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牛痘接種法
- 穿越崇禎:從大廈將傾到逆轉乾坤
- 天舞龍蛇
- 2414字
- 2024-07-31 20:38:23
接下來的幾天,崇禎每日都宣吳有性進宮為他診治。吳有性是太醫院新進的年輕太醫,他的醫術和為人都讓崇禎頗為賞識。然而,崇禎并非全然信任吳有性,他想知道這個年輕太醫是否可靠,背后又是誰的人。
崇禎刻意在吳有性面前表現得十分輕浮,一邊讓他診脈,一邊調戲身旁的宮女翠兒。崇禎暗中觀察著吳有性的反應,只見他滿臉困惑和反感,似乎完全不贊同皇帝此等行徑。吳有性的表現讓崇禎心中一喜,看來此人的確不是魏忠賢一黨,而是個正直不阿之人。
天啟十二月二日,皇帝所患的“天花”終于痊愈。這一日,崇禎將吳有性召入文華殿,吩咐太監將殿內門窗緊閉,遣散所有人,只留他二人在殿中。吳有性對皇帝的舉動十分不解,卻只得遵旨。
“吳愛卿,你可確信朕得的是'天花'?“崇禎壓低聲音問道。
吳有性恭敬地答道:“陛下,臣在民間見過天花患者,他們的癥狀與陛下的確如出一轍。”
崇禎又問:“可你不覺得朕的病癥十分輕微嗎?”
“陛下,臣心中也疑惑,想必是陛下龍體健碩,上天庇佑,才讓病癥如此輕微。”吳有性如實回答。
崇禎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吳愛卿,你可知'人痘'一法?”
吳有性答道:“'人痘'是將天花痘痂制粉,吹入鼻中,使人得一輕癥,痊愈后便不會再染天花。但此法仍有風險,時有因人痘而喪命者,故民間并未推廣。”
“不錯。”崇禎稱贊道,“你的確學識淵博。但朕要說的是,上天啟示了朕一個法子,可使'種痘'之事變得更加安全可靠,而朕已親身試驗,果然奏效。”
吳有性聞言大驚,震驚于皇帝竟會以身犯險,更驚于所謂“安全種痘“竟有可能。
崇禎看出他的震驚,便將手臂伸到他面前。只見皇帝手臂上有幾個淡淡的疤痕。“吳愛卿,可知'牛痘'?”
“牛痘?”吳有性不解。
“不錯。“崇禎點頭道,“牛也會得一種'牛天花',人若被染上牛痘,只會出現輕微癥狀。而人痘愈后,竟對天花也就免疫了。這個疤,便是朕取牛痘膿液,點于手臂傷口所致。”
吳有性聽得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皇帝所言。若果真如此,豈不是從此天花可防?然而這等驚世之語,竟出自圣上之口,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吳有性聽完崇禎的話,震驚之余也充滿了疑問。他急切地問道:“陛下,這'牛痘'之法,您是如何發現的?若果真如陛下所言,這簡直就是萬民之福,我們理應盡快將其推廣至民間,讓百姓們免受天花的侵擾。”
崇禎心中暗想,這牛痘接種法在歷史上本該是幾十年后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的發明。但自己作為一個穿越者,自是不能將真相告知吳有性。
于是他神秘地說道:“吳愛卿,這牛痘之法乃是上天通過夢境啟示于朕的。朕需要你替朕實驗,以證明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其實,崇禎心中另有盤算。他并不打算將牛痘接種的方法完全推廣到民間,而是想將其變為自己的秘密武器。一旦關鍵時刻,他就可以用此鞏固自己的權力。
吳有性聞言,立即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陛下英明,臣愿為陛下分憂,為天下百姓解難。”
崇禎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吩咐道:“吳愛卿,朕的翊坤宮中恰好有幾頭染了牛痘的病牛,你可以用來實驗。朕擇日就會升你的官職,以表彰你治愈朕'天花'一事。你要謹記,這牛痘接種之法需得悄悄進行,不可聲張。”
次日天啟七年十二月三日,崇禎表彰吳有性治愈了自己的“天花“,并將其升為太醫院院判的旨意傳到了太醫院。
太醫院院使李太醫對吳有性的態度較之前大為改觀。他笑容可掬地對吳有性說道:“吳太醫,恭喜你治愈了皇上的'天花',得到圣上賞識,前程似錦啊。”
吳有性謙虛地回答:“李太醫,這不過是我的運氣罷了,何德何能,當不起您的夸獎。”
李太醫突然將一個小盤推到吳有性面前,示意他揭開盤中的紅布。吳有性照做,只見布下赫然是幾錠金燦燦的金子,光芒耀眼。
吳有性大驚,連忙問道:“李太醫,這是何意?據我所知,陛下并未下旨賞賜微臣黃金。”
李太醫笑而不語,過了片刻才說:“吳太醫,這金子是我送給你的。你想想,當初是我指派你去給皇上看'天花',這等兇險的差事,你替我,替咱太醫院的同仁們冒了多大的風險啊。你立下如此大功,豈能不得些許實惠?”
吳有性仔細端詳面前的金錠,足有五十兩之多。他心知以李太醫的家底,拿出這些金子絕非易事,所以這其中必有蹊蹺。
他望著面前的金錠,心中五味雜陳。這筆巨款來路不明,本不該收。但轉念一想,若想完成崇禎交付的秘密實驗,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又如何招募到足夠的志愿者?
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吳有性還是咬咬牙,將金子揣進了懷中。“陛下啊陛下,交給臣如此重任,卻只賜了個區區院判之職,未免有些吝嗇啊。”
他在心中暗暗抱怨。
見吳有性收下金錠,李太醫笑瞇瞇地說:“吳太醫,日后若是再給皇上看病,只要方便,還請多跟我通個氣,莫要見外啊。”
在古代中國,皇帝的健康狀況向來是一樁機密大事。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皇權的穩固與否。就拿不久前的天啟皇帝來說,他猝然病重的消息沒能及時傳到魏忠賢的耳中,以致魏忠賢在天啟將皇位傳給崇禎時毫無準備。如今崇禎登基,魏忠賢自然要設法彌補這個缺漏,把自己的耳目安插進太醫院里。
李太醫的話如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吳有性心頭。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李太醫見吳有性躊躇不決,又補充道:“吳太醫,你不必多慮。雖說你官職有了長進,但我終究是太醫院的主官。我肩負著保駕皇上龍體康泰的重任,你若與我分享圣上的病情,也并非僭越,更談不上什么禁忌。”
這番話聽似柔軟,實則寒芒暗藏。李太醫分明是在逼迫吳有性與他站在同一戰線上。
“陛下啊,這可如何是好?看來我只能見招拆招,隨機應變了。”吳有性在心中默默哀嘆。
他不動聲色,謙恭地回答:“李院使教訓得是。皇上的診治本就事關重大,我豈敢獨斷專行。日后但凡遇到棘手之癥,我必當及時稟告院使大人,請您拿主意。”
“如此甚好。吳太醫能有此覺悟,我很欣慰。“李太醫滿意地點點頭,“往后咱們還要齊心協力,為皇上的龍體保駕護航。有什么需要幫襯的,盡管開口。”
“多謝院使栽培,晚生感激不盡。”吳有性躬身作揖回復說道
但是他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我究竟該效忠于誰?是皇上,還是太醫院?抑或是我行醫的初心?”吳有性長吁短嘆,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