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希臘文化的產生及特征(1)
- 西方文化與教育史(中外史學叢書)
- 張明 于井堯編著
- 5420字
- 2014-12-08 15:45:48
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它是在東方農業文化的基礎上興起的,并且在東方奴隸制文化強有力的影響下不斷向前發展。希臘文化一產生,就顯示出自己的獨特性質。
(第一節)希臘文化的產生
希臘文化開始于愛琴文化。愛琴文化包括克里特文化和邁錫尼文化。
一、西亞農業文化的西傳
世界文明最早起源何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現在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世界文明最早起源于非洲;第二種觀點認為,世界文明最早起源于西亞地區。我們持第二種觀點。
距今一萬年前,最后一次大冰期結束,人類逐漸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文化(農業和畜牧業)最早發生在西亞。這個最早的農業文化區,西起約旦河和安那托利亞(小亞細亞),東到扎格羅斯山,形成一個新月形地帶。從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這里的居民開始搜集野生谷物,轉而長期定居生活;從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開始確立農耕和畜牧文化。
公元前6500年左右,這里的居民開始向西遷徙。這是新石器時代農業文化的擴張,也是歷史上最早的殖民運動,為西亞、北非和南歐各地向文明過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文化就由西亞傳播到歐洲。大約從公元前4550年起,第一批農業文化居民,便出現在愛琴海諸島和大陸希臘等地區。這些來自西亞的農業居民,住在希臘半島上的叫皮拉斯吉人,住在海島上的叫勒勒吉人。
愛琴海地區的新石器農業文化一直延續到公元前3000年代初。這時的居民巳建筑了真正的圓型茅草屋,用泥涂籬笆做墻;有的房子是長方形的,用曬干的磚砌成墻,墻基用石頭,屋頂是涂泥的樹枝。這種房子一般有兩個房間。居民的工具是磨得很光而又十分鋒利的石斧和刀片。他們還用骨頭制成針、維和穿孔器。這時的陶器制造已有相當水平,雖然還未使用陶輪,但已能制作形態各異、顏色繁多而美麗的陶制品。例如被學者們所稱贊的“虹霓陶器”等。農業在居民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他們已種植小麥、豌豆和扁豆等農作物,并使用石缽和碾子來碾谷物,用紡錘紡線。
考古學家通過發掘的住宅的殘跡,證明這個時期已存在民族制度。例如,在克諾索斯有一所周圍聚集著許多小屋的大屋,它是若干家庭的住宅。
考古學家在狄薩利亞和克里特新石器時代的居民點,還發現了一些婦女雕像。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對女性崇拜的遺俗,同時也反映了新石器時代人們的宗教信仰。
考古學家在愛琴海地區的考古發掘中,沒有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跡。這進一步證明,愛琴世界新石器時代的居民是從西亞地區遷來的。他們帶來并繼續創造著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文化。從而為西方文化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二、希臘文化的興起
1.克里特文化
希臘文化最早產生于克里特島。這個時期的文化故稱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文化按照文化類型可劃為3個時期。
