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戰爭準備
- 反清:從鎮江保衛戰開始
- 你家三妹
- 2345字
- 2024-08-21 00:06:29
“不可!”
左宗棠的話剛說完,林則徐就第一個出聲阻止了。
他緊接著說道:“第四軍不能輕動,情報顯示,自從我們逼退清庭原本駐扎在邊境的軍隊后,沙俄兵就有點兒蠢蠢欲動了。
一旦咱們將第四軍調回來,極有可能讓沙俄兵覺得有機可乘,犯我疆土!
我在X疆呆過,知道他們就是一群餓狼,貪婪成性,總是想盡辦法的占據土地。
因此,第四軍絕對不能輕動,不但不能動,甚至還得加強兵力,以備不測。
否則恐怕是打退了餓狼,引來了猛虎,得不償失啊。”
一番話,說的眾人紛紛點頭。
林則徐不反對向僧格林沁用兵,但反對調動第四軍,如此一來,李萬勝可以調動的,就只有山東的兩個軍或者大連港駐防的一個旅了。
在場的幾個人,除了馮國泰和李萬勝,剩下的都是既懂政治又知軍事的人,因此在如何排兵布陣上面,他們爭執的很是激烈,到了最后,終于是定下來,將駐防在大連的第三旅調去山東,替換原本第一軍的防務。
將第一軍調去和第三軍外加第一旅,組成西征軍,出兵草原,主動尋求和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決戰,爭取一舉殲滅之。
打掉蒙古的主要軍事力量,對北方四省來講有些諸多好處。
第一,蒙古騎兵是清庭最為倚仗的一支力量,此刻在大多數人心里,還都保留著騎兵不可戰勝的想法!
不管是以騎兵起家奪取天下的滿洲八旗,還是千百年來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負的漢人,都對騎兵有著一種極為執著的自信或者恐懼。
所以,一旦打掉了滿清的騎兵部隊,可以有效的震懾清庭和南方的財主們,使得他們不敢輕易言戰,為北方四省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第二,蒙古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又沒啥城池農田什么的,戰爭放在蒙古地區開打,對整個中華民族自身的傷害是最小的,不會過多的損耗自身實力。
第三,蒙古地區只是跟沙俄接壤,不靠海,因此被外國勢力介入的機會不大。
即便是沙俄想插手,他還得需要跨越幾千公里調兵過來,各種戰爭成本上己方都占優勢,勝算更大。
在場的所有人在戰略方向上達成共識以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為戰爭做各種準備了。
左宗棠以北方軍參謀長的名義,開始領著一群參謀們制定作戰方案,草擬調兵文書,隨后送到李萬勝和林則徐面前審閱。
等到這兩人全部簽字后,參謀部這才開始將文件送到通訊處,以電報的形式發給各個部隊。
很快,北方軍的很多部隊開始了調動,而這個時候的李萬勝,卻是一心撲在了剛剛在鞍山地區成立的第二機械廠身上。
第二機械廠雖然是一個新建的廠,但它的前身是李萬勝成立的以組裝、維護、仿制蒸汽火車頭為主要任務的第一機械廠。
北方四省如今跑著的各種機動車輛,全都是曾經第一機械廠的一個下屬車間整出來的。
如今李萬勝又帶來了很多的柴油機和變速箱等裝備,因此便將這個車間從原本的第一機械廠獨立了出來,并在此基礎上成了了第二機械廠。
目前,第二機械廠最重要的任務是為即將到來的戰爭生產盡可能多的車輛。
畢竟在草原上打仗,那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機動車和戰馬。
不過北方軍中大多數戰士都不會騎馬,更別提在馬上打仗了,能不掉下來摔死就是他能力的極限。
因此,想讓部隊在短時間內具備跟清庭騎兵作戰優勢,那么依靠車輛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好在李萬勝可以從后世買到各種成熟的設計和方案,因此對于幾乎就沒有工程師的第二機械廠來講,在李萬勝的幫助下,照貓畫虎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李萬勝的規劃中,新成立的第二機械廠只生產三種車型。
第一種是以后世工地上常用的渣土運輸車為藍本,使用32馬力的柴油機改裝出來的運輸卡車。
這種車既能拉的動三四噸的炮彈,還能在后面牽引一門75毫米或者125毫米大炮,真心的好用的很。
第二種車輛仿照的就是為二戰美軍立下大功的吉普車了。只不過為了統一后勤和維修,李萬勝依然將其弄成了“拖拉機”版本,使用了一臺常柴的32馬力柴油機。
如此一來,各方面的性能雖然下降了很多,但終歸還是能用的。在使用了后世農用三輪車的變速箱后,公路速度能夠飆到60公里每小時,越野速度(只要不怕被顛死)可以飆到將近40公里,用來追一追騎兵應該也夠用了。
最后一款,那就是運兵卡車啦。這個跟用來拉大炮的車很相似,只不過就是個頭更大,車斗不但更長,還在上面還加裝了遮風擋雨的帆布,必要時甚至可以在車斗的特定生個火爐子,算是應對寒區作戰的設計了。
高級指揮員用的車就略微的特殊一些了,在原本運兵卡車的基礎上,李萬勝去除了原本的車斗,而是將其改裝成了一個整體的,四四方方的箱式構造。
里面雖然空間有限,但可以解決別喝拉撒睡的各種問題,而且平時的時候還能塞進去三四個人,通過無線電指揮作戰,算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通訊指揮房車了。
車輛的生產組裝問題進入正正軌后,李萬勝的精力便投入到了槍的生產上。
他參考后世資料,重新仿制了一款最初使用黑火藥子彈的馬克沁機槍。
至于為啥非得以馬克沁為藍本,主要是因為這種機槍使用的雙管短后座的自動原理,沒有采用后世最長用的導氣式,這就為他改裝使用黑火藥子彈提供了可能性。
當然啦,馬克沁機槍剛出來的時候,用的就是黑火藥定裝彈,因此從血統上來講,他這么做算是非常合適的。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目前最困擾李萬勝的是這種槍的卡殼問題。
他畢竟不是專業的槍械設計師,根據后世的機槍仿制來的玩意兒說不好什么地方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可是將李萬勝給煩的不行。
目前來講,他們生產的子彈質量確實是有點兒堪憂啊,對此李萬勝也是惱火的很。
盡管生產子彈的設備都是后世弄來的,按照他設計的生產工藝,弄出過得去的子彈也已經實現了,可因為工人的關系,子彈廠生產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有各種問題。
對此,李萬勝似乎沒有任何辦法,工人隊伍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更不是你帶他幾天,又或者丟給他一本手冊他就能飛速成才的。
他們需要時間,需要經驗,需要成長,這也是為什么李萬勝不敢追求“速勝論”的最根本原因。
工人隊伍沒有成長起來,那么他的生產能力就無法跟上。
沒有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他憑什么去速勝?
時間啊,李萬勝最缺的就是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