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孝出強大
- 家父漢靈帝
- 周歲三
- 2075字
- 2024-08-28 22:38:23
劉辯在大將軍府直接孝的袁紹啞口無言,何進何咸自然更是無法反對劉辯的“孝行”了。
但是這辭讓這件事兒的前提是有人提議,這才能辭,沒人提,你就辭,這就很不對勁了。
現在朝廷內外都等著何進這個親舅舅來提,但是此時已經明知劉辯不會答應,何進來提就不合適了。
那何人來提,就得討論討論了,漢代是三公九卿制。
東漢的三公是:司徒,太尉,還有司空。
太尉掌天子兵馬,所有基本不設,太尉的活交給大將軍來管。
所以實際上的三公:大將軍,司徒,司空。
現在何進不方便提了,而此時的二號人物司徒恰恰是袁紹的叔叔袁隗。
袁紹也不愧是何進的謀主,是真的肯扛事兒的。
就見袁紹優雅的對著何進還有劉辯行了一禮,道:
大將軍,殿下,既然如此,此事便由我和我叔父說。
殿下如此孝行,相信我叔父必然能同意的?!?
何進聞言非常高興,贊道:
“哈哈,不愧是你袁本初啊,真有你的,那好,此事就交給你了。”
劉辯也跟著夸了幾句。
于是此事敲定,袁紹去請叔叔袁隗上奏表,而劉辯則回去把辭讓的奏表寫好。
袁紹離開大將軍府后,準備一番后,直接去了叔父袁隗的府上。
袁紹下馬之后,走到門前深吸了一口氣,這才讓手下敲門。
他和這位身為三公的叔叔的關系本來還不錯,但袁紹要出頭,他就必須獲得名氣。
他包庇黨人,收留罪人,因此得罪了趙忠。
趙忠雖然忌憚袁家四世三公的實力,但卻向他的叔叔袁隗打了小報告,于是叔侄二人大吵了一架。
自從以后叔侄二人便生疏了,今日還是這之后第一次來袁隗家。
所幸遞上名刺之后,袁隗并沒有將袁紹掃地出門,而是將他請了進去。
袁紹優雅的對著上座的叔叔行禮道:
“侄兒袁紹拜見叔父?!?
袁隗哼了一聲道:
“你還記得有我這個叔叔,我早就告訴你不要去招惹十常侍,這次夏惲的事兒是不是跟你也有關系?袁紹!我看你是想讓我袁家破家啊!”
袁隗絲毫不給這個自家家的這個名士面子,劈頭蓋臉的上來就是一頓責備。
袁紹只能平靜的接受,他要做大事,就要面對許多人的不解,做出許多犧牲,這一點他早有準備。
“叔父,聽我一言,現在黨錮已解,士人實力大增。
十常侍與士人必有一場決戰!咱們袁家四世三公,必須要有人出來當這個出頭鳥,否則天下士人如何看待咱們袁家?
袁家曾經的門生故吏怎么看待袁家?
叔父!”
袁紹此話說的情真意切,他打心底里是希望獲得叔父的理解的,當年他沒有過繼,還是庶子的時候,全府上下沒有人在乎他們母子,正是這位叔父照顧他們母子,讓袁紹讀書,這才有了袁紹后面的一切。
袁紹至今依然記得,他和母親住在袁府下人住的屋子里時,袁隗沒有嫌棄屋子粗陋,沒有嫌棄臟兮兮躲在屋子里不敢見人的他。
那天袁隗帶著和煦的微笑,遞出雙手,將他臟兮兮的小手握住,然后抱進懷里,帶他梳洗,給他新衣,教他禮儀。
他這一身堪稱禮儀模板的本事,就是當時他眼中叔父的樣子,他至始至終都在追隨袁隗的腳步。
袁紹心里對袁隗比對他的生父的情感還要濃烈,所以即使袁紹已經做好了全天下都不理解他的準備。
但他還是希望袁隗能夠理解他,哪怕不支持,僅僅是鼓勵兩句也好。
“可你若失敗了,會影響袁家滿門的!”
這時袁紹跪倒在地,說道:“叔父,我袁本初一人做事一人當,絕對不連累家族,我所用之人無一人是袁性之人!
若是失敗,十常侍取吾一人頭顱即可!”
此時袁紹眼神堅定,這話沒有半分虛假,他一開始就做了這樣的準備,他只用袁家的名氣,至今他手下無一人是袁姓之人。
袁隗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道:
“你今日來,不是來跟我說這個的吧,說吧,要我幫你做什么事?”
袁紹道:“叔父請安心,這事與十常侍無關,是關于史侯殿下的。”
袁隗做到三公的位置上,也不是白做的,袁紹這么一說,袁隗立馬猜的七七八八了。
“你是想讓我奏請陛下請封太子?”
袁紹道:“叔父,正是如此......”
袁紹正要陳述理由之時,袁隗伸手打斷了袁紹。
袁隗道:“我過去曾聽聞陛下不喜歡史侯,而是喜歡年紀更小的董侯,但現在這史侯闖詔獄救張銘,得仕林偏愛,證明其頗為聰慧。
而他又說服盧植,甘愿為做他的王太傅,放棄統兵之權,更是讓仕林震驚。
但何進是大將軍,史侯殿下的親舅舅,按何進的性格他不提絕對不是避嫌,必是另有原因,這才讓你找我,我說的可對?”
袁紹贊嘆道:“叔父說的一點不假,正是如此?!?
“可陛下正值壯年,此時上表請立太子,固然是討好了史侯,但若是失敗得罪了陛下又當如何?”
本就不打算成功,又何來的失敗,于是袁紹把他們的計劃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袁隗。
袁隗聽完驚訝道:“如此孝行真是史侯自己想出來的?”
袁紹點頭:“不錯,侄兒親眼所見!”
袁隗此時真就是驚到了,這大漢最重孝道,所以才有舉孝廉這一說,而這孝行就是彰顯孝道一個最為重要的手段。
而這孝行也是一樣,人們往往只會記住開發孝行的第一個人,這就導致這孝道也極為內卷。
袁隗本覺得眼前這個侄子的“追孝”已經夠覺得了,沒想到竟還要高手!
這史侯直接孝到讓太子之位了,這等同于讓皇位,試問天下有什么比皇位更寶貴的東西!
袁隗此時覺得史侯這個孝是當之無愧的孝中之最!
本來袁隗只是想問出緣由,好好思考一番再做決定,畢竟董太后身邊還養著一個皇子呢。
而他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全國,影響力太大了,不能輕易站隊。
但此刻聽完劉辯的計劃之后,袁隗當即拍板。
“這個隊他袁家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