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刺史府占地面積非常大,李恪走了近二十分鐘才看到刺史府門前的石獅子,卻沒看到守門的人。
結(jié)果走到近前李恪才注意到,這居然是一對銀獅子!
“我勒個去!這么大一堆銀子也不怕被偷走?”
王玄策嘴里嘖嘖稱奇,果斷的搶在李恪之前勘察了一番。
“一座雕像而已,你至于嗎你。”
李恪無語的搖了搖頭,繞過王玄策湊到了近前。他在意的不是鑄造獅子的銀料,而是獅子嘴里的“珠子”。
“守約,你過來看看。”
李恪對著身后的裴行儉招了招手,他對珍寶一類的東西沒多少研究,但精于陰陽術(shù)的裴行儉肯定有過了解。
裴行儉昨晚喝多了,一直坐在車轅上,當(dāng)了一路的副駕駛。此刻聽到李恪的呼聲后,連忙從車轅上跳了下來,有些踉蹌的走到了近前。
“嘶~!”裴行儉長嘶了一口氣,就差把頭塞到獅子嘴里了。
“殿下,如果我沒有看走眼的話,這珠子應(yīng)該是南海一帶的上等夜明珠!恐怕還是皇室才有的貢品吶!”
這一番話下來,裴行儉臉上的酡紅都散了不少,也不知道是被驚的還是被嚇的。
“皇室的貢品?”李恪點(diǎn)了點(diǎn)頭,靜靜的打量著緊閉的大門。
“媚娘。”
李恪掃了一眼門縫間浮動的人影,嘴角微挑間喊出了武媚娘。
“夫君。”武媚娘大大方方的下了馬車,伸手將探頭探腦的武柔給摁了回去。
李恪毫不客氣的拍了拍锃亮的銀獅子道:
“來,把圣旨拿出來,給這兩只不識字的銀獅子開開眼。”
武媚娘先是微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應(yīng)了過來,展開武順娘遞出來的圣旨就開始了抑揚(yáng)頓挫的宣讀。
李恪讓武媚娘來讀圣旨其實(shí)是別有心思的。
期其一是因?yàn)檫@圣旨一般都是由宦官來宣讀的,若是讓王玄策等人來讀,多少會授人以柄。
但武媚娘就不一樣了,武媚娘是他的王妃。屆時就算出了事,他也有足夠的理由護(hù)住武媚娘。
其二是因?yàn)樗窍虢璐藱C(jī)會讓武媚娘露個面,樹立些威信。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日后是打算將益州交給武媚娘打理的,畢竟治理整個大唐都手到擒來的女帝,想必這益州應(yīng)該是可以隨便拿捏的,只要到時候別黑化就行了。
至于最后一條,就是因?yàn)槲漤樐锾^柔弱,宣讀圣旨只怕會細(xì)若蚊吟。
而且李恪絲毫不懷疑,日后但凡是不太離譜的新花樣,武順娘絕對是最先順從的。
事實(shí)上也不出李恪所料,武媚娘剛讀完第一句,王玄策和裴行儉立馬就挺直了腰桿,就連他自己都不由自主的收斂起了呼吸。
但昨晚的一幕讓他立刻聯(lián)想起了邪惡的畫面,畢竟這霸氣絕倫的聲音在某種方面也著實(shí)令人欲罷不能。
好在沒多久面前的大門就認(rèn)輸了,李恪也揮手打斷了武媚娘的聲音。
為首的一人一身布衣,衣角處甚至還打了幾個補(bǔ)丁。黑白交錯的頭發(fā)不知道是涂了什么東西,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些刺眼。
“益州刺史韋帽,見過吳王殿下。”
“韋刺史看起來挺簡樸的嘛。”李恪不著痕跡的掃了一眼韋帽身后有學(xué)有樣的人群道。
“殿下過獎了,這只是微臣的習(xí)慣罷了。”
韋帽面露微笑,客客氣氣的讓過身子道:“天氣炎熱,殿下快快請進(jìn)。”
李恪自然不會害怕,但出于兩手考慮,他還是讓武柔留在了外面。
“玄策,你隨我進(jìn)去。”
“就我一個?”王玄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府邸,那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
李恪點(diǎn)點(diǎn)頭,回頭給武媚娘使了一個眼色:“等我回來再吃午飯。”
武媚娘微微頷首,徑自登上了馬車。
“走吧。”李恪背負(fù)雙手,鎮(zhèn)定自若的當(dāng)先邁過了門檻。
韋帽全程微笑,時不時的給李恪講述著益州的趣事,只可惜報喜不報憂。
王玄策全程沉臉,握著刀柄的右手即便冒汗了也不曾松開。
“殿下請用。”韋帽拎著玉瓷的茶壺,親自給李恪倒了一杯熱茶。
“不用了,本王不渴。”李恪瞥了一眼泛著油花的煮茶,也沒有點(diǎn)破玉瓷茶壺的價格。
“韋刺史可知益州今年稅收幾何?”
韋帽沉吟片刻,面露慚色道:“微臣上了年紀(jì),記不太清楚了。”
“哦。”李恪點(diǎn)了點(diǎn)頭:“那益州的糧價你總知道吧?”
“這個微臣倒是知曉的。”韋帽面露微笑,豎起四根手指道:“雖然有些出入,但綜合來說,普遍都在4文左右。”
一旁的王玄策眉頭微挑,他可是聽裴行儉說過,前些日子的糧價就已經(jīng)飆升到20文一斗了。
“哦,4文啊。”李恪抿嘴而笑,伸手敲了敲做工細(xì)膩的茶桌:
“那本王倒是想問一問,這4文的糧價是從百姓那收購的價格,還是賣給百姓的價格,亦或是,賣往西域價格?”
“嗯?”李恪輕抬下巴,微瞇的雙眼緊緊的盯著對面的韋帽。
韋帽打了個哈哈,面不改色:“殿下許是舟車勞頓沒有休息好,這糧價自然是賣給百姓的價格了。”
李恪冷哼了一聲,聲音頓時一寒:“那本王倒是再想問問,為何本王途徑雙流縣時,一縣百姓都餓的是有氣無力!為何本王開倉后,卻只看到了幾只餓死的耗子!”
“砰!”
“什么!竟有此等大事!”韋帽拍案而起,驚慌的模樣逼真無比。
“哼!”
李恪臉色一沉,若不是窗外陡然靠過來的人影,他還真就信了!
“吳王殿下,微臣給您提個醒,這里是益州,不是長安。”
韋帽悄然起身,步履穩(wěn)健的像是半夜的精神小伙。
“殿下!”
王玄策聲音一急,抽刀護(hù)在李恪面前,絲毫沒有畏懼反射著光線的一片刀林。
“韋帽,你這是想謀反嗎?”李恪不為所動,大大方方的坐在木椅上,面色一片淡然。
韋帽此刻已經(jīng)退到了刀林之后,神色頗為惆悵:“殿下,其實(shí)你所看的僅僅是個例而已,您現(xiàn)在只需要閉一只眼,這事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事。您說呢?”
李恪深吸了一口氣,他以前聽過類似的話,那還是他第一次租房的時候,他當(dāng)時還不知道“一只蟑螂”的理論,結(jié)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本王若是不想閉眼呢!”
韋帽搖頭長嘆:“既然殿下執(zhí)意如此,那本刺史也只好向長安請令出兵,畢竟這益州的匪患實(shí)在是太嚴(yán)重了。”
“是嗎?”李恪幽幽一笑,伸手掏出了懷里的魚形玉佩,對著韋帽搖了搖。
“韋帽,你年歲應(yīng)該不小了,你可知道這是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