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艘龍舸綠絲間,錦帆未落干戈過。”
朱允熥看著眼前離開揚州的碼頭的船隊,浩浩蕩蕩的沿著運河向北方進發。
不由得有感而發。
船隊最前面的是十艘二百料雙桅十二櫓的戰船。
后面跟著十艘二百料的巡沙船。
再后面是五艘四百料的廣船。
朱允熥的旗艦四百料的尋座船夾在中間。
最后還有二十艘二百料的巡沙船。
將近五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載著朱元璋派給他的一營三千六百名士卒。
連同自己麾下的三百名錦衣衛,近四千余人的欽差隊伍,旌旗飄舞,百舸爭流。
在旗艦的船艙內,朱允熥正襟危坐在一張書案后的官帽椅上。
他一身明黃色袞袍,頭戴雙翅朝天烏紗帽。
云奇站在他的身后,書案前擺著的墩子上分別坐著李景云、耿玉、尹子劍和商振江。
在朱允熥的面前,站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子。
這女子一身黑色的短衣勁裝,面容精致。
眉如遠山柳葉,眼似秋水含星。
她的長發如瀑布般披散開來,黑亮且柔順。
然而,此刻的她雖然被五花大綁著,卻有著無法掩飾的英姿颯爽。
一襲黑衣雖然已經污穢不堪,但仍然難以掩蓋她其清麗脫俗的氣質。
“你就是韓妙兒?”
朱允熥看著眼前的女子,皺著眉頭問道。
韓妙兒毫不畏懼地直視著朱允熥。
眉宇間透露出著不屈和對朱允熥的不屑一顧。
對于朱允熥的問話,她置若罔聞。
“聽說你是白蓮教的圣女?”
朱允熥又問了一句,韓妙兒仍然對他的問題置之不理。
“放肆,”李景云再也按耐不住心里的怒火。
他站起身來一腳踢到韓妙兒的膝窩上。
“皇孫殿下問你話呢,你是聾了嗎?”
韓妙兒吃不住勁,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但她似乎不甘心跪在朱允熥的面前,掙扎著就要起來。
李景云一腳踩在她的肩頭。
他腿上一使勁,韓妙兒直接跪伏在地上,面孔貼著船艙的地板。
由于她雙手被縛,身體雖然拼命的扭動掙扎,卻始終無法抬起身子。
“李指揮使,罷了,松開她吧。”
朱允熥淡淡的說了一聲。
李景云這才抬起腿,氣呼呼的坐回到墩子上。
李景云的腿剛一松開,韓妙兒腰上一使勁,如同彈簧一下再次挺直了身子。
一臉冷笑的看了一眼李景云,隨后扭過頭挑釁的看著朱允熥。
“罷了,帶下去吧!”
朱允熥看到對方頑固的態度,無可奈何的說:“給她松綁,好生安置,不可虐待。”
“是。”尹子劍和商振江應聲站起來,走到韓妙兒身邊,一人抓著一只胳膊,將她拽起來拖了出去。
“殿下?”李景云不解的看著朱允熥,“這是為何?”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這才說道:“看她的樣子,不過十五六歲。
即使是那白蓮教什么勞什子圣女,想必也是受人蠱惑。
也是個可憐人,何必為難她呢?”
“殿下仁義,”李景云不動聲色的拍了個馬屁,“那她若是跑了?”
“跑就跑吧,”朱允熥哂笑道,“數百萬蒙古韃子都被我大明打的落荒而逃了。
我會在意這么個小姑娘?”
經過兩天一夜的時間,朱允熥的船隊抵達了淮安,晚上就在淮安宿營。
淮安知府宋德東剛過午時,就帶著縣衙的屬官來到碼頭。
跟著他一起的還有治下各縣的官員和淮安的縉紳賢達。
浩浩蕩蕩的有數百人之多。
等到船隊停穩后,他連忙帶著所有的人急急忙忙的來到朱允熥的巡座船下。
在船下守衛的是朱允熥麾下東陵衛所的錦衣衛,帶頭的是個總旗。
看一大群人急急忙忙的跑向巡座船,他連忙命令手下警戒,自己走到眾人的面前。
他把手扶在刀把上,滿眼警惕的問道:“你等是何人?知道這巡座船上是什么人么?”
宋德東連忙行禮,“這位兄弟,我是淮安知府宋德東。
聽說皇孫殿下駕臨淮安,我等特來拜見。”
聽到這人是淮安知府,錦衣衛總旗心中稍安。
他松開握著刀把得手,又指著他身后的人問道,“那這些人是做什么的?”
“這些人啊,哈哈哈,”宋德東笑了笑,“這些都是淮安治下的屬官和鄉紳。”
“等著,我去通報殿下。”
這個總旗也不啰嗦,知道了眾人的身份,轉身返回了巡座船。
過了大約半刻鐘的時間,李景云跟在那個錦衣衛總旗的身后走出了巡座船。
看到在場的眾人,拱了拱手說道,“在下孝陵衛指揮使李景云,這次領了殿下扈從的差事,為殿下充當馬弁。”
宋德東聽到李景云的話,連忙行禮,“原來是李指揮使。
下官淮安知府宋德東,攜淮安治下屬官及縉紳賢達,請求拜見殿下。”
李景云連忙還禮說:“府臺大人客氣了。
殿下這兩日舟車勞頓,又偶感風寒,剛服了藥睡下了。
他讓我通知各位,請大家回去吧。
我們在此駐蹕幾日,等到殿下身體稍安。
就要離開此地繼續北上了。”
“既然如此,請李指揮使轉告殿下好好休息。
如需要郎中藥石,還請不必客氣。”
聽說朱允熥不見他們,這些淮安的屬官和鄉紳們也不愿繼續在碼頭自討沒趣。
向李景云行了個禮便紛紛返回了。
宋德東走在最前面,淮南同知周炳文周炳文跟在他身后。
嘴里嘟囔著:“這個皇孫殿下,好大的架子。”
宋德東撇了他一眼,“慎言,這位可不是好惹的主。
你沒聽說他在六合縣與溧水縣做下的事情嗎?
他一離京,我恩師就給我寫信,讓我好生伺候,不可怠慢。”
周炳文聽后連忙諂笑著說:“陳侍郎對府尊大人果然是厚愛有加啊。”
宋德東也不接他的話茬,邊走邊說,“那位雖說駐蹕幾日便繼續北上。
我等也不能大意,你速安排人在碼頭給我盯緊了。
有任何人離開碼頭,都要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是。”周炳文連忙答應。
宋德東又想了一下,接著說:“你去交代下去,這幾日各縣的粥廠都仔細點。
把粥熬稠一些,不要讓他抓住把柄。”
“遵命。”周炳文連忙答應,轉身就要走。
“等等,”宋德東叫住了他。
冷笑一聲,“告訴他們,有溧水縣前車之鑒。
他們誰要是嫌命長,那就繼續舍命不舍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