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療和酒療都是中國的傳統療法。它們都因簡便、經濟、有效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數千年來經久不衰。它們到底有什么神奇、獨特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自我介紹”。
茶療:古老的名詞
茶療,是指單獨用茶或茶與其他中藥相互配伍后,通過內服或外用來養生保健、防病療疾的一種治療方法。這一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
茶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茶療指的是茶療的基石與主體——僅應用茶葉進行相關治療。廣義上的茶療是指在茶葉效用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病情酌情添加一些藥物,使之構成復方應用于治療。這種應用也包括一些方中無茶,但在使用方法里規定使用茶作為輔助治療的情況,如一些傳統中藥方劑規定“茶湯送下”,實際上就是藥、茶并服,也屬于廣義的茶療范疇。
從古至今,人們通過不斷實踐,發掘出了茶療的多種治療保健作用。現在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包括:安神除煩、清熱解毒、祛風解表、清心明目、止渴生津、下氣消食、醒酒去膩、祛痰止咳、利水通便等。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在日益注重養生保健、飲食健康的今天,茶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人們的歡迎,以茶入菜,以茶入食,已成為如今的飲食保健新風尚。
茶療的自我介紹
解毒
茶葉中含有一種叫做鞣酸的化學成分,這種物質與銀、鋁、鐵、鉛、鋅、鈷、銅等金屬鹽類毒物和洋地黃、奎寧、馬錢子等生物堿類毒物結合后,都會生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沉淀物。因此,在誤服上述金屬鹽或生物堿類毒物時,可迅速飲用濃茶,延遲毒物被吸收的時間,以利搶救。
防治齲齒
茶葉所含的化學成分中,包含可以防止人體鈣質流失、對牙齒保健很有益處的氟。因此,飲用茶水時在口中略含片刻,使其充分浸潤牙齒后再咽下去,就可有效地防治齲齒。
防治糖尿病
茶葉中所含的茶多糖可幫助人體過濾血液中含量過高的糖,有效預防糖尿病;茶多酚和維生素C則能保持人體微血管的正常韌性和通透性,保護糖尿病患者因病而逐漸變得脆弱、易破裂的微血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
延緩衰老
人體內的自由基是造成人體衰老的罪魁禍首之一,茶葉中的茶多酚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能夠有效清除人體自由基。日本曾有科學家研究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防治癌癥
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殺死人體內癌細胞并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同時,有研究結果發現,這一物質還能有效阻斷亞硝酸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預防癌癥的發生。
提神醒腦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興奮人體中樞神經和大腦皮層的作用,因此適當飲茶可以收到提神醒腦、振奮精神的效果。
美容護膚
面部油膩、毛孔粗大是美容大敵,而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就是這些問題的克星。水溶性的茶多酚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因此只需每日用茶水洗臉1~2次,就可有效清潔面部油膩,預防毛孔變粗、變大。
