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間地獄
- 明末:天崩開局,我在后金殺瘋了
- 柒月的飛魚
- 2024字
- 2024-07-10 04:51:33
因為念得快,加上也沒人去仔細分辨,落在眾人耳中還真有那么一絲詭異的宗教氣息。
高維幾人沒見過這一出,還以為秦蒼在發癲。
好在李三幾人七嘴八舌的將秦蒼編的瞎話拿出來解釋了一遍,解釋的同時也只在給自己洗腦的一個過程。
而高維幾人原本也以為秦蒼的弓弩和短銃是從管莊人的私藏中獲得,此時才知道居然是秦蒼不止從何處得來的,而且出手之時幾乎是憑空出現。
再加上秦蒼猶如殺神外加神經病附體,擺京觀跳大神頓時讓高維幾人將信將疑起來,懷疑秦蒼真是什么大賢良師轉世。
而李三于斌幾人,更是一路見證奇跡,這會是不相信也不行了。
更何況要不是秦蒼連殺兩頭披甲人,外加一只棉甲余丁的話,李三幾人必死無疑。
于是乎,遼東半島的平原上出現了一幕極其詭異血腥又有點滑稽的場景。
一名衣衫襤褸渾身是血的白面青年,站在一堆人頭面前手舞足蹈的念著不明所以的咒語,身邊站著十幾個同樣身上帶血,拎著滴血鋼刀的漢子。
漢子們默不作聲的看著青年疑似“施法”,神情肅穆。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秦蒼一邊跳著自編自導的舞蹈,一邊盯著系統光幕等待刷新。
直到【積分】現實出三十八積分的時候,秦蒼才猛的蹦跶了一下,停止了儀式。
“上蒼已經知道了咱們的功績,現在可以收攏戰死弟兄的遺體啟程了。”秦蒼裝作悲痛的說道。
眾人聞言也是從肅穆中回過神來,麻木中帶著些悲哀的收斂幾個戰死地兄弟遺體。
李三這邊死了兩人,現在只剩下五個;高維那便因為主要負責策應,只是不幸戰死一人,如今還有七人。
秦蒼對這個結果很是滿意,三比四十一,對方還是以兇殘著稱的建奴,即便是上報的大明朝廷也足夠震驚的了。
因為尸體不方便攜帶,所以在于斌的建議下,眾人用手中刀劍就地挖坑掩埋了尸體,隨即再次踏上東渡的旅程。
此戰眾人不但斬殺了四十一人,還收獲了大量的棉甲,甚至就連鐵甲也有兩幅。
早就凍得渾身發青的眾人,立刻換上棉甲,搖身一變成了一支常見的建奴小隊。
所以一路上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建奴和漢人,倒是沒有誰過來找麻煩,只是遠遠地便避開了。
而秦蒼等人也借著這個機會,略微窺見了后世清吹所描述的后金天堂。
一路所過之處不能說是荒無人煙,只能說是不毛之地。
努爾哈赤攻占遼沈之前,遼東人口三百萬上下。
后世有人質疑遼東絕對沒有這么多人口,蓋因給建奴犯下的罪行洗地罷了。
根據明末兵部的統計,遼東陸陸續續逃亡大明、朝鮮和蒙古的人口就已經上百萬,毛文龍自己更是收攏了超二十萬人。
這還是有命逃出來的,逃不出來的絕對更多。
然而眾人一路前行,所過之處皆是荒涼至極。
無數淪為廢墟的漢人村莊還能看到許多枯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秦蒼等人都是直接被從大明擄掠到黑瞎子嶺的農莊為奴,幾乎沒有機會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又經過一處殘垣斷壁的村莊,高維忍不住道:“我在大明的時候,還挺一些人說努爾哈赤在遼東施行計丁授田,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
“甚至我有一個舅舅,就打算遷居遼東,還鼓動我們家一塊過來,可……怎么會這樣!”
“計丁授田、安居樂業?”秦蒼冷笑一聲,鄙夷說道:“確定你舅舅不是建奴的奸細?”
高維漲紅了面孔,斷然道:“那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親舅舅,絕不可能是建奴的奸細,而且不久之后就真的遷居了的。”
秦蒼嘆息一聲,道:“那你就好好看一看這路邊的枯骨吧,也許其中的某一具就是你多年不見的舅舅。”
秦蒼沒有理會高維憤怒黯然的神情,說道:“所謂的計丁授田,乃是努爾哈赤在天啟元年……”
奴酋進入遼沈地區之后,根據建奴自己的《滿文老檔·太祖》中對于“計丁授田”令的記載規定:“海州一帶有田十萬日(日即晌,一晌約合六畝也有人認為合五畝),遼陽一帶有田二十萬日,共三十萬日,宜分給駐扎該處之軍士,以免閑廢。
其該人民之田,仍令其就地耕耘。
吾今計田,每一男丁,種糧田五日,種棉田一日,均平分給。你們不要隱匿男丁;如隱匿男丁,便得不到田。原來的乞丐,不得再討飯。
乞丐、和尚都分田。要勤勞耕種各自的田地。每三男丁種官田一日。每二十男丁中,征一丁當兵,以一丁應公差”
從這份計丁授田令中可以看出,努爾哈赤一共圈占遼陽一帶及蓋州一帶地區田畝一百八十萬畝。
名義上圈占的都是明廷舊官僚、地主以及逃難漢人的棄田,至于仍然有主的,則仍歸原主耕種。
原來的百姓可以耕種自己的農田,新來的人也有地分,即便是乞丐和尚也不落空,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計丁授田令中明確規定,這三十萬日田畝“宜分給該地駐扎之軍士”而非百姓,根據每人六日的分法,三十萬日只夠分五萬人,而根據《滿文老檔》記載,建奴八旗在萬歷十四六年的時候,在旗男丁已經達六萬人之多。
彼時尚且是建奴高速發展的時候,努爾哈赤四處討伐兼并周邊部落,將得來的野人女真和擄掠的人口編入八旗。
頒布于天啟元年,而在天啟二年才正式實施的計丁授田時,建奴在旗男丁只會比六萬這個數字只多不少。
也就是說,這三十萬日田地建奴自己都不夠分,哪里還有空地給后來擄掠的漢人?
同樣根據建奴自己的《滿文老檔》記載:
天啟三年(原文天命八年,筆者厭惡所以改),遼東地區的一個村子,因為全村共分到的田地僅為七日,導致村民全部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