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當燃
  • 周宏翔
  • 2830字
  • 2024-07-01 09:46:58

此刻與未來

周宏翔

《當燃》原本不是一本小說。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三位交好的女性朋友去參觀我的新家,在她們交談的間隙,我將她們深夜對話的場景寫成了一條微博,誰料讀者留言想看她們的故事。但我依舊不打算寫成小說,至少在那個時刻,她們的故事不具備小說開始的動力,所以我承諾用帖子的形式代替,時不時更新一點關于她們的生活,更像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名字也很隨意,開始想叫《女朋友們》,后來發現這個名字有朋友用過了,我便打下了“當然的她們”這五個字,很chill 也很隨意,我覺得這是她們那天晚上在我家里的一種狀態。小說與生活要有一定的距離感,那個時刻,距離太近,簡直像是對她們當下生活的一場回顧,寫到中間,我索性停了筆,因為我無法寫她們尚未開始的生活,那會造成一種我自己都無法相信的虛假感。虛構的距離拿捏不好的情況下,我是不會隨便寫小說的,這是我創作的準則。就像是日常中有很多朋友會和我講一些他們的情況,順道問我是否算作提供素材,實則我也只能聽聽,因為大多數的(即使有趣)的日常都很難被當作小說素材。

自從專職寫作之后,每年的下半年都是我的創作期,一年一本書的計劃至今還沒有被打破過。2021 年的秋天,疫情仍舊肆虐,尚且還不是能隨便走動時期,所以在取材上就遇到了困難。特別是我前一年剛剛寫完一本關于廣告行業的職場小說之后,下一本該寫什么,讓我陷入了靜默的思考。這個時候,朋友看完了網上的帖子來找我聊天,問為何故事沒有繼續下去,她們后來怎么樣了,他感到好奇。我說,不知道,因為生活還在繼續。他問我是否考慮寫一個虛構的小說,以她們的原型為基礎,不要寫現在,寫尚未發生的另一種可能。這句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幾天后的某個夜里,朋友史里芬的一條探索重慶的視頻火了,一棟對于重慶人來說稀疏平常的大樓在他的鏡頭下產生了魔幻現實的味道,伴隨著他“闖入者”的視角以及精彩的解說,這條視頻引起了諸多關注。那條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大樓就在我重慶的家附近,因為太過熟悉,我從來沒有思考過它的特殊性。在我創作的小說里,幾乎沒有任何一篇小說以重慶為背景,即使有,那都不算真實的重慶,僅僅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如果故事的開場,就以視頻里的這棟樓開始,那么原本生活中的她們三人就不再是她們,她們的言行模樣也在我的腦海中發生了變化,小說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了“氣口”。

對于任何一個作家來說,當下都是最難寫的,因為沒有經過歷史的萃取、時間的檢驗,你的任何詞句和描寫都可能迅速過時。同樣的,任何一個作家又絕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對當下的敘述,而討巧地去只撿取經過時間“審核”過的過往,帶有歷史性厚重感甚至更容易虛構的那些素材。當我決定小說的城市落地在我的家鄉重慶之后,我想要去嘗試寫一寫當下的故事,那些雖然可能很“輕”但卻仍舊有著社會意義的世情人事。

在小說創作的樂趣上,我向來喜歡寫群像、人物及人物關系。大概是深受《紅樓夢》的影響,我是一個在語言上極少使用試驗性創作的人,而更傾向于傳統敘事,就一些同行朋友來說,大概是少了幾分文學性的。對我自己而言,人物語言和畫面向來是共為一體的,年少學畫,后來自學設計,包括寫小說,從來不是科班出身,我僅有自己成長歲月中的一些思考和總結,審美也有一定的固式,能把人物寫活,故事有趣,且對生活哲學有所關照,是我寫作的初心。

