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財務管理概論

第一節 財務管理特點

隨著以科學技術為主體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逐年大幅提高,管理顯得日益重要。要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就必須依賴于科學管理。只有科技和管理的共同進步與發展,才有可能保持經濟的快速、健康增長。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乎資金的獲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生存環境的復雜、多變,企業財務管理的觀念、目標、內容、模式等都必定受到巨大影響與沖擊。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企業財務管理手段的智能化

隨著計算機輔助管理軟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用的不斷深入,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數字化程度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手段日趨程序化,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在財務管理中,為了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最大限度地削減隨意性和盲目性的管理,企業引入管理信息系統(MIS),這樣,企業財務管理日趨縝密和簡化。此外,通過對網絡技術的運用,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遠程財務管理已成現實。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并隨著經濟形態的轉化和杜會的進步而不斷深化。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賴于員工富有創新性的勞動。為此,企業必須把“員工利益的最大化”納入其財務管理目標之中,同時還要滿足與企業關系密切的團體如債權人、客戶、供應商、戰略伙伴、潛在投資者、社會公眾等的利益需要,這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組成部分。此外,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商譽、信息等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在企業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由此擴展了資本范圍,改變了資本結構。而不同的資本所有者對企業均有經濟利益方面的要求,這決定了企業經濟利益不僅歸屬于股東,還歸屬于相關利益主體。參與企業利益主體的多樣性和財務管理活動的層次性,決定了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化結構和層次性結構,這就要求財務管理目標不可能簡單等同于以個人利益為主體的個人目標,而是所有參與者利益博弈的結果,即它是所有參與者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協的結果,是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目標體系。

(三)企業財務管理戰略以生存為先導

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是企業財務管理戰略關注的焦點。企業財務管理戰略的總體目標是合理調集、配置和利用資源,謀求企業資金的均衡、有效流動,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實施企業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夠保持企業健康的財務狀況,有效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核心資源,企業一旦陷于困境或破產,人力資源則會重返勞動力市場,難以用來償債,只有資金類資源才可以用來償債,這就說明企業在發展戰略上必須堅持以“生存”為先導,始終保持企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

(四)企業財務管理強調科學理財

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跨國公司國際投資引起的國際資本流動以及我國貨幣融資政策的調控影響而日益突出。企業財務管理必須不斷吸收先進的財務管理經驗和成果,大力增強現代理財意識,以積極的態度掌握和運用理財的創新工具,努力掌握現代理財技巧,助推企業健康、穩步地實現快速發展,最大限度地有效化解企業的生存風險。

一般來說,企業的生存風險主要包括經營風險和金融風險,其中經營風險主要存在于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新產品的開發與研制方面;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金融市場。這是因為金融市場的配置效率越來越高(經濟全球化的驅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交易費用的相對降低),資金的流動性越來越強,企業可以充分運用金融工具合理化解金融風險;將閑置資金在金融市場進行科學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樣,企業的生存發展與金融市場息息相關,企業面臨的金融風險將更大。在動態的金融環境中,如經常性的利率、匯率的變動,這類不利于企業的變動很可能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招致破產。在動態的金融市場中,如果投資組合決策出現失誤,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因此,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大力提高理財技能,以保證最大限度地降低財務風險。

(五)企業財務管理對象交叉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團隊協作日顯重要。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行業之間、企業之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財務管理邊界出現了“滲透”,財務管理需要以企業整體為單位,即縱向職能部門的財務小團體的組合、橫向職能部門的財務組合,以及其他各部門的密切協作;客戶、供應商以及其他與企業保持利益關系的人才都應該被納入財務管理對象之列。這樣,跟以往相比,企業財務管理對象就呈現出交叉化的特點,交叉化管理不但能充分挖掘本企業財務潛能,還能充分利用相關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積極因素。

(六)企業財務管理的專業性

我們說成本、利潤、資金占用是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指標,而財務狀況的好壞和財務的管理水平也制約著企業各個環節、各個部門的工作。財務管理的綜合性決定了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解決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直接從事財務工作的部門和人員要主動與其他部門密切結合,為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和提高經濟效益獻計獻策。財務部門的人員要走出去,把自己的工作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為其他部門出主意、想辦法,開源節流。財務部門應把這項滲透性的工作看作“分內”的事。人,如果關在屋子里算“死賬”,單純地在財務收支上打算盤,甚至以財權去“卡”別人,那么最終都將影響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各項財務指標的完成。為此,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他們除了應當通曉財務管理學(這是一門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以數學為支柱,涉及多門學科的專業性經濟管理科學)、會計學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懂得本企業的生產、技術知識,對企業的其他專業性管理也應懂得一些。若知識面狹窄,就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財務管理人員。

