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狙擊手
- 通往母親的橋
- 慢三
- 4259字
- 2025-01-09 21:36:42
子彈是從對面的水塔上射出來的。
從魏宇的視角看上去,那水塔高五十米左右,外墻為紅磚,中部以及底部為直徑在三米左右的圓柱體,頂部則有一個更大、更短的圓柱體壓鎮,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光柱朝天的手電筒。
在手電筒的頂部,是一個四面環有鐵制欄桿的平臺,而那槍手顯然此刻就趴在這平臺上,正居高臨下地將自己狙擊步槍對著下方的廣場,控制著整個局勢。
僅僅一分鐘不到時間,就有五人命喪黃泉,而且幾乎一槍一個,不留任何活口,就連玩弄一下手中獵物的興趣都沒有。
毫無疑問,對方不僅是個彈無虛發的狙擊高手,還是個冷血的殺人機器。
魏宇摘下頭上的軍帽,測試性質地從躲藏之處拋向半空。
砰!
軍帽瞬間變成了碎片,同時將墻后的所有人都嚇得魂飛魄散。
魏宇嘆了口氣,眉頭緊鎖起來。
現在遇到大麻煩了。
如果沒猜錯的話,這把殺人于千里之外的武器,型號應該為產于名古屋兵工廠的九七式狙擊步槍。
資料顯示,九七式狙全長1280毫米,槍管長797毫米,總重約3.95公斤,子彈初速為765米/秒,精確射程可以達到600米,最大射程則超過3000米。
魏宇目測了一下,從自己所在的位置到水塔大約有一百米左右的距離,而水塔高五十米,根據畢達哥斯加定理,c2=a2+ b2,那么就可以算出c,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也就是槍手到他所在位置的距離為,502+1002的結果12500開根號,即,111.8米左右。
這完全在狙擊手的射程之內,并且,子彈出膛只需要不到0.15秒,就能抵達目標。
這個答案讓他沮喪不已。
他完全沒料到,剛才那支先遣部隊不是五人而是六人。他們還狡猾地埋伏了一個狙擊手在高處,從而因為他的大意導致了同胞的喪命。
而且是對他剛建立起信任的同胞。
這些人原本可以躲在戲院里,也許未必能熬過一劫,但至少不會這么快死。
是他,魏宇,把他們從安全洞里拉了出來,卻沒有給予最好的保護。
是他,害死了他們。
他信誓旦旦的承諾失效了。
一想到這,他內心就絞痛不已,一時間忘記了自己正處于游戲中。
“我怎么這么蠢呢,我……”
“程星!”
他的思緒被打斷了。回過頭,他看見李愛華正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
從她明亮透徹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一股倔強而憤怒的火苗。
他知道自己的懦弱又一次被看穿了。
“現在不是想那些東西的時候。”李愛華說道,“你說過,要帶我們逃出去。”
說著,她將頭朝后偏了偏。在她的身后,還有五六名傷員。
他深吸一口氣,用力地點點頭。
是的,現在不是喪氣的時候。
可問題是,怎么走?
他想了想,從口袋里掏出了那張手繪地圖,鋪在地上,開始快速研究起來。
這個小廣場叫鐵道文化廣場,以詹天佑的雕塑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東南西北四向的十字路口。
他們目前所在的位置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作為掩體的四層建筑物上面標有紅色“十”字圖標,代表這是醫院;
與之相對的東北角就是狙擊手所在的水塔位置;
水塔的西面,是一個三層樓高的鐵道子弟學校;
而東南角的位置,是一個小型的體育場,內部畫了一些乒乓球臺和籃球架。
而離開這里唯一的出路,就是由南往北、從十字路口的正北向出去。
根據目測,從魏宇所在的位置到詹天佑雕塑大概五十米的距離,再從雕塑通過北向出口估計又有五十米左右,以目前這些傷員的移動速度,這一路最起碼也得需要三分鐘以上。
而那個狙擊手所在的水塔占據了絕對制高點,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以他變態準的槍法,估計沒有一個活物能從這個地方安全通過。
魏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閉上眼睛,思考著如何突圍。
他努力地回想著剛才一路走來,目之所及的每一個細節,試圖找到突破口。
但很可惜,因為槍擊太過突然,他腦子里一片混亂,根本記不起來,到底有什么可以幫助逃生的東西。
“那個……”
魏宇睜開眼,看見之前那個戴眼鏡、穿藍色中山裝的男人正對著自己欲言又止。
“有話就說。”
“我是一名建筑工程師……”
“嗯?”