消脂減肥唐代《本草拾遺》中有茶“久食令人瘦”的記載,現代研究則發現,茶葉中的咖啡堿作用于人體后,會刺激消化系統,加快脂肪分解速度。這也就是茶葉有助減肥的原理。
茶療的個特點
茶療在我國歷史悠久,古人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說法。今天的人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可見“茶”已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茶療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風靡大江南北,與它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起效迅速,配伍靈活
茶療的制作方法,多是用辨證配伍的藥劑直接以熱水浸泡出藥茶汁飲用。藥茶液進入體內后,可迅速被胃腸道直接吸收,在最短時間內緩解不適。茶療的這一特點和傳統中藥制劑中見效最快的湯劑相似,又省去了湯劑需冷水浸泡再煎煮的麻煩,更加節省時間,自然可以更快收到治療效果。同時,藥茶中使用的藥物味數和劑量,可以根據病情變化隨時靈活加減,充分發揮中醫辨證施治、隨癥加減的治療特色,這也是茶療優于中成藥制劑的特色之一。
有利于提高藥效
茶療中所使用的中藥材要提前粉碎成細小顆粒,這可以大大增加藥材與溶媒的接觸面,加快了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提高單位時間內浸出藥汁的療效。再有,一些中藥里含有揮發油成分,這種成分在煎煮過程中很容易隨水蒸氣一起揮發損耗,導致藥物療效降低。茶療使用低于100℃的熱水對藥材進行浸泡,同時蓋緊杯蓋,讓被揮發的成分冷凝于杯蓋再隨水珠滴落回茶湯中,最大程度地保留治療成分,提高了療效。
應用范圍廣泛
我國唐代的中藥學專著《本草拾遺》中,就有過“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的理論闡述,說明茶在當時就已經是被廣泛使用的“功能性”飲品了。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茶葉藥理作用較多,與中藥材配伍后則范圍更廣。大多數疾病的治療、輔助治療或預防中,都可使用茶療。
味道好,無毒副作用
吃中藥最讓人痛苦的,就是味道欠佳,因為大多數中藥都有濃重的氣味,而且很苦,讓人難以下咽。茶療則不會被這個問題困擾,這個療法所用的茶葉味道本就很好,是中國自古就非常受歡迎的日常飲料。再有,茶療中使用的中藥材以味甘或淡者為主,即使使用一二味味道不太好的藥材,其味道也會被淡化,保持茶湯整體的好味道。作為日常飲料,茶的安全性是舉世公認的,加之茶療方一般不使用毒性藥品,所以茶療還有無毒副作用的特點。
制作、服用簡便易行
中藥,包括一些中成藥的制備、服用都比較麻煩,無法適應現代人們快節奏生活的需求。茶療則沒有這些問題,它制備簡單,只需將茶與藥材各自研碎,使用時各取適量放入茶杯沖泡就可飲用了。
人們可以在工作、家務之余,把它作為飲用水隨時取用,而不用特意做好準備然后吃藥,省時省力。另外,茶療省去了其他中藥劑型制備時所需的中間環節的所有花費,故而有節省藥材、價格便宜的特點。
“代茶飲”的使用需謹慎
“代茶飲”,就是指用對疾病有一定療效的植物或礦物類中藥代替茶葉,用熱水沖泡,作為飲料飲用。在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中,比起制作麻煩的中藥湯劑,很多人都更愿意使用中藥“代茶飲”的方式來養生或治病。這種方法,只需把制作代茶飲的材料放在杯中加沸水浸泡幾分鐘,就可以像喝茶一樣飲用了。入口溫和、制作方便、效用持久的“代茶飲”只要使用得宜,便可在不知不覺中幫助人們防病治病,是忙碌的現代人養生保健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但是,“代茶飲”中的中藥也不可隨意亂用,其中學問,不可不知。
