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限權(quán)
- 南北朝:權(quán)臣
- 大海上空的鳥
- 2254字
- 2024-07-11 23:59:01
“諸卿平身吧,朕相信你們的心意。”
宇文邕抬手間言語起止,又把一個事情落下帷幕。
“謝陛下!”
趙明等人齊聲謝過,不再多做跪拜,盡皆起身再行禮敬,隨后方才歸回原位。
如此凡俗的禮節(jié),趙明以前沒少經(jīng)歷過,不過在趙貴死后,便再未得機會參加過朝會。
回到座位上的趙明猶還能記起往昔歲月。
那時是在魏恭帝三年。
當(dāng)時的趙明才到十歲。
在一次北魏朝會上,他憑借著祖父趙貴的勛榮,被宇文泰差使拓跋廓封爵為廣陽縣伯。
也正是在那年十月乙亥的日子,宇文泰卒于云陽,次年趙貴因與獨孤信謀事泄露被宇文護誅殺。
兩件事情接連發(fā)生,不留余縫。
如今時光流逝十五年,趙明仍舊是把兩事記得清清楚楚,可能是這輩子都不會把它們忘掉。
正在趙明處在回憶中時,宇文邕適時的一聲輕咳響起,一下子就把他拉回到現(xiàn)實。
趙明端正身子,目光盯在宇文邕身上,等待著這個皇帝接下的訓(xùn)話。
宇文邕借著輕咳聲響把百官引來,落在他的視線下供他打量。
他沒有立即說話,只是四顧不停地與百官對視,以此來震懾群臣的心志。
過了稍許時間,甚多朝官被宇文邕直視得心慌,額頭上不禁滲出汗液。
宇文邕見狀十分滿意,自覺時機成熟。
他正緊面容,沉聲道:“想當(dāng)初太祖皇帝北巡在崩于云陽前夕,感念天王年幼,恐無法主掌大局,便留下詔命時宇文護為大冢宰輔政,以穩(wěn)天王之位。”
“然宇文護身為臣子不思忠心盡責(zé),反倒大權(quán)獨攬,獨斷專行,禍亂朝綱,甚至竟大逆不道地先后毒殺天王與世宗皇帝。”
宇文邕邊說邊掃視著百官,想看出他們是何反應(yīng)。
而對于宇文邕突然所言,百官中多數(shù)人皆是很不解是為何意,但也有少部分的聰明人從話中聽出了些許端倪。
那部分聰明人里面除開趙明,還有就是剛被任命為大冢宰的宇文憲。
“皇兄這明面是在細(xì)數(shù)宇文護的罪行,但暗里是在隱喻大冢宰的權(quán)利過重,適才導(dǎo)致了宇文護仗勢犯下罪行。”
宇文憲心里能想到宇文邕的意思,卻在眼下拿不出實際行動來抗拒。
他很清楚自己雖因鏟除宇文護成為功臣,但也因此釋放了宇文邕的權(quán)利。
而今朝堂尚處在利益分配期,各方派別是自顧鍋里搶肉,根本就不會關(guān)心大冢宰會被削弱。
或許對他們來講,半死不活的大冢宰才是個好大冢宰。
至此,僅憑自己的勢力想與宇文邕爭搶話語權(quán),那只能叫做癡人說夢。
現(xiàn)被宇文邕言語勾起新奇,又久見皇帝御上靜聲不往下說,百官們等得坐立難安。
宇文邕雙眼住四方轉(zhuǎn)動,將百官們的變化盡收眼底,趁勢接道話題:“朕常想宇文護是為太祖皇帝之侄,乃是天王、世宗皇帝、以及朕的血脈至親。”
“因而由此相論,朕在事前實是沒能想通他怎會走上歧途,成就禍?zhǔn)隆!?
