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漢王朱高煦的性情
- 大明:讓你當贅婿,沒讓你當硬漢
- 過節(jié)長肉肉
- 2556字
- 2024-07-08 00:01:00
“想來,賀強的憋屈之意,應該消了不少吧...”
清晨,朱靈芝站在窗臺,看向賀強屋子的方向。
這三日來,她在暗自打聽賀強的消息。
白日里吃了睡,睡了吃。
早晚都會在演武場跑幾圈。
但能得知,現(xiàn)在的賀強還挺愜意的,臉上常常掛著笑容。
這讓朱靈芝覺得,這錢沒有白花。
太陽升起,朱靈芝便動身,去王府給父王和母妃請安。
在古代規(guī)矩繁多。
大戶人家都有這么一項重要的家庭禮儀,稱為“晨昏定省”。
晚輩早上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問好。
晚上睡覺前也要去長輩房間里看看長輩是否準備就寢,詢問鋪蓋衾被是否妥當,并提醒長輩夜里蓋好被子不要著涼。
作為長女,更要體現(xiàn)的孝順得體,也是常態(tài)。
王府主屋,漢王和韋妃在桌前,正在用膳。
“父王敬叩金安、母妃敬請康安。”
朱靈芝跟往常一樣,打了聲招呼。
等父王母妃點頭,便可離開。
韋妃微微點頭,表示一切安好。
而這次,朱高煦卻放下筷子。
他一臉不悅的看向朱靈芝,道:“靈芝,你身上的首飾呢?”
朱靈芝為了讓賀強吃上想吃的吃食,將所有首飾拿去當了。
身上自然是極為樸素。
連頭上的翡翠步搖,都換成了木簪。
若非當鋪的掌柜得知是王府的郡主,嚇了個激靈前來匯報,朱高煦還不知道此事。
他立馬派人暗中調(diào)查。
調(diào)查后得知,自家閨女居然變賣首飾。
就為了給還沒入門的贅婿吃上大蝦、海參...等昂貴食材。
這成何體統(tǒng)?
錢財事小,面子事大!
“女兒,女兒....”
朱靈芝一下子慌了神,脫口辯解:“女兒今日沒戴。”
畢竟還只是十六歲的少女,哪里能這么快反應過來父王既然開口,肯定是已經(jīng)知道此事的。
這下,朱高煦怒氣更甚。
“滿口胡言!”
朱高煦一拍桌子,怒道:“你以為本王不知?你將首飾變賣,拿去采買食材給那個賀強,他什么身份,跟本王吃一樣的東西?”
“父王恕罪!”
朱靈芝這才反應過來,父王已知曉。
她嚇得一個激靈,眼眸已經(jīng)淚眼汪汪,跪在地上。
她又怕牽連賀強,急忙開口:“是女兒擅自作主,賀強并不知曉,父王要罰,就罰我....”
“你還沒嫁人,就胳膊肘往外拐?”
朱高煦眉頭緊鎖,臉上的神色讓人不寒而栗。
在漢王府中,他說一不二,任何人都不能忤逆她。
即便是漢王的妃子,觸犯了他,都能喊人打三十板子。
而朱靈芝的所作所為,讓朱高煦覺得丟了面。
堂堂郡主,竟然要去當鋪當東西。
傳出去,還以為他漢王虐待子女。
這讓他漢王的面子往哪里擱?
除此之外,這換來的銀子作用也是蹊蹺。
居然只是為了滿足一個贅婿的口舌之欲。
這更加讓朱高煦覺得這女兒白養(yǎng)了,越想越氣。
“你以為本王不罰你?”
朱高煦脫口而出:“來人,打十板子,讓她反省反省!”
本來也沒想這般懲罰。
是朱靈芝包攬責任,弄得朱高煦火氣更大了一些。
聽到這話,朱靈芝只感覺天旋地轉,心碎疼痛,幾欲昏死。
小時候,她就親眼看到父王下令,讓人打二姨娘的板子。
給打得死去活來,差點死去。
這給她心里造成很大的陰影。
因此從小到大她都是敬小慎微,生怕觸犯了父王。
沒想到,今日這事兒要落在她的身上。
心碎以及害怕的情緒,涌上了朱靈芝的心頭。
心碎是因為,她是父親的親生女兒。
本以為這些年的乖巧懂事,能換來父親的喜愛。
但顯然是自作多情。
眼下父王能毫不猶豫的下令打他板子。
害怕的是一個閨女家,被訓家法挨板子。
疼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原因。
傳出去讓她還有何臉面見人,不如死了算了。
“王爺,打不得!”