早期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600—2000年),屬于金石并用文化即早期青銅文化。創造克里特文化的居民來自小亞細亞。從考古資料看,紫銅器和青銅器巳經出現。例如,考古學家在莫赫羅斯和麥薩里亞富人的墳墓里發現了銅七首和鉛制的雙面斧頭,以及化妝用的銅制鑷子和尖刀等。這說明新石器時代已經過去。
這時期的陶制品與特洛耶城邦某些類型的陶器十分相似,有的做成各種人形塑像的器皿,有的做成各種生物塑像的器皿。例如牛體器皿,進水孔安在牛背上,牛口則成為液體的出處。
印章是早期克里特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印章大都是用凍石,皂石或象牙刻成的。印章有各種各樣,有圓錐形的和三角形的,還有圓形的,后來又出現了鳥獸形印章,例如鴿子、小猴、兩頭鳥等。更有趣的是印章的雕刻的內容,大都是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例如,一個象牙印章上外圍刻著一群獅子,中間刻著數個蝎子。有的印章上還刻有猴子、鳥和正在撕裂某動物的獅子。有些印章的內容充滿了現實主義精神,例如,有個印章刻畫獵人正在射殺獅子;有個印章刻畫兩個婦女正在吵架;有個印章刻畫海上航行的船只等。這些印章畫接近于文字符號,它是克里特文字的開端。
從社會制度上看,早期克里特文化處在原始社會解體的軍事民主制時期,奴隸制國家正在形成中。
中期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1700年)屬于青銅文化,這時出現了最早的奴隸制城邦國家。例如克諾索斯、法埃斯特和馬里亞等。
這時期的金屬業比前個時期進步很大,主要表現在青銅工具和武器已代替了前時期的紫銅工具和武器,用青銅制做的工具種類也增多,例如斧、刨、鋸等;青銅器皿也大量生產,例如,盆、橫耳三腳鼎、無腳鍋、罐、勺、盤、杯等。這時還出現了一種新型武器——劍。劍長達一公尺。
這時期的石制器皿仍被視為華麗住屋的裝飾品,除陶土燈外,石燈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硬質巖石、瑪淄、水晶和玉石刻制的印章更是廣為流行。
克里特人已把捕漁業和航海貿易作為自己的重要職業。克里特人對大海有特殊的感情。他們早已臨海而居,充分利用海洋之利,既從事捕漁業,又兼營航海業。尤其航海業是他們經濟生活中的最重要的行業。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克里特人已經能制造槳船和帆船了。他們既造重貨船,也造輕帆船。有時,在甲板上造一間專門的小屋,當天氣不好時,他們就躲在里面。
克里特人的航海貿易活動已遠及比利豐斯半島、巴爾干半島北部、兩河流域和尼羅河谷地等廣大地區。他們制做的各種手工藝品行銷于這些地區。
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克里特人的宗教活動主要是在神堂里進行的。山上的神堂是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這些建筑規模不大,一般有兩間屋大小。例如尤克塔斯山西面陡坡上的一個神堂,就是克諾索斯的居民膜拜自然女神的地方。每當舉行宗教儀式的時候,居民們便帶著有供物的器皿、偶像和其他物品來到這里。他們希望用自己的虔誠信仰來博取女神的好感和恩賜。在他們看來,女神不僅能賜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而且在打獵時也能給人好運氣。女神還是百病皆治的神醫。
對牧牛的崇拜,也是克里特人宗教信仰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克諾索斯宮殿的壁畫上和巨大的浮雕上,可以看到這種牲畜的畫面。圣角(所謂獻角)幾乎是每座神堂的供奉之物。公元前2000年代十分流行的斗牛活動也具宗教儀式的性質。在這個時期的壁畫、刻印石器和陶器上都畫有危險而引人人勝的斗牛場面。例如,在一個畫面上,體態健美而靈巧的男女賣藝人正在驚怒的牛頭上翻筋斗,在一枚印章上刻著一位戴牛頭假面具的牛頭人正在表演武術。
