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念!”
- 大明:從天啟開始當明君
- 鬼知道是誰的小號
- 2029字
- 2024-06-29 02:00:00
隨著侍讀太監(jiān)王安離自己越來越近,朱由校倒也直接不睡了。
他直起身子,將枕頭樹立起來,放在墻壁的邊兒處,靠了上去。
當然。
在完成了這一動作之后,他的眼睛重新閉了下去。
雖說此時已經決定不睡了。
可精神狀態(tài),卻沒有因此而變得好起來的。
朱由校的腦袋,依舊有些昏昏沉沉。
等距離朱由校的床榻僅有幾步之遙的時候,王安徹底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盡管他是朱由校的潛邸之臣,可到底呢,皇帝就是皇帝、奴婢就是奴婢。
區(qū)區(qū)奴婢,萬萬不能因為自己在皇帝登基之后的地位會水漲船高,而忘了自己的使命。
——服侍好皇帝。
這不,為料理防止驚擾到朱由校。
王安才是躡手躡腳了起來。
“陛下?”王安站在朱由校的床榻旁、床帳邊,輕聲地問到。
“陛下?”
王安對于朱由校的稱呼,已經變了。
“什么事?”朱由校開口到。
“驚擾了陛下休息,還請陛下恕罪。”王安沒有回答。
而是先跪在了地上,求著朱由校原諒自己。
真龍者,怎能被凡夫俗子隨意驚擾到?
先告?zhèn)€饒再說。
“無事,你且先起來吧。”朱由校隨意地擺了擺手,說到。
“今夜若是沒有你來,朕都不曉得,這個冷冷清清的乾清宮,能有幾多孤獨呢。”
“你一來,這煙火氣息,倒也多了不少。”
“奴婢謝過陛下。”王安輕輕地叩了一下頭。
隨后起身。
“把事情說一下吧。”朱由校再次詢問到。
“能讓你在大半夜就過來叫醒朕,肯定是要緊的大事!”
“陛下。”王安將手中的奏疏順著床帳遞了進去。
“餉司楊嗣昌,先前上了一份關于災情的奏折。”
“而幾日前,其人卻又通過八百里加急,再度上了一次!”
“淮北,大饑!”
折子還沒被朱由校接過,他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他有想過,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可是卻從未想過,事情會艱難至此!
八百里加急!
饑荒!
要命了都。
一下子就將他的精神頭,給提了起來。
睡意?
睡個屁!
“唉!”朱由校嘆了一口氣。
“拿給朕、拿給朕。”
他讓王安將奏疏遞得距離他近一些。
——朱由校非是躺在床上,而是靠在墻上,由此,王安離他遠了點。
可沒等王安靠近。
朱由校卻猛地直起身子,一把將奏疏搶奪了過來。
起床氣、沒睡著的氣、災情的氣。
三氣合一,不說心情激動,成仙都是有可能的!
朱由校打開折子一看。
感覺不太對!
字兒盡管都認識,可依舊不對!
他再一尋思。
對了。
前身幼時不受先帝朱常洛的喜愛,所以,所收到的教育水平,不大好。
那么......好些個字兒,前身不認識。
而自己呢,卻是認識。
原來,由此才是產生了一定的差錯感啊!
朱由校驚嘆到。
侍立在一旁的王安,見此情形,心頭大驚。
我的爺啊,你不識字兒啊。
——王安作為朱由校的侍讀太監(jiān),他十分清楚朱由校的文化水平。
并且,按照往常來講。
一些個文章,都需要王安先去講述一番,而后朱由校才能知曉其中的含義。
怎地?
今兒個,不同以往了?
天子者,果真天資聰慧也?
粗略地掃了一眼折子,朱由校發(fā)現了一個大問題。
“這份折子是什么時候的?”朱由校驚怒到。
“怎么有個好幾日?”
這一份折子都好幾日了,那上一份呢?
差的時間更遠了。
時間上翻一番,不成問題。
娘的。
半拉個月!
淮北的饑荒,時至今日,得有半拉個月了!
“陛下。”似乎是感受到了朱由校在生氣,王安剛被允許站立起來的身子,又跪拜了下去。
“并非是故意拖著不讓陛下看折子。”
“而是陛下幾日前,才登基不過,無法觀看。”
“再之前,先帝身子有恙,更是無法觀看!”
不是俺的錯啊。
而是你丫的之前還不是皇帝呢,想看?
看個屁!
至于你爸,都快嗝兒屁了。
就先治著病吧。
也別看了!
“念!”朱由校一把將折子甩向了王安。
“嘩啦啦”的,紙張飛舞的聲音在響起!
——古代晚上的燭光太暗了些。
朱由校雖然看得明白字兒,卻不想讓自己得上近視眼的疾病。
王安,你就替朕受著吧。
王安趕緊將掉落在自己身子上的折子撿了起來。
皇帝可以隨意,他卻是不可以。
他只是一個太監(jiān)。
不過這一下,王安倒也放心了。
原來他的皇爺,依舊不大認識字兒啊!
他的用處,依舊很大!
王安用一股略大的聲音,開口朗誦到:
“餉司楊嗣昌奏言:臣在應天,聞淮北居民食草根樹皮至盡,甚或數家村舍,合門婦子,并命于豆箕菱稈;比渡江后,灶戶之搶食稻,饑民之搶漕糧,所在紛紜。”
“猶曰去年荒歉之所致也。”
“至于江南未嘗有赤地之災,稽天之浸,竟不知何故洶洶嗷嗷,一入鎮(zhèn)江,斗米百錢,漸至蘇松,增長至百三四十而猶未已。”
“商船盼不到關,米肆幾于罷市,小民垂橐,偶語思圖一逞為快。甚有榜帖路約,堆柴封燒第宅,幸賴當事齊之以法,一時撲滅無余。”
“然顧瞻閑左,民窮財盡,今日百姓尚知討賊,尚可催科,只恐百姓自己作賊,誰為我皇上催科者?”
朱由校一聽,明白了折子上的內容。
簡而概之。
淮北發(fā)生了饑荒。
并且......還影響到了淮南!
淮南即使本來沒有饑荒,當下卻也造成了饑荒!
——漕運、物價什么的,皆是受到了波及,進而導致了淮南的饑荒!
而且。
賦稅依舊在!
百姓難以承擔,恐不日為賊!
——即,造反!
朱由校緩緩地將自己的身子從靠著墻的樣子,慢慢地滑了下來。
他平躺在了床榻之上。
本以為乾清宮內冷冷清清,是缺少了人氣。
結果,卻是缺少了麻煩啊。
勞累乎、勞累乎!
明末的日子,真不好過!
“你覺得楊嗣昌是何用意?”朱由校沒來由地問了一下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