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羹,做好了
- 大明:從天啟開始當明君
- 鬼知道是誰的小號
- 2015字
- 2024-07-05 01:00:00
“是。”王安循著朱由校的話語走了出去。
剛一來到西暖閣的門口,還未等到劉僑主動開口,王安就對著劉僑恭喜了起來。
“恭喜劉大人、賀喜劉大人!”
“不知。”劉僑躊躇了一下。
“這,‘喜’從何處來?”
“自是有二。”王安笑著回到,并樹立起來了兩根手指頭。
“一,上恩隆重。”
“皇爺瞅著劉大人這么多年下來,忠心耿耿不說,還勞苦功高。”
“結(jié)果生活的水平,卻從未提高。”
“這不,居然連所住的院子,都在井字街這種小地方。”
“嘖、嘖、嘖。”王安適時地砸吧了兩下嘴巴。
“皇爺最不愿見到此種失心瘋的事情,發(fā)生在有志之士的身上了。”
何為‘有志之士’?
當為身心俱屬于皇帝的人!
“因此,皇爺特地把自己名下的、承天門大街那兒的一座宅子賞給你了,以作改善生活之用。”
“王公公這是哪里的話。”劉僑拱手回敬道。
“大家都是為了皇上辦事,本就屬于分內(nèi)的工作。”
“今日在下得到了皇爺?shù)馁p賜,當為天大的驚喜。”
“某實在是稱不得‘有志之士’四個大字兒。”
“也實在有愧于皇上的賞賜。”
劉僑這是在謙虛。
王安聽得出來。
“二呢。”王安沒有去理會劉僑的謙虛,而是繼續(xù)說了起來。
“則是恭喜劉大人,將要高升了喲。”
“這保不齊,再過上一些個日頭,錦衣衛(wèi)的指揮使,將入劉大人的彀(gou,四聲)中了。”
說著,王安還拍了拍劉僑的胸脯,以表尊重、敬佩。
“哪里、哪里,沒得影子的事兒,王公公,就莫要取笑我了。”劉僑仍然在謙虛。
“哎。”王安假裝生氣道。
“怎么能沒影兒呢?”
“如今錦衣衛(wèi)的指揮使一職,尚屬空缺。”
“而皇上不僅第一時間召見了你,還賞賜了你一份宅子。”
“這不就代表皇爺看重你了嗎?”
“然后......”說著,王安又拍了拍劉僑的胸脯。
“這不就代表著,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位子,必定由劉大人給拿走了嗎?”
“只是有可能罷了、只是有可能罷了。”劉僑說到。
錦衣衛(wèi)指揮使啊,那可是位于權(quán)力的中心。
由不得劉僑對此不謹慎起來。
單單一個都督僉事,都足以讓他見識到政治的殘酷了。
更別提進一步的指揮使了。
保證愈發(fā)殘酷!
稍有不慎,可能分身碎骨!
“行了。”王安結(jié)束了此次對話。
“咱家就和你不再多費口舌了。”
“反正劉大人你啊,是發(fā)達起來了。”
“咱家呢,也是要進去繼續(xù)服侍皇上了。”
“而剛才進來的時候,路子咱家都帶著你走過一趟了。”
“想你身為一名錦衣衛(wèi)都督僉事,僅一次就可以記住剛才的路子吧?”
“這就不需要咱家再帶著你離開吧?”
“你先自行離開吧。”
“是的,王公公,在下記得剛才的路子,勞煩王公公剛才帶路了。”劉僑告罪了一番,便自行離開了。
“劉大人慢走。”王安送道。
“王公公駐足。”劉僑不送道。
------
劉僑在皇宮內(nèi)行走著。
一路上,從未進過宮的他,四處看了看。
他覺得這皇宮內(nèi)和他想的不大一樣啊。
他原本以為,皇宮大內(nèi),為重中之重,應(yīng)該派有重兵把守。
可為何,禁衛(wèi)他是見到了,但數(shù)量上卻沒有和他想象中的一樣多呢?
莫非,皇宮已經(jīng)和錦衣衛(wèi)一樣了,破爛不堪了?
劉僑甩了甩腦袋。
試圖讓自己這個在今夜沒怎么得到休息的、此刻變得略微混沌的腦袋,清醒、清醒。
怎么可能喲?
皇宮重地,怎么可能和錦衣衛(wèi)一樣了呢?
自己剛才絕對相差了!
這皇宮重地要是和此時的錦衣衛(wèi)一樣了,那皇上的安危,該.....如何是好?
突然,劉僑想到了一些事情,導(dǎo)致他突然中斷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不管是從皇帝的角度,亦或者從某些人的角度來看。
皇宮重地瞧著人影稀稀拉拉,可實際上,絕對布滿了各種各樣的眼睛!
所以,劉僑不敢隨意走動。
只能順著來時的路子,離開!
在走出皇宮的時候,劉僑回頭望了一眼這座微型的城池。
好似剛剛路遇的幾個、提溜著燈籠四處轉(zhuǎn)悠來預(yù)防火災(zāi)的小太監(jiān)。
此刻已經(jīng)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惡魔!
“呼!”
一陣冷風襲來,直教劉僑背后冒出來的冷汗,凝固了起來。
他在心中暗自思考。
還是要順著皇上的路線來走。
——盡快拉起一票屬于自己的人馬!
如若不然,行走在哪兒,他都不安心!
自己的手中,必須得有一定的刀把子!
皇帝也是!
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望而生畏!
才能讓自己活得更久!
——手底下的人,打得越厲害,上面的人,就越安全。
即,以死求生!
------
“王公公。”王安剛一轉(zhuǎn)身朝向西暖閣的門內(nèi),就被人給叫住了。
他還沒有跨入西暖閣的門檻呢。
“何事?”王安問了一下。
“陛下要的羹,奴婢們給做好了,還望王公公能進去告知陛下一聲,好叫奴婢們,可以進去。”說話的是御膳房的管事。
朱由校今兒早的早餐,當由他們做好。
“稍等片刻。”王安應(yīng)道,而后走進了西暖閣。
“陛下。”王安開口到。
“怎么了?”朱由校問到。
“御膳房做好的羹,來了。”
“那你就讓他們送進來吧。”
“是。”
朱由校從剛才的站立模樣,改回了最初在椅子上坐著的狀態(tài)。
他閉上了眼睛,以求可以稍微緩一緩,并為待會兒的大事做準備。
“陛下,羹來了。”王安低聲細語道。
“放這兒吧。”朱由校指著面前的桌子說到。
隨后,御膳房就出去在西暖閣的門口候著了。
——等朱由校吃完之后,他們還得過來收拾一下呢,最后才能離去。
“咕咚、咕咚。”朱由校用一個小勺子,小口、小口地吃著羹。
自天啟年間開始,大明那內(nèi)外交困、又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就徹徹底底地擺在了臺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