文字是愛琴文化的最大成就。在這個時期,象形文字已經簡化為線形文字。線形文字每個符號表示一個音節。最早的線形文字被稱為線形文字A。
克里特人把自己的文字寫在泥板、家用陶器、墻壁、皮革和棕櫚樹葉上。這些文獻材料傳到今天的只是些在粘土上寫成的文字,即泥板和器皿上的銘文。大部分泥板文獻發現于阿基亞·特里亞德。學者們已判定出137個符號,用這些符號構成323個字。文字是從左向右寫的。
后期克里特文化(公元前16—12世紀)分兩個階段:從公元前1600年—1450年是克里文化最繁榮的時期。克諾索斯城邦的米諾斯王朝通過兼并戰爭,統一了克里特島,并建立了在愛琴海區域的霸權。從公元前1450年,米諾斯王朝被大陸希臘人滅亡,克里特島成為大陸希臘的一部分,克里特文化進入衰落時期。
克里特文化的繁榮是與米諾斯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根據希臘神話傳說。米諾斯是雷神宙斯的兒子。米諾斯的母親是腓尼基國王的女兒歐羅巴。有一天歐羅巴觸友們到海邊玩耍,被多情的宙斯看見,并一見鐘情,決定把她搶走。為了不驚動所愛之人,宙斯就變成一頭非常美麗的公牛。公牛的毛象黃金一樣閃閃發光,又彎又長的雙角象銀色的新月一樣可愛。公牛宙斯走到歐羅巴跟前,溫馴地躺在她的腳旁,好象請她騎在背上。歐羅巴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果然騎上公牛。可是當歐羅巴騎上牛的一剎那,公牛突然躍起而奔向大海。波浪濤天的大海立即平靜下來,公牛宙斯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浮游。這時歐羅巴驚慌地環視了一下四周,海岸已看不到了,只有蔚蘭的天空和無邊無際的海洋可以看到。歐羅巴十分困惑地問道;“古怪的牛,你是誰?你要把我背到那去?”宙斯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并告訴她不必害伯,他搶她的目的,是要同她結婚,現在他們要到克里特島去。這樣,歐羅巴就成了宙斯的妻子,并相繼生育了米諾斯、薩爾貝頓和拉達曼提斯三個兒子。米諾斯借助父親宙斯的神威做了克里特國王。他以神的兒子自居,頭腦發脹,不可一世。宙斯給他一個別出心裁的警告:讓他在生了幾個正常的兒女之外,還生了一個牛頭人身的崎形兒子,名為米諾牛。米諾牛不食五谷,專吃人肉。因而給平民百姓帶來深重災難。
就在這個時候,著名藝術家德達魯斯來到克里特。米諾斯熱情地接待了他,并委以從事宏大建筑的重任。德達魯斯在克里特島有很多建樹,其中以興建迷宮最為出色。迷宮是專為米諾牛建造的宏偉宮殿。宮殿的中間部分是米諾牛的住所,有很多曲折錯雜的道路通到這里。一般人進入迷宮之后,或者被米諾牛吃掉,或者陷入迷宮不可辨認的暗道而被餓死,活著出來是不可能的。可見,迷宮的建筑藝術是何等高超。
迷宮的遺址早在1900年就被英國著名學者伊文思發掘出來。迷宮坐落在尤克塔斯山腳下,一個風景如畫的山谷里,所在面積16000平方米。正如神話中所描述的那樣,無數的房舍,錯雜迷離的小走廊和樓梯,使人看了之后大有置身于陷井之感。迷宮建筑和宮殿藝術都絕妙不凡,無論從上租下細的特異柱子,還是到令人驚奇的壁畫和形態奇麗的陶器,都達到了這個時代的最高水平。
米諾斯王朝的歷史功績,不僅表現在統一克里特島和從事宏偉宮殿建設上,而且還表現在建立愛琴海地區的霸權上。這時,愛琴海諸島嶼和希臘半島一些地區(例如雅典)都從屬于克里特。克里藤政府派官到這些地區征稅和搜羅奴隸。雅典人向米諾斯王朝進貢和雅典王子特修斯殺米諾牛的神話故事,就反映了這種隸屬關系。
希臘半島有個雅典城邦,國王名叫愛琴。一天,正當愛琴運籌國務的時候,突然禍從天降,米諾斯的兒子安得洛勾斯死在雅典。米諾斯懷疑其子為雅典人所害,便立即率領強大艦隊包圍了雅典城。最后雅典投降議和。從此,雅典成為米諾斯王朝的附屬國,承擔沉重的貢賦義務,其中最沉重的貢賦是雅典人每九年要選派七對童男童女送到克里特島,以供米諾牛享用。