韋妃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了。
她知道,王爺一旦開口,此事怕是無法挽回。
但閨女金枝玉葉,如何能挨得住板子啊?
再說,女人家被打板子,如此恥辱的事情,將來如何見人?
漢王三子朱瞻坦的母親呂妃,六年前就是因為挨了板子,到現(xiàn)在都是郁郁寡歡,幾乎不出門見人,活得人不人鬼不鬼。
無論如何,韋妃都不能讓王爺執(zhí)行這道命令!
“打不得,閨女馬上就要嫁人了,你這一頓板子下去,她還能站起來完婚么,王爺三思!就算挨板子,也等完婚后吧。”
韋妃是個精明的人,知道如何相勸。
現(xiàn)在王爺是信了大師的話,為了改變王府的氣運,才招贅婿。
及早完婚,這氣運才能早些改。
用這個理由求情很合適。
再然后,自己這些日子在吹一些枕邊風。
過段時間這氣一消,此事就不了了之。
其實,漢王朱高煦還是明事理之人。
脾氣雖然不好,但也不至于這般。
若是一年前之前這樣相勸,多半是其效果的。
然而,去年朱高煦在金陵造反失敗。
被永樂帝朱棣關在天牢半年有余。
這半年來,他一個人被鎖在昏暗無光的天牢之中。
人在這種環(huán)境,思想是很容易出問題。
那段時間,他的性情和思考方式,其實慢慢的發(fā)生了變化。
若是賀強知道此事,怕是就能夠明白。
朱高煦前半生英明神武,頗似朱棣,凡事都有章法。
青年時期的朱高煦,可謂是靖難時期的名將。
驍勇善戰(zhàn),數(shù)次救駕,功勛卓越。
在古代打仗只靠勇武是不行的,必須面面俱到才能統(tǒng)御軍隊。
他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多面性人才。
之后,朱高煦雖然沒有封為太子。
但受朱棣喜愛,掌管兵馬司。
稱得上是媲美李世民的天策上將。
這樣的人物,到晚年,卻斗不過侄子朱瞻基。
青年時期的朱高煦,和晚年的朱高煦相差的太多了。
晚年朱高煦造朱瞻基的反。
按理說,他這樣的將領絕對可以吊打朱瞻基。
然而打著打著,朱高煦就稀里糊涂的輸?shù)袅四菆鰬?zhàn)役。
最后朱瞻基卻并沒有殺他。
但朱高煦居然用腿絆倒朱瞻基,落得個瓦罐雞的下場。
這其中,很可能就是這天牢半年帶來的影響。
所以說,被關了半年天牢的朱高煦,腦回路也發(fā)生了很大問題。
準確來說,就是有點鉆牛角尖,執(zhí)拗,認死理...
“打,怎么打不得!”
朱高煦完全沒有被說動,反而越來越激動了:“打了一樣嫁人,趴著也得給本王完婚!”
在他的眼里,若不是朱靈芝帶來的霉運。
說不準,去年他就造反成功,現(xiàn)在已經(jīng)坐上了皇位!
哪像現(xiàn)在,窩在這樂安州,窩囊至極!
“王爺。”
韋妃心中一凜,跪在地上求情:“饒了閨女吧,她身子骨弱,哪能經(jīng)得起十板子,您忍心看到女兒受罰嗎,她可是您親生的。”
朱高煦不受其擾:“子不教父子過!”
王爺?shù)拇_是變了,回來后,怎如此執(zhí)拗....韋妃最清楚朱高煦的變化,天牢半年,對他的性情影響太大。
無奈,她只能跪地求饒:“王爺,您要是真要打,就打我。”
朱高煦臉色更加不悅:“那就連你一起打!”
“母妃....”
朱靈芝淚眼汪汪,朝著韋妃搖頭。
示意不要阻攔了。
大不了,大不了就挨一頓板子。
萬不能讓母親也一同受罰!
“請父皇恕罪!”
此時,世子朱瞻壑,次子朱瞻圻……等子女也正入屋請安。
見到此情景,他們也紛紛跪下,給朱靈芝求情。
然而,
一群人求情,烏拉拉的,如同火上添油。
此情景使得偏執(zhí)的朱高煦的怒意更甚。
“你們都給我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