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金瓶梅合璧賞讀
- 劉心武
- 3291字
- 2024-06-26 13:40:34
西門慶和賈寶玉都是“異數(shù)”,再說賈寶玉
上面講到了《金瓶梅》里面的西門慶,這個藝術(shù)形象在當(dāng)時社會是一個異數(shù)、一個異類,是一個和其他男子不一樣的生命存在。《紅樓夢》的寫法和《金瓶梅》有類似之處,它的男一號賈寶玉在當(dāng)時社會也是一個異數(shù)、一個異類,跟同時代的一般男子不一樣的人物。
賈寶玉身上有幾個特點,都是在那個社會里面很特殊的,跟別人不一樣的。首先,他毀僧謗道,他不迷信,不信神佛。什么叫“毀僧謗道”?他不信和尚,有時候還說一些否定性的話語;他也不信道士,同樣說一些誹謗性的評價。那個社會男女多數(shù)都是信鬼神的,都是迷信的。從皇帝打頭,到普通民眾乃至于下層一些人,都信鬼神、和尚、道士。
從《紅樓夢》里的描寫可以看到,從賈母到王夫人,再到一些其他角色,都很迷信神佛。當(dāng)然《紅樓夢》里的藝術(shù)形象,也不只是寶玉一個角色不迷信,它里面寫到了王熙鳳這樣一個女性角色,她自己就說她不信鬼神,不信陰司報應(yīng)。所以在《紅樓夢》里面賈寶玉也不是完全沒有同道的。但是總體來說,這些人是少數(shù)、異類。
書里寫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說話,說到了一種藥的名稱,王夫人就說,我想不起來是什么藥了,賈寶玉在旁邊提醒她,是不是八珍益母丸,要不就是麥味地黃丸。王夫人說都不是,她只記得有“金剛”兩個字。這時候?qū)氂窬驮中Φ馈裁唇性郑吭凇都t樓夢》里經(jīng)常寫人物這樣一個姿態(tài),即兩手五指微微張開,向兩邊伸直,是一種很有趣的姿勢——從來沒聽見有個什么金剛丸。若有了金剛丸,就有了菩薩散了。他拿金剛、菩薩開玩笑,說得滿屋人都笑了。薛寶釵當(dāng)時在旁邊也抿嘴笑,但是她補臺,給她的姨媽王夫人挽回面子,說太太想說的可能是天王補心丹。王夫人笑了,說對,是這個名,如今我也糊涂了。這時候?qū)氂衩摽诙觯?span id="04fca83" class="kaiti">“太太到不糊涂,是叫金剛、菩薩支使糊涂了。”這話就是典型的毀僧謗道。書里多次寫到王夫人的正房里面是有佛堂的,她常常進(jìn)佛堂去念會兒經(jīng),拜會兒神,拜會兒佛,但是寶玉完全不信這一套。這些描寫都是很珍貴的,塑造出了在那個社會的人,這樣一個封建貴族大家庭,從上到下都充滿了迷信的氛圍,這里面的寶玉很超脫,雖然他對現(xiàn)實中的和尚、道士具體的這種生命存在還是尊重的,可是對僧道所崇尚的神佛,以及所謂的預(yù)言,他是不信的。書里還寫到,夏天他午睡,薛寶釵悄悄坐到他臥榻前,忽然,他在夢里喊罵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西門慶對科舉考試沒有態(tài)度,《金瓶梅》里從頭到尾沒有寫到任何他想去讀書上進(jìn)、參與科舉考試這樣的情節(jié),也沒有寫到他對這樣一條當(dāng)時男子去爭取上進(jìn)的官方所指定道路的評價。就好像在他生活的清河縣,根本不存在科舉考試一樣,跟他沒關(guān)系,寫得很有意思。實際上反映出來,他對那一套完全無所謂,是鄙夷的、輕視的,認(rèn)為那個東西跟他沒關(guān)系。