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順臨危受命
- 三國:這個廢帝有點兒猛
- 了一先生
- 2014字
- 2024-07-11 07:34:45
看著劉辯輕松接過,并單手持柄進行旋轉(zhuǎn),呂布只能苦笑搖頭,“自己操的啥心?在陛下手中如同玩具。”
唯一不協(xié)調(diào)的地方,劉辯身高只有七尺八寸,這大刀未免有些高了!
“人不可貌相,這話說的一點不錯!未來肯定會有人,吃虧在輕視劉辯外貌上。”回想起劉辯殺人如麻的模樣,再看看現(xiàn)在笑容燦爛如花,呂布不由打了個激靈,“陛下,給大刀起個名字吧!”
“翔龍大刀!”
……
好隨意的名字,和方天畫戟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陛下!您還在找什么?”
劉辯撅著個屁股,仍沒有停手的打算,“鎧甲!上陣作戰(zhàn)沒它可不行。”
呂布翻了個白眼,只能繼續(xù)陪著劉辯尋找。主要劉辯的小個子,想找到合適的并不容易。
盾牌、甲胄、長矛扔的到處都是,劉辯就差拆了整個武庫。
功夫不負有心人,又不知是哪位先帝的遺留,總算找到相差無幾的鎧甲,還不得趕緊穿上一展風采。
劉辯身著一襲黑金鎧甲,身披龍紋錦紅戰(zhàn)袍,頭戴金盔,寶劍掛于腰間,手握九尺七寸翔龍大刀,在呂布的護衛(wèi)下,得意的從武庫走出。
“參見陛下!臣等愿誓死效忠。”
呂布嘴巴都能放下鵝蛋,難以置信的看向門外守衛(wèi),這賈詡是怎么做到的?剛才還是充滿敵意,現(xiàn)在怎么就誠心相投?
賈詡?cè)羰菦]這本事,還能成為軍師候選人?賈詡并不敢邀功,因為盡在劉辯掌握之中。
“脫掉你們涼州軍甲胄,進武庫挑選漢軍甲盾。半個時辰后,全體將士在此待命。”
“諾!”聲音洪亮有氣勢,劉辯終于露出滿意笑容,這可比當廢帝爽多了。“文和大功一件,朕記下了。”
賈詡急忙躬身行禮,“托陛下鴻福,這都是臣該做的!只是在招募途中,臣擅作主張,斬殺了十余人,如今只剩下七十六人,請陛下降罪責罰。”
“文和已經(jīng)做的很好,豈有責罰的道理?”劉辯單手扶起賈詡,忍不住再夸上兩句。
不爭不搶不邀功,深得劉辯的喜愛,這一點呂布一輩子都學不會。
在劉辯商討下步規(guī)劃時,已有士兵從武庫中走出。
他們身著漢式鎧甲,腰間佩劍,右手持矛,左手握盾,英姿颯爽,好不威風,這才是大漢將士該有的模樣。
不到半個時辰,七十六名著甲士兵已經(jīng)聚齊,下一步該往太倉進發(fā)。
關系著整個宮城的飲食,同時還要補給董卓大軍,防守肯定會更加縝密。
劉辯扛著翔龍大刀,邁出不服就干的架勢,呂布、賈詡左右相伴,身后百人精銳兵團,橫行霸道無人敢攔。
“參見中郎將,下官乃守軍都尉趙況,奉董將軍將令在此值守。
不知中郎將率眾來此何意?下官并未得到任何調(diào)動指令。”
身為董卓的義子,呂布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至少人人見了都得行禮問候。
“不知趙都尉,在此駐扎兵馬多少?”
“兩百精銳!”
呂布點了點頭,然后裝模作樣道:“將他們?nèi)考现链耍局欣蓪⒂刑臼种I傳達。”
聽到是董卓手諭,趙況可不敢有任何怠慢,急忙命傳令兵前去集結(jié)。
好茶好吃的伺候著,趙況生怕因疏漏得罪呂布。
“敢問中郎將,這兩位是?”
呂布行事都在看劉辯眼色,趙況久經(jīng)官場,這點觀察還是有的。
“不該問的少打聽,待會宣讀太尉手諭,你自然就會知道。”呂布端起茶杯還未入口,憤怒的指責起趙況。
趙況也挺識趣,即使有董旻背后撐腰,也不敢輕易得罪呂布,只能暗罵了兩句選擇退下。
趙況一邊組織兵馬集結(jié),一邊派人前往董旻府邸報信。“特么的啥情況?按照慣例,董將軍早該派人來取糧了,今個咋是呂布這瘟神前來?
就算是呂布換防,董將軍也該派人提前知會,難道是太尉府出現(xiàn)變故?”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就是這樣,在未知情況下容易亂想,主要想的還非常準。
越想越不對勁,趙況只能換上戰(zhàn)甲,預防意外的發(fā)生。
“啟稟中郎將,全體將士集結(jié)完畢,不知是否可傳達……”
翔龍大刀揮舞,趙況人頭已飛出數(shù)步,鮮血從脖頸噴射而出。
“朕乃大漢天子!董賊謀權(quán)亂政,人人得而誅之。
朕深知爾等受董賊所迫,并無過錯,若此時棄暗投明,朕可保證不傷及性命。
這太倉糧草可盡情享用,榮華富貴應有盡有。”說罷,劉辯從懷中掏出玉璽,高舉過頭頂自證身份。
被緊急召集至此,還沒搞清楚發(fā)生什么事,特么的主將就這樣沒了?
士兵們相互對視,再看看劉辯身后精銳,反抗之心瞬間消散。
再說亂世投軍,誰不是為了混口飯吃,既然大漢天子都保證了,還有啥理由去做叛賊。
眾人紛紛放下武器,“我等愿降!”
從武庫到太倉招募,順利的超乎劉辯的想象,這也許才是天下真實現(xiàn)狀,只要能解決溫飽且留下小命,至于跟著誰混都是一樣。
劉辯有危機感的同時,對振興漢室又有了信心。
近三百名士兵,雖然人數(shù)并不多,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統(tǒng)一思想、強化作戰(zhàn)訓練,高順絕對是不二人選。
劉辯親封的五位中郎將,除了賈詡均是武官身份,高順資歷最淺,憑啥三百士兵由他調(diào)遣?張遼屬于最先加入,心中肯定會有不滿。
高順也是頂著壓力,以前是軍中都尉,根本就沒有實權(quán),心中雖有很多想法,總得有個實踐的過程吧,搞不好三百士兵就廢了。
“伯平可愿擔此重任?”
高順眼睛斜瞥張遼,不敢做出回答。
“高順!朕再問你一遍,是否可擔此重任?”劉辯聲音已透露不滿。
“卑職恐……”還不待高順說完,劉辯拍案大罵道:“朕這里不養(yǎng)廢物,給朕滾出去。”
高順拳頭緊握,咬了咬牙,“卑職愿擔此重任,定訓練出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