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寫說明

多數學習中醫者在完成中醫系統課程學習,甚至臨床工作多年之后,仍有一種面對實際病例,感到中醫診治疾病無從下手、診斷結論恍惚依稀的現象,尤其在辨證論治方面,更覺得隨意無定。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通常的中醫教學環節中,教學內容相互分割,特別是生理病理、四診病象、辨證綱領與治法方藥之間等基本知識不能貫通一氣,缺乏一種直接面對實際病癥、指導診斷結論的基本方法,即如何綜合運用四診與辨證知識進行鑒別診斷的邏輯規則-這就是中醫辨證論治方法。如果說中醫基礎、中醫診斷、中醫方劑、中醫中藥是中醫的四大基礎知識,而辨證論治方法正是中醫基礎知識與臨床各科技能相互對接的關鍵橋梁,因此,要徹底完成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各科的過渡、順利到達實踐的彼岸,極有必要補好“辨證論治學”這一課。

“辨證論治學”在以往的《中醫診斷學》或《中醫內科學》中雖然也有所牽涉,甚至還有諸如《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等專著問世,但大多是對中醫癥狀與證候類型的收集與整理,或只針對具體病種的相關比較,并未能充分反映和展示中醫豐富多彩的鑒別診斷方法與技巧,倒是在中醫經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及相關的后世著作中,更多地閃爍著“辨證論治”的思想火花、蘊含著“辨證論治”的思維法則,但又未得到深入的發掘與全面的總結。因此,時至今日,亟須一本能夠系統反映中醫辨證論治方法與思路的專業書籍,以填補中醫教育,尤其是高層次的教學在這一環節上的空白。

筆者在江西中醫學院(現江西中醫藥大學)跟師讀研之后,深感姚荷生老先生在中醫辨證論治方法上具有甚為系統的辨證思路與規范的操作過程,堪稱中醫之“正法眼”,便于1995年專門申報獲批省衛生廳中醫藥科研課題“姚荷生中醫診療規矩與特色的系統研究”,并在姚荷生老先生的熱心指導下,開始了以傷寒學、金匱學、溫病學三大經典辨證理論為思想依托,以姚荷生老先生學術經驗為實例樣板的經典辨證論治學專項研究,經過20多年的潛心積累,在傳統辨證論治的整體框架與實操程序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研究生中醫診斷學學科課程和中醫臨床基礎課程的教學經驗,編著了這本《實用辨證論治程式通論》,以期作為中醫專業者在具有一定知識基礎和臨床經歷之后,進一步系統研修中醫經典辨證論治方法的輔修資料和提高教材。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要使學生在已基本掌握中醫四診方法和辨證八種綱領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學習中醫疾病診斷觀、中醫辨證診斷目標、病證分類框架和相關的鑒別診斷方法,明確辨證論治過程的操作程序,從而學會如何以實際疾病癥象為對象,理順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的基本思路,提高中醫辨證論治實操的準確性,減少診治的隨意性和誤診率,為中醫其他課程的學習及今后科研設計與臨床工作打下辨證論治的堅實功夫。

本教材主要作為中醫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中醫臨床基礎性教材,也可供中醫高級進修生選修或自學之用。根據培養實用型和綜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教材貫徹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并重的方針,注重課堂教學與實踐應用的結合,教學內容在力求知識結構的整體化聯系的同時,在專業技能方面強調精深,在相關知識方面注重廣博。

本教材撰寫分工如下:第一、二、三章,由劉英鋒、黃波執筆;第四章,由黃利興、王伶改執筆;第五章,由李富、龍瓊萍、蘇搏超執筆;第六章,由李富執筆。另外,李健、錢昭部、李富貴參與了第三章第一節部分內容的修改,丁明、呂雅景、陳臻、盧雪蓮參與了第六章有關案例素材的收集整理,賈冬冬、萬松承擔了全書的排版與校稿。

本教材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之一,是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等新部署新要求的基礎上,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實用辨證論治程式通論》的內容進行調整、修正、充實而成,在保持上版特色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校訂和完善。

本教材的撰寫也得到姚梅齡先生、姚芷齡女士在提供有關資料與學術借鑒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劉英鋒

2023年9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孟连| 英德市| 茶陵县| 湾仔区| 泗水县| 凤凰县| 长武县| 金平| 邢台市| 阳泉市| 合肥市| 唐海县| 绥德县| 蓝山县| 修武县| 太仆寺旗| 秀山| 白城市| 庄浪县| 湛江市| 华宁县| 淮北市| 乐东| 星子县| 开鲁县| 云林县| 泌阳县| 临猗县| 大渡口区| 互助| 新安县| 隆化县| 汤阴县| 盐亭县| 山丹县| 策勒县| 瓦房店市| 尖扎县| 连江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