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背后的故事
- 一人之下:茅山
- 清言喂
- 2117字
- 2024-10-27 19:15:01
可就在這說話間的功夫,孫玉樞的氣息越發委頓。
他五味雜陳地看著面前的徒孫,目光中有多年辛苦功虧一簣的絕望,更多地卻還是‘幸好是你’的解脫。
‘就這樣吧!’
只見孫玉樞的眼皮微顫,慢慢閉上。
“上清的,你不想陪著小主人去里面看看嗎?那里有老主人留下的仙跡!”
紫袍老猿修為高深,它明顯感覺到孫玉樞的最后一口氣要泄了,隨時可能人死燈滅。
老猿對于孫玉樞的看法,一直囿于祖輩的偏見。認為他也像千年前驅逐老主人張伯端出茅山的道人們一樣,滿口上清道德,背地傲慢自私。
甚至老猿主動戳穿了小主人的特殊命格,隱晦的告訴他老主人就是張伯端。
讓孫玉樞領悟到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老主人在借雞生蛋,在利用上清茅山尋找小主人,包括不讓小主人學習茅山符箓、大圣劈掛拳殘缺不全……
給了孫玉樞心靈沉重的一擊,也算是間接替老主人出一口氣。
可他發現即便成仙飛升的老主人算計了一切,可終究是漏算了人心!
鳩占鵲巢的鳳凰幼鳥,和供養它的凡鳥產生了羈絆。
所以老猿為了不使傳承出了岔子,只能出言吊住孫玉樞的最后一口氣。
果然不出老猿所料,王道生立刻不悅地反駁:“玄刀子,師爺現在最需要的休息和照顧,我要立刻帶著他出去療傷,什么仙跡都沒有師爺的生命重要!”
認清自己的王道生真可謂脫胎換骨,現在的他可以冷靜的去看待力量。
即便他知道自己所渴望的,張伯端在前面何為人洞留下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一直所渴求的成仙之謎。
他仍舊選擇遵從自己作為人的本心去救師爺,而不是進洞。
王道生果斷地蹲下身子,抱起師爺,毅然決然地要向洞外走去。
“停住,道生!”
就在此時,孫玉樞嘴唇翕動,發出聲音。
“你現在立刻去前面!”
“師爺,你全身的炁都亂了,我要帶著你出去,想辦法救你!”
王道生斬釘截鐵的回復道。
孫玉樞苦笑著搖頭:“癡兒啊癡兒!”
他艱難地抬起胳膊,朝著老猿招了招手,并向他投去一瞥。希望它能夠強行留住道生,不要讓他錯過了這份機緣。
“我能為他治療!”看懂孫玉樞手勢的老猿只得再次出聲道。
“此話當真?”王道生扭過身來,見到到老猿玄刀子肯定的點了點頭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將師爺放下。
老猿徑直上前,它扯腳扶頭,把孫玉樞的上身拽直,幫著他盤膝坐定。
只見它兩只猿掌來回輕搓,隨后漸次捂住孫玉樞的七竅,按摩揉搓,并不見使用真炁。
如此三遍之后,老猿囑咐:“小主人,你摸摸他,看看他胸前熱不熱!”
王道生伸手一探,觸到了滾滾熱量,朝老猿點了點頭。
“小主人,你且走開!”
老猿手并三指,俯下身去在孫玉樞眉心之間輕拍三下,然后趁機低聲在其耳邊說道:“我鎖住了你的一點先天炁,你好自為之!”
說完也不看孫玉樞的反應,轉身離開。
“上清的,小主人,你們且隨我來,小道將一切都告訴你們!”
王道生扶著氣色明顯變好的師爺,跟了上去。而小金絲猴兒卻在老猿的一聲長嘯之下,留在了原地。
山洞里,響起了老猿的講述聲。
“千年前,老主人張伯端憑借天資縱橫,領悟金丹妙法,慈悲心起,憐憫眾生不得真道,于是意圖傳下‘丹法’,救世人出生死苦海。
可惜,他一腔熱血卻被利用,三傳非人,‘丹法’為奸人所得。無奈之下,只能寫就《悟真篇》流傳世間。
而后老主人在功德圓滿,神通顯圣,羽化飛升前,于內景中參天地造化,知曉了小主人的存在,遂以大神通在秦嶺之中建造了此二十四節通天谷,留作傳承之地。
而在老主人于此地飛升之后,天地于此處自然形成了一方炁局,隔絕外界。
而小道先祖追隨老主人修行,漸開靈智,因忠心護主,性烈如火,遂得老主人賜下紫袍,敕為護法,享真人之位,道號‘玄刀子’。
老主人留下了小道先輩——第一代玄刀子守護此谷。而這外面漫山的猴子猴孫,包括我在內皆是先祖血脈!
我們秉承老主人和先祖的遺愿,在漫長的時光中,等待著小主人的出現。
能讓小道及漫谷猴群奉之為主的人,必須兼具三才童子命和練有大圣劈掛拳!
其中三才童子命屬于先天異人,命格貴重卻壽命極短。
而這大圣劈掛拳是老主人張伯端年少時,因天資太高,受門人嫉妒,被逐出茅山之后,路遇我家先祖,觀其行止,所領悟的鍛體法門。
后來流傳天下,但也只是作為普通的橫練拳法流傳,凡俗不得真法,想來也漸漸湮滅于歲月。
只有上清茅山,與老主人有引路傳法之恩,為了收緣,老主人才隱晦的將其中訣竅寫在了《悟真篇》的最后,并傳下缺了后兩式的大圣劈掛拳。
算是一步反客為主,坐享其成的閑棋,從此恩怨兩清,念頭通達。
自兩宋至今,千年來先后曾有九人進入此地,但他們只能算是有緣人,未曾得到老主人的傳承,只是得了些‘三車力’搬運炁體的粗淺法門。
小道以為我們還得繼續等待下去。
終于,小家伙兒通過你真炁的特點,發現了你,帶著你來到了我的面前。
果然在我刻意引導的猴子猴孫吼叫聲中,修煉大圣劈掛拳的小主人你顯現出了化猿的征兆。
這正是老主人當初所說三才童子命兼修大圣劈掛拳的標志。所以我由此篤定,你便是我們等待千年的小主人。”
說話間,他們腳步不停,幾乎每走一段,就會出現一個三叉路口,而老猿每次都不加選擇的走了中間。
就這樣他們漸漸來到了一處曠闊的所在,并在此停了下來。
老猿玄刀子指著的山洞說道:
“小主人,下面的路,小道就不能帶你走了,那是老主人給你留下的考驗與傳承之地。
歷代玄刀子都不能進去!”
“老道這里有兩個提示:‘何為人’和‘誠’!”
王道生自然胸有成竹,作為穿越者的他是知曉這兩個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