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鐵如何能浮于水面之上!
- 墨家棄徒?我反手打造大秦重工
- 沙灘拾貝
- 3015字
- 2024-07-04 09:06:53
章臺宮內,威嚴肅穆。
雕梁畫棟間映照著璀璨燈火。
祖龍立身輿圖前,目光深邃如淵,注視著葉玄昔日呈獻的那份世界輿圖。
圖中山河遼闊,疆域無垠,仿佛天下盡在指掌之間。
這份輿圖之大,比之大秦現(xiàn)有疆土,尚要廣闊數(shù)倍,令祖龍心中的雄心之火熊熊燃起。
他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盡管葉玄所提的那件威力無比的滅神武器令他心動不已,但更令他神往的,卻是輿圖上描繪的未知疆域與異國!
若能一一征服,他將真正意義上成為天下共主!!
那時,大秦的旌旗必將高高飄揚,震懾四方!
然而,在壯志凌云的背后,祖龍心中也藏著深深的憂慮。
他深知,生命無常,時光易逝,這份輿圖所展示的廣袤天地,恐怕自己一生都難以完全踏足。
每每念及此處,他總不禁黯然神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涼。
一想到膝下的那些兒子們,包括被視為儲君人選的長公子扶蘇。
但在他眼中,這些后代似乎都缺乏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和智慧。
他嘆息著,心中滿是無奈與不甘。
若能尋得長生之法,或許他還有機會親眼見證大秦的旗幟在每個角落飄揚。
這種想法,在他心中愈發(fā)強烈。
長生不老,對他而言,不僅僅是為了延續(xù)生命,更是為了完成那未竟的征服之夢!
每當夜幕降臨,他都會凝視星空,幻想著有一天能踏遍輿圖上的每一寸土地,讓大秦的威名遠播四海!
而那份對長生的渴望,也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在他心中愈演愈烈。
……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而肅穆。
祖龍端坐于帝榻之上,龍顏威嚴,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殿下群臣。
他聲音沉穩(wěn)而有力,透著不可一世的霸氣,說道:“葉玄所獻輿圖,昭示我大秦征服天下之壯志可期。”
“朕,心懷壯志,誓為天下共主,必使我大秦旌旗高揚于四海八荒!”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祖龍的帝威如山,壓得眾人喘不過氣來。
文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對這突如其來的宏偉藍圖感到震驚,同時也對未知的未來充滿憂慮。
而武將們則是振奮不已,他們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捏緊雙拳。
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沙場上的榮耀與功勛!
對于他們來說,征戰(zhàn)意味著軍功的累積,意味著升爵上位的機會,更意味著無數(shù)因戰(zhàn)爭而浮現(xiàn)的機遇!
然而,在人群之中,奉常寺的儒生們卻是面色凝重。
淳于越顫巍巍地從群臣中走出,聲音微顫卻堅定地說道:“陛下,臣反對大秦窮兵黷武,繼續(xù)征戰(zhàn)。”
“大秦需要休養(yǎng)生息,百姓渴望安寧。”
“過度的征戰(zhàn)只會耗盡國力,讓百姓疲憊不堪。”
周青臣等人聞言,心中憂慮更甚,亦是紛紛跟著淳于越出列,欲諫言于帝。
他首先上前,躬身作揖,道:“陛下,臣等以為,大秦一統(tǒng)六國,天下百姓好不容易迎來短暫的和平,不宜輕啟戰(zhàn)端!”
“征戰(zhàn)之事,勞民傷財,恐非社稷之福。”
“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以大秦和百姓之福祉為念。”
其旁漆雕畢亦進言道:“陛下,周大人所言極是。”
“征戰(zhàn)雖能揚我國威,然過度用兵,必致國力耗損,百姓疲敝!”
“愿陛下深思熟慮,勿使大秦因征戰(zhàn)而衰。”
叔孫通憂心忡忡地補充道:“陛下,天下之大,非一日可定。”
“若急于求成,恐反受其害!”
“望陛下審慎行事,以保國家長治久安。”
群臣紛紛附和,言辭懇切,無不流露出深切擔憂。
他們希望陛下能夠聽從諫言,以國家大局為重,勿因一時之雄心而誤了社稷蒼生。
祖龍聞眾儒生、博士之言,面色頓沉,陰云密布。
十二旒冕帝冠之珠簾輕搖,掩其龍顏,難窺真容。
然其身上所散發(fā)的蒼龍怒氣,如暗流涌動,似將破堤而出,令人膽寒!!
朝堂之上,氣氛驟然凝重,如同冰封雪蓋!
群臣噤若寒蟬,無人敢出聲!
帝威之下,眾人皆感心驚膽戰(zhàn),唯恐觸怒天顏,招來無妄之災。
此刻的祖龍,宛如一尊即將發(fā)怒的蒼龍,令人望而生畏!
正當朝堂凝重之際,李斯挺身而出,銳利的雙目一瞇,厲聲呵斥淳于越:“淳于越,爾等何知陛下之壯志雄心?”