《當燃》是一本好讀的小說,但卻并不是一本好寫的小說。當選取重慶為背景之后,最能直接表現重慶的元素,當然是方言。方言的選擇是有一定的危險的,這件事我和笛安還討論過,讀者要如何理解地域方言,作者要如何選取精準的俚語,等于是架一座“特殊”的橋。金宇澄老師的《繁花》作出了很好的范本,用方言而非寫方言,什么時候用,何處用,用的量度標尺,決定之后,才能動筆。除開語言選取之外,人物眾多,細節繁瑣,城市空間的鋪開,對我來說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要讓每一章都鮮活精彩,人物逐章登場,哪些重寫,哪些輕寫,都是問題。比如開場與劉女士相親的李叔叔,萬芳芳的媽媽鐘志娟,程斐然的繼母王孃孃,甚至周雪的男朋友沈劼,都是具有極大發揮空間的配角。他們什么時候出場,什么時候下場,后續是否有必要再次登場,都需要再三思量。最讓我糾結的,還是人物命運的走向,現實生活中的她們尚且還沒有活出一個“結果”,但我必須在小說中給出這樣的“結果”來。雖然我一再自我暗示這已經是與她們無關的小說,我可以對人物命運有任何創造的可能,但還是會在一些地方束手束腳。所以,大家最終能看到的這個故事,是在許多的考量下完成的“好讀”。

那時候我和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年齡相仿,剛剛度過三十歲的生日,準備迎接人生的下一個十年,不想兵荒馬亂,度過了異常糟糕的三年時間。我們時常在記憶中模糊它們的時序,像是人生中橫腰攔截的一個斷檔,又像是真空壓縮,不同于日常質地。沸騰的山城也因為疫情而短暫停擺過,這和故事中的三位女主角生活暗合呼應,形成了兩條明暗交織的線索。我想把這個特殊時期記錄下來,因為這是我們的公共記憶。

《當燃》是有別于我之前的大部分創作的,我甚至故意避開了一些類型小說的寫法。但另一方面,它又與我眾多小說的價值取向保持一致,當我被反復問到為什么總要采用女性的視角來寫作時,我想說的是,這個世上總要有一些理解女性的男性存在吧,至少我希望自己是帶著一顆想要理解的心去創作的。在我從小生活的環境里,女性占據了大量的生活角色,在她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獨特的生活視角。同樣的,《當燃》這部小說里的三位女主角也讓我看到了新時代女性的一種力量感,這種力量感不單單是因為她們是女性,更重要的是城市對她們的影響。我想寫的,就是這樣的人。為此我專門找了幾位女性朋友來試讀文本,在其中一個朋友看完初稿之后,用了“虛構的真實”這五個字來評價,深得我心。她知道這個故事中的三位女主角并不存在,卻又完全存在于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說這是她讀完后最大的感受。

直至今日,我依舊覺得《當燃》是一本我人生必寫的書,從最初完稿的36萬字,到后來一步步精修重寫到當下出版的26萬字,也是我第一次做如此大規模的修訂刪改。拿掉的那10萬字多少有些可惜,但作為我創作中一部重要的小說,它需要被更認真地對待,那么拖沓與錯誤就應該盡量少地被允許存在。就像我前面所說,我并不是一個學中文出身的小說家,我的整個路途都一直在學習當中。特別榮幸能與優秀的出版社合作,謝謝趙萍老師,還有我的責編秦雪瑩女士。

同時還要感謝程永新老師,“當燃”這個書名是在《收獲》雜志上發表的時候,由他敲定下來的。一開始我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好到底用什么名字最能代表這個故事,直到他說,保留“當燃”兩個字就很好,簡潔、大氣,有余韻。這個書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賞。特別感謝一路上陪伴這部小說并提出諸多寶貴意見的吳越女士。

“此刻與未來”原本是批評家趙依老師為《當燃》寫評論時最初打算使用的標題,最后遺憾未用,我覺得放在這篇序作為標題也極為合適。

最后,希望你們能喜歡這個故事,也希望筆下的她們真的帶給你們生活的勇氣。

2024 年春 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海原县| 冀州市| 洛阳市| 垫江县| 鲁山县| 凉城县| 古丈县| 太原市| 宜春市| 福贡县| 伊金霍洛旗| 蕲春县| 宜阳县| 卫辉市| 武穴市| 灌云县| 三明市| 中山市| 隆安县| 新竹市| 峨边| 汉沽区| 合阳县| 如皋市| 东城区| 襄樊市| 深州市| 定日县| 东港市| 贵溪市| 潞西市| 黎川县| 田东县| 锡林郭勒盟| 石城县| 额敏县| 巫溪县| 乐清市| 吐鲁番市|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