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代社會:重新思考事業、家庭和未來規劃
- (西)莫洛·F.紀廉
- 675字
- 2024-07-02 16:14:42
后世代社會的關鍵數據
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多代人開始共享同一個舞臺。在經濟轉型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不同代的人越來越傾向于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消費。按照舊有的人生順序模式——從上學到工作再到退休,我們被定義為嬰兒潮一代、千禧一代等,而這種劃分是建立在這些群體做事方式的陳腐假設之上的。如今,這種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一場革命已經拉開序幕。它正著力創建多種路徑,助力人們靈活應對各種變化和意外事件。我們正見證后世代社會的到來,這個社會中的成員就是我們所說的常青一代——定義他們的不再是他們出生的年代,而是他們工作和學習的方式,以及與人互動的方式。
32年:自1900年以來,美國人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46歲增長到78歲,增加了32年。
19~25年:60歲后,美國人、歐洲人、拉丁美洲人和亞洲人平均還能再活19~25年。
13~17年:60歲后,人們還可以健康生活13~17年。
8代:在世界舞臺上,目前有8代人共存。
18%:2021年美國核心家庭所占的比例(18%)低于1970年的40%。所謂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對已婚夫婦及至少一名18歲以下的子女組成的家庭。
另一個18%:2021年生活在多代家庭中的美國人的比例(18%)高于1971年的7%。所謂多代家庭,是指三代或三代以上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10%~15%:按國家劃分,在30歲及以上人口中,通過傳統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最高比例。
30%~35%:按國家劃分,在30歲及以上人口中,通過數字平臺學習的最高比例。
46%:對多代勞動力隊伍的潛在優勢感興趣的國際高管的比例。
37%~38%:在英國的Z一代和千禧一代中,有37%~38%表示他們的品牌選擇受父母或監護人的影響——這一比例高于受名人和社交媒體網紅影響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