紙,以及專用于作畫的毛筆,硬著頭皮臨摹其這幅“火繩槍構造圖”來···
另一邊。
周最給朱元璋發完引導信息后,便點進了“鄧瑤”的人物卡牌中。
他看了看【動態】文字播報的歷史記錄,不禁啞然失笑。
卻是昨夜鄧瑤輾轉難眠,很晚才睡著,這個游戲日竟然晚起,睡了個懶覺。
此時,鄧瑤正吃“早飯”呢。
周最稍稍思考,便編輯這個游戲日的第一條引導信息···
鄧宅。
偏廳。
鄧瑤正在吃早飯。
一碗清粥,四個小籠包,以及兩小碟清爽可口的時令小菜。
鄧瑤吃飯頗為文雅,速度卻不慢,沒多大會兒便吃完了。
早就吃過早飯的小翠見了,便來收拾碗筷。
鄧瑤正要起身,就聽見了奇怪的女子聲。
“鄧瑤,恭喜你收到一條來自異時空的引導信息。”
隨即,她便瞧見眼前出現一段新的半透明文字。
“聽我建議增長大明國運,可增加每日交流字數”
增長大明國運?
可增加每日交流字數?
鄧瑤理解這段淺白話語中的意思后,頗為詫異。
她立即便想詢問,卻又顧忌旁邊有人,便回到閨房中,反鎖了房門。
隨后才低聲問,“先生,我不過是一商戶女子,如何能增長大明國運?”
···
周最此時也覺得,想要讓一個女子增加大明國運相當困難,哪怕是有他的幫助。
除非是讓鄧瑤走進宮選妃,給未來皇帝吹枕頭風這條路,才能容易些。
但這樣就跟“朱元璋”的功能重疊了,也沒意思。
‘或許以鄧瑤這樣的普通人為引導目標來增加大明國運,才是這個游戲的真正難度?’
周最如此想,同時也深刻認識到,游戲開局讓他指名道姓選選一個歷史人物為引導目標,是多么大的福利了。
‘不過,有我的引導,想讓鄧瑤為增加大明國運做出些貢獻,并非不可能。’
‘發明創造就是個很好的思路。’
‘另外,等氣運點足夠了,說不定可以直接給鄧瑤升級呢?’
想到這里,周最便給鄧瑤發去第二條引導信息···
鄧宅。
鄧瑤閨房。
怪異的女聲響起,鄧瑤眼前的半透明文字也變了。
“你只要按我指引行事,自可增加大明國運。”
看完,鄧瑤將信將疑。
隨即輕聲問,“那先生要讓我做何事?”
鄧瑤十二三歲便跟著父親接觸布莊生意,至于織坊、染坊更是常去,因此見識超過絕大多數同齡少女,并不那么天真。
她雖興奮于遭遇“周先生”的奇遇,也愿相信對方,但心里始終有一份提防。
此時便暗想:若這周先生以增加大明國運為由,卻讓我行叛國之事,我萬萬不能答應。
誰知,她問完許久,直到小翠在外面敲門,都不見眼前半透明文字有所變化。
這時她才有所明悟。
‘莫非周先生每日只能傳我兩行文字?’
‘還有···似乎每行文字算上那奇怪的符號,只有二十個。’
‘周先生說增加大明國運便能增加每日交流字數,難不成是上天命周先生助大明興盛?’
‘那又為何選中我?’
一時間,鄧瑤對奇遇有了些猜測,卻又產生了更多疑問。
轉眼到了次日。
鄧瑤正常早起,卻在吃過早飯沒多久,就聽到了那怪異的女子聲。
她當即回閨房反鎖了房門。
這時她眼前的半透明文字已經變了,卻是收到了今日的第一條引導信息。
“今朝廷鼓勵工商,可勸說你父擴大生產規模。”
鄧瑤發現,這行文字貌似淺白,可里面卻有好幾個她不知道的詞,因此揣摩一陣,才大概明白其意。
她試探著問:“先生所言之事,可是指前些日子官府告示上所言‘更改商稅、放寬商賈路引審批諸事’?”
接著又道,“我父親也說此番朝廷新政,雖提高了商稅,卻給予了商戶諸多方便,正該擴大生意,近些日已在準備擴大織坊、染坊的事了。”
說完沒多久,鄧瑤便收到了第二條引導信息。
“備好本金,我明日給你新型織布機構造圖。”
新型織布機構造圖?
大概理解這詞的意思后,鄧瑤眼睛一亮。
他父親早年是在鄉鎮里買賣棉紗、布匹等貨物的小商賈,后來雖然發家開了布莊,又建了鄧氏織坊、染坊,但所用織布機、染布技術都很一般。
故而從前幾年開始,鄧氏布莊生意便難以再擴大,僅靠品質相對較好的純色布匹,及花紋簡單的中價位布匹,還有較為實惠的價格,在吳縣立足。
鄧瑤想到平日里父親所念叨的一些布匹生意上的事,便問:“先生所言新型織布機,可是指花樓機?我父親曾說,城中幾家大布商之強,便在于有花樓機和秘傳花本。”
“我家若有花樓機及好的花本,便有望織造出上好絲綢,也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大布商。”
說到這里,鄧瑤不知道那周先生是否還在聽。
雖然心里還有不少話想講,但還是按捺下去,準備等明日看周先生的回復。
···
···
“花樓機?花本?”
周最看到【動態】文字播報中鄧瑤所說的話,感覺他對古代紡織行業了解還是太少了。
他原計劃是找個水利織布機構造圖發過去,然后再將飛梭技術傳過去。
最后等鄧家生意做大、地位相對提高些許,他再將珍妮紡織機傳過去。
現在看來,似乎鄧氏織坊的織布機連明初最高水平都沒達到。
于是,周最上網查找起明代紡織相關的各種資料來。
網上相關資料浩如煙海,周最這一瀏覽就是一個多小時!
其中大多數都是免費內容,但也有少數付費才能看到的內容。
雖然花了不少時間,眼睛都看得干澀了,卻是讓周最對明代紡織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
繅絲、紡紗技術且先不提,這個與鄧氏暫且關系不大。
單是織布機,就有平織機、斜織機、羅織機等種類。
至于鄧瑤所說的花樓機,又可稱提花機。
這些織機中,平織機只能織造簡單的平紋布匹,而且絲線組織比較松,很難織造出好質量的布匹。
斜織機則可以織造出斜紋布匹,絲線組織也比較綿密,已經算是簡單的提花機了。
羅織機織造的布匹絲線組織則更加綿密,能織造出更為復雜的花紋。
而花樓機則是轉為提花而誕生的精密織布機——一般至少需要兩人操作,一為織女,一為挽花女,可以根據花本制造出布幅更大,且擁有復雜、精致花紋的上等布匹來。
因這種高端的織機需要有花本做觀照,故又稱花樓機。
這種提花技術,起于漢代,在宋代已然發展到一個巔峰,機器及技術都相當成熟。
只可惜,相關布商為了自身利益,都盡量保密,不向外傳播。
故而,即便到了明初,也只有一些大布商的織坊中才有花樓機。
至于那些真正好的花本,更是被大布商視為傳家之寶。
了解到這些后,周最覺得,要幫鄧氏擴大布匹生意,不妨先將花樓機構造圖傳過去,然后再傳一些花本。
至于新型織布機、飛梭技術等,可以往后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