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
對于這個世界,方致遠的第一印象就是荒涼。
上次看的時候,由于還是黑夜看不太清楚,而這一次,這片天地是白晝,也正因是白天,他才能看的更加清楚。
荒涼的山林到處都是沒有半點綠意的枯樹干。
環(huán)顧四周一眼。
“大門這邊沒有變化。”
眼前熟悉的這些,還是他上次見到的那樣。
但是,他這次打開大門的地方可不是上一次的家里,而是老家的一處附近山林中。
這說明,他的挪動并不影響大門另一側(cè)的世界。
方致遠心念微動,大門收起,待他轉(zhuǎn)身看向一旁的另外位置,大門又隨著他的心念再度出現(xiàn)。
而大門那邊,他放在地上的東西也重新出現(xiàn)。
“這下,就算遇到危險,我也能直接跑掉了!”方致遠臉龐浮現(xiàn)一抹興奮。
生命只有一條。
他可不想將命白白葬送在這里。
而確定這扇門可以隨意打開,自由往來,就意味著再無后顧之憂,這樣的結(jié)果,如何能叫他不心頭雀躍。
不過!
對于這扇大門的測試,還并未結(jié)束。
方致遠斂起笑意,轉(zhuǎn)身將目光看向大門的那邊。
“接下來,測試第二項!”
在那邊的地上擺放著一塊巴掌大小的鬧鐘,鬧鐘的表針在不疾不徐的緩緩轉(zhuǎn)動。
一旁,還放著一個手機。
手機屏幕上顯示著一個時時運轉(zhuǎn)的監(jiān)控畫面。
看過轉(zhuǎn)動的指針以及監(jiān)控畫面上接連駛過的汽車,方致遠低頭看向手腕上的軍用機械手表,指針同樣在轉(zhuǎn)動。
這三者的比對,讓方致遠在心底對于兩個世界的時間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那就是他進入一個世界后,另一個世界的時間不會暫停!
關(guān)于時間的測試,他只能做到這里。
對于腳下這個世界的晝夜時間,他并不清楚,也無從下手,所以也只好就此作罷。
方致遠抬頭望向天空,天空灰蒙蒙的,看上去很壓抑。
這樣的天空,也讓他熄了那顆想要從天空情況看世界的心,盡管這種方法只是他兩天突擊學(xué)習(xí)出來的成果。
將放在地上鬧鐘和手機收起來之后。
大門也隨之憑空消失不見。
這樣的情況,代表著方致遠開始對于這個陌生世界的探索。
……
“當(dāng)前時間無法確定,室外溫度為零度,目前晝夜溫度在十五度左右。”
“空氣有咸味,還有鮮腥味道,疑似靠海!”
由于天空灰蒙,看不見太陽,方致遠只能依靠手中的指北針向著東方走。
當(dāng)然,這種方法對于認路并沒有什么用。
畢竟誰也不清楚這個世界的磁場和太陽是什么情況。
他之所以確定東方,只是想要不迷失方向而已。
現(xiàn)在周圍的枯樹干對方致遠來說,已經(jīng)算是很友善的了,如果是枝繁葉茂的綠樹山林,哪怕仰仗指北針,他也極有可能迷失其中。
二十分鐘后。
方致遠找到一座較高的山峰。
站在頂峰上,拿出軍用望遠鏡,舉目望去,入目所見,都如他腳下山峰一般,枯干林立,看不出半點不同。
而且由于不少山巒比他腳下所站要高,也使得他望不見山峰那面的情況。
“嗯?”
一縷飄搖直上的輕煙突然出現(xiàn)在視線內(nèi)。
突如其來的人跡令方致遠眼神微凝,心弦噌的繃緊,那縷輕煙他太過熟悉,正是燒火做飯時候升起的煙。
有人在燒火?!
是人?還是其他的?
要不要過去?
方致遠沉吟衡量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前往。
想要了解的這個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觸這個世界的生物,能夠生火,足以說明對方可以熟練使用火焰。
而火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文明!
從軍用望遠鏡看,輕煙飄揚的地方距離他所處的地方約莫有個三四公里,以他的腳程,估計最多不超四十分鐘就能夠抵達。
只是,這樣的接近,也讓方致遠將心提到的嗓子眼。
手中復(fù)合弩弓拉緊,短箭上弦,隨時處于可發(fā)射狀態(tài);電擊棒與防狼噴霧做好準(zhǔn)備,背后自制的二踢腳火箭筒也同樣準(zhǔn)備完好。
一切檢查完好過后。
帶著謹慎與緊張的心情,方致遠小心翼翼的向著那個方向走去。
接近。
一點點接近。
終于,在他的望遠鏡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輕煙的根源。
情況似乎有些出乎意料,那股飄揚升騰的輕煙并非如他所想的燒火做飯,而是,在焚燒尸體。
一堆枯枝木頭在簇擁著尸體燃燒。
煙霧在火中崛起,升騰向著高空,漸漸虛無。
方致遠的視線透過望遠鏡看到了火堆一旁的人,人很多,有男有女,還有些孩童,零零散散的圍繞著火堆站著,不停伸手取暖,感受著火焰的溫度。
他們身上的衣服是古代的粗布麻衣,看上去臟臟爛爛,而且似乎很久沒有洗過。
望著他們。
望著那具浴火的尸體。
方致遠心中有了幾分猜測。
從這些人的單衣穿著來看,他們目前應(yīng)該處于一個極度貧寒且饑餓的狀況下,如果他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輕易現(xiàn)身人前,極有可能與對方對上,甚至,還有可能出現(xiàn)意外危險。
有的時候,人心可是要比鬼還可怕。
因此,在沒有相對把握的情況下,他不會輕易冒險。
時間不久。
站在寒風(fēng)中許久的人群散去。
不少人在離去的時候,從火堆邊上還拿了一根火把。
沿著眾人離開方向望過去,那里有著一座座低矮破敗的茅草土房,很顯然,那就是他們的家!
大多數(shù)人都相繼離開,只留有幾個人依舊站在火堆旁,他們身上衣服相較于離去的那些人厚重不少。
漸漸地。
寒風(fēng)陣陣,火焰被徹底撲滅。
幾人見狀,拿過腳邊的木棍伸入熄滅的炭火,從中推出一具黑乎乎看不清具體的枯尸來。
待到枯尸在寒風(fēng)吹拂下,沒有了溫度。
在一人的指揮下,其他幾人才是紛紛出手,將枯尸抬起,放到不遠處的一個淺坑中。之后,幾人用一旁的鋤頭將挖坑的土埋了回去。
沒有墳頭。
就是平平的。
若不是淺坑前邊放著一塊石頭樣的標(biāo)記,恐怕根本不看出一點埋人的跡象。
幾人弄完這一切,沒有留戀的朝著炭火堆走去,似乎那堆炭火對他們的吸引比那座剛剛完成的墳要大的多。
望著遠處收拾炭火堆的幾人。
還有那道走到墳前,默默注視不語的指揮身影。
方致遠眼底閃爍一抹輕微的異樣,旋即起身掃了掃衣服上沾染的塵土,抬腳向著他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