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送上門的武將
- 三國:這個廢帝有點兒猛
- 了一先生
- 2006字
- 2024-07-08 10:10:08
董卓大開殺戒,鬧得雒陽滿城風(fēng)雨,消息很快傳到宮廷。
“啟稟陛下,張讓殘黨死灰復(fù)燃,滲入官場密謀造反,已被董司空盡數(shù)剿滅。
眾官員聯(lián)名上書,改任董司空為太尉,兼領(lǐng)前將軍,假節(jié)鉞,更封郿侯。”
“此事可調(diào)查清楚?”劉辯眼中透露寒光,斜瞥前來稟報的侍衛(wèi)。
“回陛下!已經(jīng)調(diào)查清楚!”
“封賞之事,朕若是不同意呢?”
“卑職代董太尉謝陛下!”
“謝啥?”還不待劉辯反應(yīng),侍衛(wèi)早已起身離開。
是否同意并不重要,能過來告訴劉辯,也算是給了極大的面子。
這皇帝當?shù)谜媸潜锴瑒⑥q氣的臉紅脖子粗,“特么的董賊,老子非得剝了你狗皮!來人……”
“陛下息怒!莫要氣壞了圣體。”突然傳來的關(guān)心,讓得劉辯微微一怔。
此人在劉辯腦海中,還是有些印象的,禁軍輪班值守都尉,至于名字,肯定不配被劉辯知道。
“你是?”
“卑職乃禁軍都尉張遼,曾效力何大將軍任騎都尉。”
何進是劉辯的娘舅,張遼曾在何進帳下為官,也算能和劉辯攀點關(guān)系。
“張文遠?你是呂布的部將!”熟讀三國怎能不知張遼。
只是這出現(xiàn)的方式,倒是讓劉辯有些意外。
“陛下知道卑職?”張遼有些意外,接著回答劉辯,“卑職并非都亭侯部將,而是在樊校尉帳下任職,負責(zé)在此監(jiān)視……不對!是保護陛下安全。”
劉辯翻了個白眼,這都說漏嘴了,強行洗白有啥意義?
“大將軍生前時常提及文遠,勇猛忠義是可造之材,只怪朝堂奸賊作亂,不然文遠定可拜將封侯!對了,文遠現(xiàn)在過得怎樣?”
“哎!”見張遼竟然嘆氣,劉辯別提有多高興,說明過得并不咋樣,實在不行跟著天子混啊。
劉辯身為大漢天子,卷土重來肯定震懾天下,再加上覺醒的神力,何愁不能振興漢室?
只是孤木難成林,劉辯缺的是人才,張遼絕對符合要求。
“文遠何故嘆氣?”劉辯拍著張遼肩膀,眼神中流露出關(guān)心。
“卑職曾追隨丁刺史討伐黃巾,后又效命大將軍左右,本想為江山盡微薄之力。
怎想大將軍被閹黨所害,實屬無奈,只得投奔董司空。
卑職空有一身武藝,奈何董司空只信舊部,此生恐無出頭之日。”
張遼又嘆了口氣,接著說,“卑職本想救陛下于水火,以報大將軍、丁刺史知遇之恩,奈何空有都尉軍銜并無實權(quán),實在是有心無力。”
“有門!”劉辯嘴角微揚,看來剛才隨意詢問,已經(jīng)改變了命運齒輪。
若是放在原來的劉辯,怎么可能會憤然反抗,更別說去搭理小小的都尉,而且張遼只是輪班值守,根本進不了高堂眼中。
“文遠接下來如何打算?”
“投報無門,只能繼續(xù)跟隨樊校尉,希望繼承大將軍遺志,守護大漢江山。”張遼也是虛偽,旗號喊的絕對有逼格。
“患難見忠臣!文遠此番言論,真是讓朕甚感欣慰。
若天下諸侯有文遠覺悟,重振大漢定有希望。”也不知一個沒權(quán)的天子,在張遼心中什么位置?劉辯只能順坡下驢,試探著張遼真實想法,“文遠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張遼確實有些猶豫,廢帝事件傳的沸沸揚揚,未來變數(shù)無人可知,一旦站錯了隊,恐怕是萬劫不復(fù)。
劉辯微微一怔,看著張遼反應(yīng),心中不由暗罵,“丫的,沒有加入朕的打算,過來和老子套啥近乎?真是白白浪費感情,虧得老子還一唱一和。”
劉辯緩緩起身,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文遠不必著急回答,朕了解現(xiàn)在處境,重振漢室豈非易事,待天下安定,文遠定有用武之地。”
“若天下安定,武將又有啥用處?如今明主未曾出現(xiàn),戰(zhàn)場立功機會也沒有,若想成就一番大業(yè),天子倒是個歸處。
可董司空勢力滔天,天子反抗真的有用?
哎!人生如賭博,即使身死,也能落下忠臣美名,說不定可以流芳百世。”
看著猶豫的張遼,劉辯打算加一把火,拿起張遼手中長槍,掂量一番后,竟然輕松折斷。
張遼目瞪口呆,自己武器再清楚不過,這可沒有任何水分,“張遼愿誓死效忠陛下,為振興漢室鞠躬盡瘁。”
劉辯強壓心中喜悅,一副無所謂模樣,“文遠可想清楚?伴朕左右可危險重重!”
剛才舉動,足以震懾張遼,擁有這等神力,可不就是天人!
“陛下乃當今天子!卑職愿誓死效忠,絕無二心。”
劉辯滿意點頭,扶起張遼,“文遠帳下有多少兵馬?”
聽到這個問題,張遼臉色瞬間尷尬,自己空有都尉軍銜,兵馬全部由樊稠節(jié)制,也就是說根本沒有!
“啟稟陛下!董司……董賊宮中布防禁軍,皆是涼州帶來的親兵。
至于歸順的將士,則分散到各個軍營,根本沒有任何實權(quán)。”
劉辯眉頭緊皺,還是低估了董卓,平日恭敬有加的禁衛(wèi),看來也是董賊耳目。
是忠是奸無法判斷,劉辯只能依照后人評價,試探性的選擇招募。
“朕需要百人精英護衛(wèi),文遠是否可以辦到?”
百人在軍營中一抓一把,可值得信任的不好找。
“八十人呢?”
“五十人也可以啊!”
……
劉辯徹底懵了,伸出手指,“三十人總行吧!”
張遼尷尬的看向劉辯,“十人應(yīng)該可以!”
看著為難的張遼,劉辯咬了咬牙,“十人就十人吧!明日朕有要事安……咋的?明日十人還湊不齊?”
見張遼竟然點頭,劉辯內(nèi)心徹底崩潰,“那需要幾日?”
“十日!”
……
“朕明白了!”劉辯遭受沉重打擊,無奈的擺了擺手,“文遠近幾日莫要再過來,免得董賊心生猜疑,在挑選將士的時候,也要謹慎行事。”
張遼多少有些尷尬,但眼神中仍然透露堅毅。
“卑職定不負所望,請陛下保重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