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你身為江夏太守,難以長駐襄陽,然亂世之中,可用之兵不能少,故而我命珽兒為兵曹從事,掌握兵權。不過他年紀尚輕,需要你多加指導。”
劉表一邊撫須,一邊把召來黃祖的原因說了出來。
雖然一句沒提蔡蒯兩家,可黃祖心知肚明這新兵就是為了抗衡這兩家的。
他正身表明態度:“祖敢不效死!”
聽了黃祖的回答,劉表笑吟吟地看向了劉珽。
他知道劉珽在高平老家訓練過宗族部曲,也與賊寇交戰過,有些軍事經驗。
但是,畢竟是要把重要的兵權交給他,還是要考校一下,之后有問題的話,就讓黃祖針對不足之處進行指點。
而且說句不那么謙虛的話,劉表先前作為北軍中候,掌監的北軍五校本就是天下精銳,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并且先前他還被孫堅圍過,雖然是守城戰,但四舍五入之下,就是和孫堅這種漢末猛人交過手,肯定有資格指導劉珽了。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劉表曾為北軍中候,所以也看過不少軍事書籍,“帶兵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阿珽,你打算怎么掌控兵馬,訓練新卒?”
劉珽聞言,抬了抬眼皮,并不覺得難,相反他早就有答案了。
后世的他,出生在南方,因工作原因,他研究過在自己家鄉剿滅過倭寇的戚繼光,故而,《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他都是有所深入了解的。
如果真要細致的問,他可以直接把兵書全背下來,這倆本書完全可以說是帶兵指南,照著書上做就七七八八了。
但劉表大概意思就只是問方略,劉珽也就撿了幾處要點說,表示自己不是毫無頭緒。
“明法令,編什伍,練軍陣,足輜重。”
“哦?”劉表一邊撫須,一邊示意劉珽繼續說下去。
黃祖則是默然,安靜聽著。
劉珽在來到漢末后,也學了一些《尉繚子》、《吳子》等當世有的兵法。
因為劉珽當下需要的是安穩獲得兵權,不是為了裝杯,沒必要用后世的兵法一鳴驚人,橫生波折。
萬一倆人達不到那些后世名將的水準,體會不到精妙之處,開始懷疑自己的軍事水平,那不就壞菜了嗎。
為了求穩,就用當世有的兵法來闡釋。
劉珽先用吳子里的話來解釋自己第一個說的明法令:“吳子曰:若法令不陰,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于用。”
“為了能在作戰時如臂使指,就要一開始嚴格按照軍令治理軍隊,嚴肅軍紀,如果這一點做不好,就不要談更后面的編隊分什伍,教授金鼓旗幟和學習陣戰了。”
見劉珽對法令軍紀有這樣的了解,劉表深以為然,黃祖也暗自點頭。
劉表自己沒有太深入基層練過兵,因此詢問淺嘗輒止,并未具體問劉珽如何明法令,而是直接到了下個環節。
“教戰之令,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一鼓整兵,二鼓習陳,三鼓趨食,四鼓嚴辦,五鼓就行。聞鼓聲合,然后舉旗。”
“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
劉珽再次用吳子的內容回答,劉表表現得很滿意。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的軍事水平也就停留在戰略指揮上,細節的以往沒涉及過,于是將探詢的目光投向了黃祖。
黃祖一邊摸著須髯,一邊點頭回應。
這下,劉表算是放心了,兒子如此優秀,他于是用類似責備的語氣凡爾賽一句,“回答的確實頭頭是道,但不可學趙括,”接著他順勢朝黃祖道:“阿祖,你長年軍旅,要多多提點他。”
“唯。”
看著劉表高興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劉珽乘機試探道:“大人,兒想起,此次兒帶來族中的部曲,亦有千余人,看護府邸用不了全部,可否讓兒帶些部曲填入新軍中?”
“可。你初入軍中,確實需要可用的親信。”
“謝大人。只不過,大人需兒招募多少新卒才算合用。”
劉表聽完這話,沉吟片刻,“本州糧草富足,你所編練的新軍,就先定在萬人吧。”
按道理來講,劉表實際控制的就只有兩個郡,那么算上原本的士兵,糧草怎么還會富足呢?
卻是其余郡上交的賦稅和算錢,盡管它們只是傳檄而定,不會提供兵力支持,但是錢糧幣帛還是會送來一些的。
劉表給了明確的數目,劉珽算是有了底,他順便還想要些老卒精銳過來:“只是如此一來,部曲想要填充軍中職位,怕是遠遠不夠,大人可否勻出些精銳之士來,作為軍中骨干。”
劉珽算是早看明白了,自己的便宜老爹就是只老狐貍。
嘴上說著蔡蒯等世家卡著自己的脖子,其實全是夸大其詞,他完全是有能力抗衡一下的,給黃祖帶到江夏的兵,就只是他可用兵力的一部分,肯定還有一批被他用來彈壓襄陽。
對親兒子都不交底。
這甚至讓劉珽懷疑,刺史府邸中那些耳目,壓根就是老劉故意留下來的,算是和世家們的妥協,有選擇性地把消息傳出去給他們,讓自己看上去一直在他們的可控范圍內,以安世家的心。
聽完劉珽的要求,劉表長時間沒有反應。
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壓抑得可怕。
黃祖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劉珽也開始逐漸忐忑起來,以為劉表不想答應。
這時,劉表卻像呼出了一口氣,“移交精銳之事,我會安排,還有其他的嗎?”
見老劉答應了,劉珽的內心也是一松,正想著還有什么需要的,黃祖卻在此時插話:“孫堅死后,其部有不少士卒被俘,或可打亂后編入新軍,稍加訓練后就可成為勁旅。”
“這些俘虜是……”劉珽有些懷疑這些俘虜兵的可靠性。
但黃祖可能是閱讀理解有問題,以為劉珽是在問這些俘虜是如何來的,提到這個,他就顯得很得意:“當日,祖射殺孫堅,其部見孫堅戰死,當即大亂,我率軍返身沖殺,其部潰敗,最后連孫堅的尸體都沒人敢收。還是我心善,見不得人曝尸荒野……”
見黃祖開始自吹自擂,劉珽太陽穴邊的血管就直突突。
可目前黃祖是劉表的心腹,老劉都沒說什么,劉珽也沒好意思打斷。
待黃祖吹完,劉珽才從他嘴中得知,孫堅的兵馬大多是長沙兵,是他在身為長沙太守時募集的,這部分人跟隨他討董,戰斗力很強,還有一些南陽兵和豫州兵。
長沙和南陽歸屬荊州,這兩地出來的兵歸順荊州刺史也不是太違和。
打亂后編入新軍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