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保險與大國之治:對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優化的思考
- 劉斌
- 1440字
- 2024-07-15 17:51:40
1.3.2 研究內容
本書主要分為以下七個部分:
第1章為導論,主要說明選題的背景與研究意義。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并持續優化制度安排,仍有一系列問題亟待破解。改革進入深水區,既需要確保效率也需要維護公平,既需要鼓勵競爭也需要保持底線,既需要尊重差異也需要凝聚共識。這些核心問題的背后,實際上就是在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宏大的時代命題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同時,本章分別從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與國家治理互動關系以及國家治理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測量三個層面展開文獻綜述,指出了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本書的總體思路、技術路線、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書的創新點和下一步可以改進的地方。
第2章為理論分析,將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分為五個理論階段,即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和第三條道路的彌合、公共選擇理論與福利多元主義、社會資本和國家安全理論、風險社會和現代治理理論、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理論以及以人民為中心和可持續發展理論,這五大方面內容在理論關系上呈現出層層遞進的特征。隨后,在對理論回溯、分析和拆解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書的理論框架。
第3章為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融入治理體系的演進歷程、內在邏輯和制度特征。全書運用歷史分析和文獻回顧的方法,從經濟社會治理的視角出發,回顧了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融入治理體系的歷程,并以此為基礎,在學理上凝練出兩者的協同關系、制度變遷的經驗特征以及優化原則。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優化在推進我國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逐步從國企改革配套制度走向國家治理的中心,順應了老齡社會的系統變遷并體現出自發性、漸進性和誘致性,成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政策工具。
第4章為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保障水平對國家治理能力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通過將國家治理水平具體化為經濟社會治理水平,將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保障水平定義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水平,描述性統計評估了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多層次養老保險水平的關系,并深入系統內部,利用計量模型分別分析了多層次養老保險保障水平對社會治理水平和經濟治理水平兩個方面的影響機制和影響程度。當然,這里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將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優化分解為制度保障水平和制度可持續性,主要是基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性”和“制度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
第5章為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評估及其對國家治理能力的沖擊分析。本章明確指出當前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最核心問題為基金可持續問題,并利用保險精算方法,對財務可持續和協同發展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對于提升經濟社會治理能力至關重要,進而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至關重要。
第6章為作為經濟社會治理手段的中西方養老保險制度比較。本章系統梳理了西方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作為重要政策工具介入經濟社會治理的全過程以及制度的模式和特點,并尋求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新和路徑優化可以借鑒的方式方法。
第7章為本書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指出伴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公眾對民生保障制度的水平和范圍的預期將越來越高,對社會風險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因此,越是在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越是風險挑戰多發的時期,越要面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優化步伐,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