宇文邕話到此處停下,雙目依舊注視著殿堂上,右手慣性端起邊上備好的茶水輕飲幾口。
“宇文邕這皇帝真是少有,同那大多數(shù)皇帝都不一樣,霸道中不失陰柔。”
趙明親見宇文邕舉動斷續(xù),內(nèi)心頗為忌顫。
因為宇文邕不像別的皇帝持勢直言,而是如流水般羼慢折磨人心。
若換做別的皇帝來此,尤其是那種大權(quán)在握的霸道皇帝,立馬就會宣告詔令,然后退朝一氣呵成。
哪會在這說盡彎繞,只為行個鋪墊。
趙明認(rèn)為宇文邕這種手段看似低劣,實為高端。
先來使人好奇聆聽,再來使人代入其中引起公憤。
終于,宇文邕放下茶杯,哀嘆道:“前者種種不幸,朕只想求解事中緣由,繼而每每思索到夜深,終于是在前些日子想出了不幸的根源。”
“使得宇文護犯下大錯的不是他本意,而是那大冢宰加持給他的壓力,是那些在他身后推到往前走的人。”
“如果他沒那官身在手,平身仕朝賣力,就不會引來小人在他身邊作祟讓他淪為國賊。”
親聽宇文邕把話說到這個地步,許多大臣不淡定了,直害怕皇帝這是要給宇文護翻案。
“陛下,宇文護之罪本就由他咎由自取,陛下自將他誅殺,現(xiàn)今何以有此結(jié)論,莫不是要為他正名。”
剛被任為納言的周昌縣侯劉雄第一個沒能忍住,直從位上起身駁斥到宇文邕的言論。
劉雄此人,趙明還算了解過半。
此人曾是宇文泰的親信,年齡只比趙貴小上個幾歲,算是同輩人。
他后來因拒絕宇文護拉攏而被剝奪官職,并被排擠到只能享受待遇的境地。
等來如今宇文護死了,他被拜為納言,重獲權(quán)利使他成為了最高興的一批人。
肯定是見不得宇文邕想為宇文護開罪。
宇文邕被懟沒點生氣,顯然是知道劉雄在為政方面缺陷不及,鐵定是沒能明白自己的底意。
“劉卿,你怎會有心認(rèn)為朕在為宇文護正名開罪?”
宇文邕說罷,擺手示意讓劉雄不要激動坐下說話。
劉雄不肯就坐,更把身子站得筆直,朝宇文邕解釋道:“回陛下的話,臣雖是行伍出身,但好在閑時就讀圣賢書,所以還不算太笨。”
“臣剛才將陛下的話聽得很清楚,總結(jié)出了自己的道理,聽出陛下您是在拐著彎地說宇文護沒錯,而錯的是大冢宰這個官位。”
“陛下既是這般說法,難道還不是在為宇文護開脫罪責(zé)?”
劉雄的話全部說完,立刻就引得好幾位大臣起身附言,全在諫言宇文邕不要行無端之事而自毀英明。
宇文邕逐一聽完朝官駁論,敕令道:“朕的后話未完,諸卿暫且先回座靜言。”
哪怕宇文邕降下敕令,劉雄等人造舊不動分毫,鐵了心地就要個合理的解釋。
宇文邕眼見劉雄他們不聽令,雖有生氣,但為了將心事盡早了結(jié),不愿去費時與他們計較。
“朕前面給你們說過的話沒別的意思,就只有一個意思。”
“那便是宇文護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為了今后大周不再會出現(xiàn)第二個宇文護,所自今日起,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五府不再受天官府節(jié)制。”
宇文邕話音落地,百官們僅是沉靜片刻,便全都喜笑顏開。
他們慶幸著以后不再低人一等。
想在以前,天官府節(jié)制著五官府。
此來不止是導(dǎo)致了大冢宰一人獨大,還連帶著讓那一眾天官府的屬官都自覺高人一等。
畢竟人家大冢宰為行使好權(quán)利,控制好朝堂局勢,所用之人自然就都是親信。
這樣一來無論是得罪了誰都沒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