“這個鐵道家屬生活區,其實我也有參與設計和建造。”
魏宇眼前一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男人咽了一下口水。
“我是從北方借調過來的,曾參與過鄭州鐵路生活區的設計方案。當時我出了一版設計方案,給到領導,領導看了之后讓我重新修改設計,我一時間沒明白,領導說我出了問題。”
“什么問題?”
“和位于華北平原的鄭州鐵路樞紐不同,橫州火車站位于南方多雨地帶,尤其生活區就在江邊,一旦到了每年六七月的雨季,水漫上岸,容易產生城市內澇。”
魏宇點點頭。
他小時候就經常會遇到因為暴雨而發大水的事情。
那時候,湘江的水就漫到岸上,整個城市,尤其是靠近江邊的住宅小區,都會積水,上學路上水沒過大腿,寸步難行。
不過,他記得聽母親說過,江東區,尤其是鐵道生活區這邊,就從來沒有淹過水,火車站也正常運行,基本沒有停運過,那時候還小,沒有想過到底是什么原因。
“所以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參考了法國的城市地下建設,雖然比較迷你,但在這座小小的生活區里,我們建了一個地下排水系統,所有的雨水都會在下面匯聚在一起,直通湘江下游,下再大的雨,這里都不會產生內澇,所以……”
“所以,我們腳下有一個地下排水通道。”
工程師搖搖頭。
“不,不是我們腳下,其實通道并不多。”
“那在哪里呢?”
“在這里。”
工程師指向地圖上詹天佑的雕塑。
“你的意思是,在詹天佑的下面。”
“不是,這張地圖上并沒有畫出來,剛才過來的時候,你沒注意嗎?”
經如此一提醒,他想起了。
在詹天佑雕塑下方的四方石座下,有一個井蓋。
“你是說……”
“只要打開井蓋,就能進入下水道,然后通過下水道,就能達到火車站廣場,或者,直接進入湘江。”
魏宇聽完一陣興奮,但很快,就意識到這里面的問題所在。
“即便這樣,我們這一群人也跑不到那個井蓋啊,路上早就被狙擊手所射殺了。而且,這個井蓋上方沒有遮擋,即便跑到了,我們也是死路一條。”
“所以只能你一個人去。”
“我一個人?”魏宇驚道。
“沒錯,地下通道有一條管子是直通水塔的,可以從水塔下方的井口出來。”
魏宇頓時明白他的意思了。
“那就是說,我一個人跑過去,進入地下通道,然后從水塔的出口出來,爬上水塔頂端,干掉那個狙擊手。”
工程師不置可否。
魏宇頓時沉默了。
首先,他不確定自己一個人能否跑到那個窨井蓋,這一路上,他不被一槍爆頭就不大可能;
其次,就算萬幸跑到了窨井蓋,萬一打不開怎么辦?
第三,就算打開了,他下去了,面對一個完全未知的地下通道,他不迷路就算不錯了,還能找到去水塔的路?
最后,就算他找到了去水塔的路,爬了上去,赤手空拳的,他就打得過對方嗎?
對方是個狙擊手,擅長遠射,但不代表他就不擅于格斗——想想那些鋒利的刺刀吧,對方極有可能也是個近身高手,自己這么折騰了一通,不等于是白白上門送死么?
每一步都充滿了極大的風險,或者說,每一步都是死路。
可是……
他再次看向那些人。
眾人都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自己。
唉,早知道自己要承擔這么大的責任,就不跑出來救人了。
現在真是騎虎難下。
他低下頭,看了看自己胸前的軍章。
這里只有他是軍人,于情于理,都應該由他站出來……
這時,他的眼神瞟到了一樣東西。
是盒子里的駁殼槍。
剛剛在戲院里打了十五發,還剩有五發子彈。
他看著地圖上醫院墻上的一格格窗戶,然后又抬起頭,看了看位于頭部上方墻上的玻璃側窗。
“我有個計劃,你們誰愿意幫忙?”
