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窗外雞鳴,順媚湯池奏樂。
一番清理過后,李恪神清氣爽。
李恪本想吃完早飯再離開湯池,豈料武順娘餓的難受,聞著味就找到了剛洗完香津美浴,渾身還散發著幽香的常大將軍。
武媚娘見此雖然有些猶豫,但隨著戰火的蔓延,原本一米七五的身高,便莫名其妙的竄高了七厘米。
換上戰衣之后,便與武順娘并肩作戰,一同對抗著不同往日的強化版常將軍。
新的戰衣再次碎的稀爛,新的戰靴再次身首異處。
李恪抹了一把因做飯而流淌的汗水,略有些惆悵的掃了一眼明明不大,但卻藏有數億光陰的湯池。
沒辦法,姚司令積蓄了小半夜,原材料攢的實在是太多了。但葫蘆谷和磨盤殿的飯量就只有那么大,根本就消化不了那么多偉大的生命,到現在都還在垂淚不語。
而屋內的戰火剛剛熄滅,遠方的天際便有烏云翻滾,一場來勢不善的暴風雨即將登門造訪。
原本還很晴朗的天空,此時已經被一片濃厚如墨的烏云所籠罩。
宛若一只兇猛的洪荒異獸,毫不留情地將那片弱小而無助的朝霞狠狠踢開,很是霸道地占據了整片天空。
巴蜀之地,氣候溫暖濕潤。
亞熱帶季風氣候下的天氣就是如此任性,前一刻還是朝霞輕舞,后一刻便是陰云密布。
一隊滿載貨物的船只,順著岷江一路破浪破浪。
當進入到擴寬過的護城河時,便開始整齊有序地排隊向前,在衙役的指揮下緩緩靠岸,最終停靠在人來人往的水泥碼頭上。
天陰的速度極快,沒過多久整個天空便再無半束光線。
每條貨船上都有兩名身強力壯的勞工敏捷地跳下棧橋,迅速地扣緊船頭的大欖,手腳麻利的搭好跳板。
隨后又急急忙忙的返回船上,隨其余二十多個同伴一起,各自背起一袋沉重的水泥,步伐矯健地朝著帶有頂棚的倉庫飛奔而去。
他們之所以如此拼命,不僅僅是為了能多賺一點“工點”,更是為了給大都督省錢。
這眼瞅著就是一場難以預料的暴雨,若是不能搶在雨點落地之前,將山里所制作的這些水泥搬進倉庫,那只要被雨一淋,這些天石灰廠的努力可就全都泡湯了。
大伙兒都是益州,甚至是周邊各州的流民。
沒房沒地沒存款,都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才被都督府招來此地。
可誰曾想一到了這里,房屋是現成的,飯前七天是免費的。
只要肯干活,就有性價比極高的“工點”可掙。
憑著“工點”就能換到干干凈凈的糧食,舍得力氣就能吃到發撐。
更何況成都府內的良家女成千上萬,只要為人尚可,基本上都能得到女子的青睞,繼而成家立業。
而裴縣令更是親自出面做媒,替眾多大字不識的青壯們代寫婚書,親自安排婚房,甚至親自安排婚宴。
如此夢幻的人間天堂,哪個不是感激的涕淚橫流?
本就是泥地里拼命的莊稼漢子,根本就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的想法。
他們只知道,誰對他們好,給他們飯吃,那他們就要記著誰的好。
誰要是意欲摧毀這美好的一切,那他們就跟對方玩命!往死了玩!
而在成都府忙了一個多月,大家伙也都知道水泥是大都督最看重的東西。
相比起那些已經花不完的“工點”,船上的水泥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的寶貝。
每個人都愿意拼命的干活,都希望能搶在下雨前,將所有等待搬運的水泥全都安全地存放到倉庫里。
哪怕再辛苦、再勞累,也絕對不能讓大都督遭受平白無故的損失。
勞工們步伐如飛,甩開膀子鼓足干勁,有的人甚至連布鞋都磨爛了。
“速度都再快一點!腳下一定要站穩!一袋子水泥可比你們心心念念的工點要重要的多!不要只顧著賺錢,千萬別一個不小心,就把大都督的水泥給掉進江里去嘍!”
胡子花白的老頭正叉著腰站在棧橋上,親自監督著他所管理的生產隊。
現在他們已經不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小村子里了,現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叫做生產隊。
去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他們所生活的小山村,帶來了嚴重的水災。
原本就只有少量薄田的村莊頓時雪上加霜。
全村二百多人只剩了不到一百人,其余的連尸首都沒找到。
幸運的是,巴蜀地區的冬季相對來講比較溫暖,并沒有給幸存者帶來太大的寒意。
整個村子硬生生餓了一個寒冬,逮著山里的草根樹皮就是一通亂填,這才沒餓死人。
等到山洪退去,半人厚的淤泥堆滿了山谷,莊稼肯定是沒辦法種了。
州府衙門倒是發了一點救濟糧,雖然摻了不少觀音土,但勉強還能糊口。
可是州府衙門也不可能無限制的發放糧食,最后近百號人只能被迫流離失所。
居無定所,食無常處。
都是靠力氣吃飯的莊稼漢,既不怕苦也不怕累。
但家里的婆娘垂頭喪氣,娃兒餓的更是哇哇直叫,哪個大老爺們兒能受得了這種酸楚?
幸運的是,成都府正在招工,并且對前來響應的人來者不拒。
于是他們便隨著其他沿街乞討的流民,一同來到了益州。
到達成都府后,又正好趕上了“生產隊”的建立。
根據血緣關系、家族譜系、地緣等因素,將各個村莊劃分為不同的生產隊,這一個村子的人也就成了一個“生產隊”。
當領到免費的糧食后,擔驚受怕的婆娘們哭的是那叫一個歇斯底里。
但就這還沒完呢,縣里的衙役給大家伙又分了一排房子。
全都是紅磚水泥砌實的磚瓦房,甚至還裝上了驚為天物的玻璃,光線一照,那叫一個敞亮!
待眾人將房屋收拾得差不多后,便有衙役前來通知他們前往指定地點,依次領取各自的衣物以及大量的家具用品。
根據人數,每個人都分到了兩套嶄新的衣服和鞋子。
而按戶數分發的家具,更是齊全精致。
小到鍋碗瓢盆,大到木床木桌,甚至就連筷子勺子都給準備了兩套。
最關鍵的是,這些東西竟然全部都是免費提的!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用李恪的原話來講,就是“這些衣食住行都是都督府免費接濟你們的,不收錢,日后已不用還。但是以后的花銷,就需要你們自己干活兒去掙,掙多就多花,掙少就少花。如果分文不掙,那就勞煩各位,打哪來回哪去。當然了,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臥床不起,身體有疾的人,大可去縣衙上報,只要是核查無誤的,我們大都督府來養你。”
當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珠子,天底下還有這等如夢似幻的好事?
又給房子又給糧,這要是不好好干活兒,那還有臉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