另一方面,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廣大職工要積極支持、配合財務部門的工作。一個企業要管好財,絕不是財務部門和少數財務人員所能辦到的,必須依靠企業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單純靠財務部門理財,必然是“孤掌難鳴”。只有人人當家理財,企業才能財源茂盛。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領導者必須重視、尊重、支持財務部門的工作,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作用。同時,企業領導者自己也要懂得必要的財務管理知識,起碼要做到會看財務報表,會分析財務報表,并從中發現企業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若不懂得財務管理,那么他的知識結構是不完備的。嚴格地說,這樣的領導者是不稱職的。當家不會理財,這個家是當不好的。

總之,財務管理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血脈”。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可以說,成功企業必定擁有成功的財務管理。準確把握特點,贏得財務優勢,必定贏得競爭優勢。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與應用

所謂財務管理,其實就是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管理,而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三個過程:資金籌集、資金的投放與使用、資金的收入與分配。由上述可見,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可以大致分為籌資的管理、投資的管理、股利分配管理三項。

在企業生產與經營的過程中,經濟核算將系統地對這些發生的資金占用、生產中的消耗、生產的成果進行記錄、核算、控制、探究,達到以較少的資金占用與消耗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可以說,經濟核算是一個企業對生產經營活動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一個企業用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能夠促使企業經濟核算運行得更加順利。財務管理就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等這些活動的管理。而在經濟核算中,對現階段生產中的占用、消耗以及成果進行綜合比較時,也需要借助價值形式,所以說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經濟核算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效益,其主要是通過財務指標來分析考察企業的經濟效益。而這些財務指標包括資金、成本、收入等。經濟核算要求對企業經營生產中的占用、消耗、成果進行記錄與核算,還包括對比與控制工作,達到企業增加盈利、提高資金使用的效果,而這些都需要通過財務管理來實現。財務管理需要根據利用價值形式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綜合性管理,促使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都追求經濟效益。

三、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

財務管理是企業整個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較高的管理水平和較好的經濟效益是同健全的財務管理工作分不開的。很難設想,一個企業的資金管理混亂,而生產經營活動還能夠順利進行;也不能設想,一個企業不講經濟核算、不計消耗、大手大腳、鋪張浪費,還能夠取得好的經濟效益。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計劃地組織資金供應,提高資金利用率

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購置生產資料,支付職工工資和維持日常開支。企業資金的籌集、組織是由財務活動去實現的。這是財務管理的基本職能或一般要求。財務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任務,按照節約使用資金的原則,確定必需的資金數量,通過正確地組織和使用銀行貸款以及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來源等渠道,使企業所需要的資金得到及時供應;通過有計劃地調度資金,組織資金收支在數量上和時間上的銜接與平衡,保證資金循環、周轉的暢通無阻;通過經常分析資金在生產經營各個階段上的占用情況,找出不合理的占用因素,采取措施加速資金周轉。

財務管理的作用還在于嚴格控制、監督各項資金的使用,降低資金占用率。財務部門的組織資金供應并不意味著“有求必應”,要多少給多少,更不是說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是要按照國家政策和規章制度及企業財務制度辦事,嚴格控制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在保證需要的前提下力求減少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中的資金占用,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降低勞動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經濟效益是要以盡量少的勞動消耗和物化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能否把我們的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振興以及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成敗。提高經濟效益是一個大課題,需要多層次、多層面地相互協作才能奏效。就企業而言,在確定產品方向、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就要在降低勞動消耗上下功夫。而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正是合理地使用資金和設備、加強經濟核算,挖掘一切潛力等,這些無一不是圍繞降低消耗這個目標展開的。財務管理這個極為重要的手段,與提高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關系被形象地稱為“血緣”關系,不是沒有道理的。財務管理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方面,至少可以發揮三種重要的作用:反映作用、控制監督作用和參謀作用。

1.反映作用

企業經營好壞、效益高低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能憑印象,而是要經過詳細的、科學的計算和分析才能準確地反映出來,需要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原材料的消耗、勞動力價值形式進行科學的歸納、計算,這里財務和會計的固有職能。沒有這種扎扎實實的計算,經濟效益的好壞就無從判斷。反映經濟效益最重要的信息是財務報表。企業在一個時期花費了多少、盈利了多少,可以通過財務報表看得清清楚楚。

2.控制監督作用

財務部門通過制定財務計劃和財務制度,確定各項產品和勞務的成本,規定各種費用標準,嚴格按定額和開支標準辦事,就能有效地控制消耗水平;否則,原材料消耗和開支便無章可循,甚至任意揮霍浪費,“提高經濟效益”就成了一句空話。發揮財務的控制與監督作用,還可以使職工的生產經營活動有一個共同遵守的準則,有利于建設正常的生產管理秩序。這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也是建設現代化企業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3.參謀作用

財務部門通過分析資金運動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敏銳地發現、揭示出資金運動背后掩蓋著的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及時向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同時,財務部門通過經濟活動分析,把實際消耗水平與計劃水平相比較,就能夠找出差距和薄弱環節,為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出謀劃策。