第三次交納人的時日已臨。十四個青年男女由抽簽中選,船只也已備好。整個雅典城都沉浸在哀痛之中,王子特修斯也不例外。特修斯目睹這一民族災難,決定跟隨人貢一同到克里特,尋機殺死米諾牛。特修斯費了好大勁,最后打通了父親的思想,同意他去做這次冒險的旅行。特修斯相信能夠成功,他告訴父親,如果他勝利而歸,就在船上掛上白帆,取代那表示服喪的黑機。轉眼幾天過去了,特修斯帶著人貢來到克里特。這時,一個戲劇性的事件發生了。米諾斯的女兒阿里亞涅愛上了特修斯。她遵照德達魯斯的意見,給特修斯一團線和一把神劍。特修斯把線的一端系在迷宮的人口處,逐漸松開線團,順著彎彎曲曲的通道,一直拉到米諾牛住的那座大廳。經過一場激戰,特修斯殺死了米諾今。然后在阿里亞涅的幫助下,特修斯和得救的七對雅典童男童女一同逃出迷宮。阿里亞涅決定跟隨心上人遠走高飛,于是他們在米諾斯發現他們的行動之前就秘密地逃走了。為了使米諾斯不能派兵追逐,他們把克里特船只的底部鑿穿。
他們揚帆出海,十分順利地到達那克索斯島,準備在這里休息。在特修斯入睡之后,道尼蘇斯神在他夢里出現,并鄭重宣布:特修斯必須把阿里亞涅留在這個島上,因為眾神已指定她作道尼蘇斯神的妻子。特修斯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敢違抗神的意志。當阿里亞涅人睡之后,特修斯和其他雅典人乘船離開海島。特修斯懷念留在海島上的阿里亞涅,心里十分憂傷,以致忘記了曾經告訴他父親更換船帆的事。這時,年老體弱的雅典王已經好幾天站在海邊翹首遙望海洋,等待著兒子的歸來。然而,當他視線里出現掛著黑機的雅典船只時,他立即意識到他兒子已經死了。他十分悲傷地投進大海的懷抱。人們為了紀念愛琴國王,便把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大海稱之為愛琴海。
我們不僅從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到克里特與巴爾干半島的政治關系,而且還可以從考古發掘的資料中考察克里特與巴爾干半島的經濟關系。在邁錫尼墳墓中,在梯倫城王宮遺址里,在西古里亞的居民點上,考古學者都發現了克里特的陶制品、金、銀首飾、石雕制品等。在公元前16—15世紀,克里特的文化對希臘本土的文化影響是很大的。
米諾斯依靠強大的海軍,建立了愛琴海區的霸權。但這種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的霸權是不穩固的,也是不長久的。當米諾斯這個強有力的軍事和政治人物一去世,霸權便士崩瓦解。關于米諾斯之死,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著名藝術家和建筑師德達魯斯與克里特一女子結婚,并生一子,名叫伊卡儒斯。一開始,德達魯斯與米諾斯還能和睦相處,但后來二者之間的關系就不那么和諧了。他請求國王放他走,但米諾斯不愿失去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因此下令:任何人不許讓德達魯斯搭船離開克里特。德達魯斯看到從海上出不去,就決定從空中飛走。他把羽毛用蠟粘住,給自己和兒子做成了翅膀,把它安在雙手上,然后飛上蘭天,翱翔在大海上。德達魯斯對兒子說:“兒子,你要保持在太陽和大海之間飛行。假如你降得太低,侮浪就會濺濕你的翅膀;飛得過高,太陽就會把你的翅膀燒掉。你要緊跟著我,不要落在我的后面。”一開始,兒子還遵照父親的話去做,但后來就忘乎所以了,他高高地向那空氣既新鮮,陽光又明亮的地方飛去。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伊卡儒斯的翅膀被灼熱的陽光燒化而掉進波濤洶涌的大海里。德達魯斯腈睜睜地看著兒子葬身于大海而無法援救,心里萬分痛苦。他只能一個人飛到西西里島,住在科卡儒斯國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