品種需選擇
中藥品種繁多、來源廣泛,質地、口味也各不相同,這些中藥并不都適合用來泡茶。適合“代茶飲”的中藥,一般都是體輕、質松、味甘淡、無毒性的葉、花、果、籽及鮮品類藥,如葉類的番瀉葉、薄荷、紫蘇、金錢草,花類的桃花、金銀花、槐花,果實類的羅漢果、烏梅、枸杞子、山楂、青果(橄欖),子類的草決明、蓮子心等。而質硬、味苦、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中藥如龜板、黃連、附子等就不適合用來“代茶飲”。
證候需辨清
泡制中藥“代茶飲”和使用中藥湯劑一樣,在使用前都需要先詳細了解使用者的體質、病證,再結合中藥性味和當時的氣候、時令進行綜合考慮,詳細辨證之后才能使用,并收到預期效果,絕對不能隨意亂用。例如清熱解毒的金銀花對夏季因暑濕而上火的人非常適合,但因其性寒,脾胃虛寒的人就不能使用。
服用需正確
每一種中藥都有其獨特的性味、用量和服法,如果使用不正確,其藥效就無法正常發揮,“代茶飲”也就飲而無效了。一般來說,泡茶最好選用單位中藥,這樣對性味、用量和服法都比較容易把握。
如果因治療需要必須把幾種中藥配伍使用,也不要超過4~5味,否則藥味太多,就失去了中藥“代茶飲”的意義。中藥泡茶的通用使用規則是:鮮品量大,干品量小;治病量大,保健量小。如陳皮,鮮品一次可使用10~20克,干品6~8克即可;白茅根作為清火保健藥一次最多使用10克,治療血熱出血癥時則需一次使用30~50克。
藥材要精加工
藥店出售的中藥材雖然經過加工,但都是根據煎煮湯劑的要求加工的,不完全符合制作茶飲的要求,因此藥材買回后需要進行再加工。加工時首先要揀去雜質,之后最好能進行消毒,如使用紫外線燈或家用消毒柜消毒。如果實在沒有條件,用清水漂洗干凈也是可以的。清潔后的藥材要用切、剪或搗等方式處理成米粒大小的碎塊,再用清水快速漂洗去除微塵,最后烘干收藏備用即可。
飲用方法要選擇
(1)沖泡飲用法。
一般的中藥材經過加工,都可以直接沖泡飲用,但質地松軟者泡飲的效果要更好。具體方法是將調配好的中藥放入杯中,再倒入體積3倍于藥材的沸水,蓋上杯蓋悶5~20分鐘即可飲用。飲用方法與喝普通茶水相同,可多次添加開水頻飲,直至茶色變淺、味道變淡為止。如果藥材中有味道較為濃重者,還可添加適量的糖或蜂蜜調味。
調養茶飲的制作
調養茶飲的制作雖然要比其他中藥制劑容易,但也不像普通泡茶那樣簡單,一些制作中的注意事項不可疏忽。
(2)煎煮飲用法。
質地重而硬的藥材,僅靠開水沖泡是無法快速、完全釋出其有效成分的。使用這類藥材制作茶飲,可以采用煎煮和沖泡結合的方法來制作茶飲。
具體方法有兩種:其一,如果藥物都是質地重硬的藥物,可直接煎煮澄出藥汁飲用;其二,煮出的藥汁泡茶飲用。第二種方法一般在質地重而硬的藥材與含揮發油的藥材配伍時使用,先煎煮質地重硬的藥材使其有效成分完全釋出,然后澄出藥汁沖泡不宜煎煮的含揮發油的藥物代茶飲用即可。
在使用煎煮飲用法時要注意,不同種類藥材的煎煮時間和方法也不同。其一,煎煮清熱解表類藥材宜用大火將水燒沸,然后最多再煮5分鐘;補益類藥材宜用小火慢煎,水沸轉為小火后,要再煎10~20分鐘才可關火。其二,龍骨、牡蠣、龜板、鱉甲、附子等質地堅硬或有毒的藥材,一定要久煎,水沸后要再煮30分鐘以上。其三,煎煮質輕或細碎的藥材,如旋覆花、車前子、葶藶子、青黛、馬勃、生蒲黃等,應事先用布袋裝好,方便煮好后澄汁。其四,阿膠、鹿角膠、芒硝、玄明粉等含有膠質的藥材不宜入水煎煮,正確使用方法是先將其隔水加熱融化,然后兌入茶中飲用。
茶療養生治病的禁忌
茶療好處多多,如茶療可以提神、消除疲勞、抗菌,還能減少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等。但是,茶療也不是百無禁忌的,科學實驗證明,茶飲養生的禁忌也不少。
人群禁忌
茶療,并不是所有人在任何狀態之下都適合使用的。如下人群就需禁忌飲茶。
(1)缺鐵性貧血者、便秘者。
茶中含有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加重患者的貧血程度;同時,鞣酸還有收斂的作用,會減弱人體腸管蠕動,加重便秘。
(2)神經衰弱者、心臟病患者、胃潰瘍患者、肝功能不良者、醉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