(三)提高企業經營決策水平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和企業自主權的擴大,企業的生產由面向倉庫轉為面向市場,產品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生產什么、生產多少,要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企業的經營決策對企業來講至關重要。正確的經營決策能夠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需要的同時,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與此相適應,財務管理也要沖破傳統觀念,提出新的研究課題,開辟新的研究領城。目前,我國有些企業的財務部門,結合實際學習國外經驗,在財務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它們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利用有利的條件主動參與企業經營各個環節的預測、組織調節和監督檢查。由于財務部門的管理職能滲透到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因而掌握著企業中比較完整、系統、總和的信息。據統計,目前企業管理信息中大約有2%來自財會系統,這就能使財務部門結合市場預測進行不同的定量分析,在得失相比中選擇最優比值,為企業領導者決策提供方案。

搞好財務管理,對宏觀經濟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加強財務管理是改善國家財政狀況、保證財政收入不斷增長的重要途徑。企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我國財政收入90%以上是由各類企業上繳稅利形成的。企業財務狀況直接影響、決定著國家的財政狀況。加強財務管理,對確保國家財政收入有兩個作用:第一,如前所述,財務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降低勞動消耗,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盈利水平。在企業與國家的分配比例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利潤越大,自己可以多留,國家可以多得。通過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來擴大財源,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根本出路。國家財富從何而來?要靠廣大勞動者在千千萬萬個企業中去創造。企業的經濟效益搞上去了,國家的財源才能充裕。第二,加強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及時、足額地繳納稅利,可以堵塞財政上的“跑、冒、滴、漏”,從而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最佳應用效果。

四、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原則

(一)成本效益原則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管理者關心的不僅是資金的存量、流量,更大程度上是關心資金的增長量。為了滿足社會上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做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即用最小化的勞動墊支和最小化的勞動消耗,創造出最大化、最優化的勞動成果。從根本上看,勞動占用、勞動消耗這些都屬于資金占用以及成本費用,而勞動成果的表現是營業收入與利潤。企業應實行成本效益原則,提高自身經濟效益,使投資者權益最大化。

在籌資活動中,會有資金成本率、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兩者之間的對比分析問題;在投資決策中,會有各期投資收益額、投資額兩者之間的對比分析問題;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會有營業成本、營業收入兩者之間的對比分析問題;還有其他的諸如設備修理、材料采購、勞務供應、人員培訓等問題,這些問題無不存在著經濟的得失與對比分析問題。

企業一切成本、費用的發生,都是為了能取得最終的收益,這都聯系著相應的收益比較問題。對此進行各方面的財務管理與決策,應當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則來周密分析,因為成本效益原則是各種財務活動中廣泛運用的原則。

(二)均衡原則

在財務活動中,收益與風險的高低成正比,高收益的背后往往蘊藏著高風險。比如,對于流動資產的管理,如果持有較多的現金,當然可以減少企業債務風險,從而提高償債能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銀行利息低則意味著庫存現金喪失了收益價值。

在籌資方面,發行債券還是發行股票、利率是否固定、利息可以在成本費用中列支等因素對企業留用利潤的影響很少。如果提高自有資金的利潤率,企業就要按期還本付息,承擔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大。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受資者,都應當謀求收益與風險相適應。要求的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不同的經營者在面對風險問題時,他們的態度是有所不同的。有人寧愿求穩,不愿冒較大的風險;有人則甘愿去冒風險而謀求巨額利潤。無論市場狀況的好壞,無論經營者的心理狀態是求穩還是求利,都應當做出全面分析和權衡,選擇對自已最有利的方案。企業的經營者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把握均衡原則,利用分散風險的方式來獲得均衡,將收益高、風險大的項目與收益低、風險小的項目搭配起來,使風險與收益相互均衡,這樣做既降低了風險,又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五、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

目前,我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主要有決策、協調、反饋和監督。

(一)決策職能

決策職能是指財務管理對現代企業財務活動的預測、計劃、決策等能力。

(二)協調職能

協調職能是指財務管理對現代企業資金的供求具有調節能力,并且對企業資金的使用、消耗具有控制能力。

(三)反饋職能

反饋職能是指財務管理具有根據反饋信息進行現代企業財務活動的再管理能力。

(四)監督職能

監督職能是指財務管理具有全程保證現代企業財務活動合法性、合理性的能力。

當然,在上述四種職能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共存,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浑源县| 信阳市| 宁城县| 韶关市| 眉山市| 安龙县| 沁阳市| 巫溪县| 布尔津县| 长白| 永善县| 腾冲县| 民权县| 司法| 旺苍县| 米易县| 博兴县| 青浦区| 达孜县| 阿拉善左旗| 肥城市| 乡城县| 织金县| 无极县| 广安市| 高要市| 保定市| 新津县| 宁夏| 太谷县| 乐至县| 潞城市| 马尔康县| 宁阳县| 浦北县| 新竹市| 梁山县| 大余县| 扬中市|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