接著,他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可他說完之后,大家都面面相覷,沒有敢應承。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我去吧。”李愛華說道。
“愛華……”
“別說了,我必須去。我當時之所以留下來,就是為了要救人,現在已經落入了困境,與其在這里等死,不如搏一把。再說了,這是鐵道醫院,我一直在這里上班,沒人比我更熟悉里面的情況。”
魏宇現在徹底被自己這個又颯又勇的女人給征服了。
“那就這么辦!”他剛準備說行動。
“等一下!”
“怎么?”
李愛華指了指他的身上,他低頭一看,這才一拍腦門。
“小家伙,差點把你給忘了。”
魏宇小心翼翼地小孩從身上取了下去,此時,小寶寶正睜大著眼睛,吧嗒吧嗒地看著他呢。
“好可愛,男孩還是女孩?”李愛華問道。
“看著像是男孩。”
“取名字了嗎?”
“還沒有呢。”
“那要不要……”
“先不要。”魏宇知道,一旦有了名字,孩子就會成了他的牽掛,現在他們必須心無旁騖地去解決眼前的問題。
李愛華點點頭。
“愛華……”魏宇想了想,覺得這時候應該替阿彭的外公做一次浪漫的英雄,“如果這次我們有幸活下來的話,你嫁給我,好嗎?”
“這時候說這些干嘛。”
所有傷員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
“好不好嗎?”
李愛華害羞地點點頭。
“那我們就這么說定了。”
魏宇把寶寶交給那個戴眼鏡的工程師,然后取出槍,交給李愛華。
“準備好了嗎?”
“好了。”
“行動吧。”
于是,在魏宇的托舉下,李愛華從墻上的窗戶爬進了這幢醫院。
他看了下手表,任務只剩二十分鐘了。
隨后,他做好了準備,耐心地等待著。
時間一秒秒過去。
四周十分安靜。
他心急如焚。
差不多過去兩分鐘了吧,李愛華怎么還沒行動呢?
同時,他又十分擔心她的安危,一旦有什么閃失,那她很可能就被一槍斃命。
他攥緊了拳頭,感覺手里的汗不斷往外冒,掉在了地上。
太陽出來了。
陽光照射大地,讓這個世界明亮起來,有點刺眼。
愛華同志啊,還不行動嗎,他想,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槍聲,與此同時,是玻璃破碎的聲音。
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一咬牙,沖了出去。
死就死吧。
現在只能賭一把了。
他埋著頭,奮力朝詹天佑雕像的方向沖了過去。
從所在位置跑到那個雕像,大概有五十米的距離。
以前在學校,他最好的五十米短跑成績是八秒多,現在不一樣了,當兵的程星明顯是個厲害的家伙,估計最多也就六秒。
他的計劃是這樣的,李愛華爬上醫院的四樓,借著正午的陽光,她利用窗戶上的玻璃將陽光反射出去,照向對面的塔樓。
強光會短暫影響狙擊手的視線,于是會將槍口朝上,對準鏡子開槍,鏡子會被他擊中,而李愛華必須迅速躲開射擊,去尋找下一面窗戶。
與此同時,狙擊手開始繼續子彈上膛。
他的換彈速度很快,通過之前的射擊頻率判斷,他換一次子彈加秒鐘大概需要兩秒鐘。
這個過程中,李愛華需要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窗玻璃的照射。
也就是說,三次射擊,加上三次換子彈,一共是六秒鐘,等他發現下面有人跑動,并且瞄準射擊的話,又需要兩秒鐘,加在一起一共需要八秒鐘。
八秒鐘,這對于鉆進那個下水道里,應該綽綽有余了。
于是,聽到第一聲槍響,他就跑起來了。
在跑動的過程中,他每隔兩秒,接連聽到了槍響和玻璃破碎的聲音。
他沒有工夫去想李愛華怎么樣了,只是埋頭朝那個詹天佑塑像沖了過去,嘴巴里數著數字。
一,二,三……
六秒之后,他成功來到了詹天佑的旁邊。
在他的下方果然有一個井蓋。
他蹲下身,扣住井蓋的邊緣,一使勁,頓時呆住了。
井蓋是鐵制的。
他發現自己一個人根本抬不動井蓋,太重了。
已經八秒了。
他意識到樓頂的槍已經對準了自己的頭顱。
他閉上眼睛,心想,這下他媽的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