“陛下欲一統(tǒng)天下,非為一己之私,乃為天下黔首謀福祉,立萬世之基!”
“少府令葉玄所獻世界輿圖,正是我大秦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的契機。”
“爾等儒生,豈可安于現(xiàn)狀,空談誤國?!”
李斯之言,擲地有聲,震撼朝堂!
全場一片寂靜,群臣皆屏息凝神,唯恐錯過一字!
奉常寺的博士們,以淳于越為首,本是臉色陰沉,此刻更是怒火中燒!!
淳于越瞪視李斯,怒道:“李斯,你豈可如此妄言?”
“陛下之雄心固然可嘉,然過度征戰(zhàn),必將導致國力衰竭,百姓疲敝!”
“你豈能為了一己之功利,而置國家與百姓于不顧?!”
李斯冷笑一聲,回應道:“淳于越,你只知空談仁義,卻不懂天下大勢!如今我大秦正值鼎盛之時,若不乘勢而上,更待何時?”
“陛下之志,非你等儒生所能理解?為了天下一統(tǒng),為了萬世之基,我大秦必須奮戰(zhàn)不停!”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陷入沉寂!
群臣們心中各有思量。
而祖龍,則依舊端坐于帝榻之上,面容沉靜,無人能夠窺見其真實想法。
其實,李斯深知祖龍之心,亦明了大秦的現(xiàn)狀。
他心中知道,陛下雖好戰(zhàn)喜功,然征戰(zhàn)實乃無奈之舉。
大秦立國數(shù)百年,自商君變法以來,歷經(jīng)六世。
軍功爵制度已在大秦根深蒂固!
倘若無持續(xù)的戰(zhàn)事,無廣袤之疆土以供征服,則軍功爵制度將失其立足之根本,國內矛盾亦將因此激化!
李斯支持征戰(zhàn),他所支持者,非窮兵黷武之舉。
他深知窮兵黷武之弊端,亦知此非長久之計。
然而,軍功爵制度猶如脫韁快馬,無人能駕馭其勢!
若陛下非好戰(zhàn)喜功,又何以安撫國內狂暴的戰(zhàn)爭意愿?
何以安撫朝堂上諸多兵門秦將?
在李斯眼中,淳于越等人雖謀一時之安寧,卻未能深謀遠慮!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也!
此刻的李斯,心中充滿了對大秦未來的擔憂。
他希望通過支持征戰(zhàn),為大秦開拓更廣闊的疆土,同時亦在尋求一種平衡,以期在維護國內穩(wěn)定與滿足戰(zhàn)爭意愿之間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淳于越見辯不過李斯,心中震怒難平。
他決然轉身,面對祖龍,雙膝一曲,重重跪在大殿的玉石地板上,聲音堅定而洪亮:
“臣,既無法說服陛下,便跪在此處,以表決心!”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群儒生也紛紛效仿,齊刷刷地跪在淳于越身后!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定與執(zhí)著,仿佛要用這種方式來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祖龍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哂笑。
他緩緩起身,從帝榻上站起,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們。
聲音淡然而冷漠:“既然你等愿意跪,那便跪著吧!”
“大秦,固然有黑暗中的老鼠,”
“但卻不能因其,而阻擋帝國前進的腳步!”
“朕,亦如此!”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無盡的霸氣與決心,仿佛在宣告著大秦的崛起已經(jīng)勢不可擋!
而淳于越等人則依舊跪在地上,他們的身影在祖龍的威嚴下顯得如此渺小和無力。
隨后,祖龍目光轉向葉玄,沉聲問道:“少府令葉玄,你如何看待此事?”
葉玄聞言,穩(wěn)步出列,躬身作揖,回答道:“陛下,若要征服天下,橫跨大海是必經(jīng)之路。”
“然而,以我大秦現(xiàn)有的船只工藝技術,確實難以勝任此等重任。”
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凝眉沉思。
橫跨遠洋……
這任務太重了,幾乎不可能完成。
哪怕窮極大秦水師力量,亦是無法渡過那片汪洋大海的。
祖龍亦是眉頭緊鎖,沉吟片刻后,他再次開口:“那你有何計策?”
葉玄抬頭,目光堅定地望著祖龍,道:“啟稟陛下,唯有打造鐵甲戰(zhàn)艦,方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鐵甲戰(zhàn)艦?”祖龍眉頭微挑,顯露出對此新奇概念的興趣,“這究竟是何物?”
葉玄神色自若,解釋道:“鐵甲戰(zhàn)艦,顧名思義,即是身披鐵甲的戰(zhàn)船。”
“其構造堅固無比,任憑海浪滔天,風雨交加,亦能穩(wěn)如泰山,不受損毀。”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淳于越更是震驚得瞪大了雙眸,他難以置信地盯著葉玄,怒聲呵斥:“荒謬至極!你所說的鐵甲船,簡直是異想天開,黃口小兒,胡言亂語!”
周青臣亦是面露譏諷,冷聲問道:“且不論你這鐵甲船能否橫跨重洋,我只想請教少府令一句,鐵如何能浮于水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