到了《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他就非常明確地站出來反對科舉考試。寶玉雖然是一個貴族公子,是榮國公的后代,但是封建社會有個游戲規(guī)則,到清代大體也如此:只有少數(shù)的貴族被封的頭銜可以世代罔替,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只要這期間不犯事,不被后來的皇帝逮住毛病,給你免了,就可以一代一代不遞減地繼承貴族頭銜。像清代的鐵帽子王,封了王爺以后,老一輩死了,下一輩的兒子還是王爺,這個人死了,孫子還是王爺。但是這種貴族頭銜享用者很少,而且很多都堅持不到最后一代,都半當(dāng)間兒就被當(dāng)時的皇帝或后來的皇帝給褫奪了,取消了,貶斥了。而其他的貴族頭銜是不可以世襲罔替的——你沒犯什么錯,你們家下一代還可以享受貴族頭銜,但是要往下降,本來是王爺,下一代就不能再是王爺了,本來是公爵,下一代就不能再是公爵了。
《紅樓夢》里的賈府——寧國府也好,榮國府也好,他們公爵的爵位后來都遞減了。書里交代得很清楚,寧國府的寧國公沒了以后,當(dāng)時寧國府的府主是賈敬,應(yīng)該由他來繼續(xù)襲一個貴族頭銜,就不能襲公爵了,要往下降。結(jié)果賈敬是一個怪人,他拒絕享受這個待遇,而且他不住在寧國府了,他跑到城外的道觀里,和道士胡羼煉丹。他把他應(yīng)得的貴族頭銜讓給了他的兒子賈珍,賈珍就晚一輩了,那就不能給得很高了。給賈敬可能還高一點,給他兒子就要再降一點,就是三等將軍,這是一個將軍級的貴族頭銜。榮國府呢?書里寫榮國公去世以后,皇帝很顧念他們祖上開國的功勞,親自過問了榮國府的情況,知道榮國公有個大兒子是賈赦。當(dāng)時這個貴族頭銜往下傳,都是要傳給長子。比如你是一個公爵,你有好幾個兒子,往下賜予貴族頭銜,不能每個兒子都給,只給一個,給誰呢?給老大。賈赦是長子,是老大,當(dāng)時這個貴族銜就給了賈赦。給了個什么貴族頭銜呢?一等將軍。賈赦和賈敬是一輩的,他們?nèi)∶郑憧促Z姓氏后面那個字都有一個文字邊,是文字輩。可以推測,如果賈敬不推辭皇帝頒賜的貴族頭銜的話,應(yīng)該也是一等將軍。他推辭了,他不要,他的兒子來承襲貴族頭銜,所以他的兒子賈珍——他和賈寶玉是一輩兒了,就是一個三等將軍。
第二個兒子賈政就輪不到襲貴族頭銜了,那怎么辦?按道理的話,他得參加科舉考試,考中進(jìn)士,再給他一個高官來當(dāng)。但是書里寫皇帝對他們家很照顧,就說老二賈政不用參加科舉考試了,我賜你一個當(dāng)官的資格。最后賈政直接當(dāng)了官,在工部成為一個官員,級別不是很高,但也很不錯。
因為賈政沒有能夠得到貴族頭銜,他有一種焦慮感,下一輩怎么辦?本來他的大兒子賈珠娶妻生子,而且進(jìn)學(xué)了,什么叫進(jìn)學(xué)?就是已經(jīng)進(jìn)入了科舉考試的通道,準(zhǔn)備去應(yīng)考了,可沒想到很不幸,一病就死掉了,所以希望就寄托在賈寶玉身上了。
書里不斷地寫到,賈政要求賈寶玉好好讀圣賢書,好好學(xué)習(xí)八股文,好好準(zhǔn)備去參加科舉考試。因為這個家族到這一輩已經(jīng)不可能白得到貴族頭銜了,得靠自己在科舉考試這個通道里爭取一個好的成果。書里面寫寶玉和他父親的矛盾沖突,基本都圍繞著這個問題。父親讓他好好讀書,別閑逛蕩,說他喜歡寫的那些詩詞歌賦屬于雜學(xué)、旁門,八股文才是正經(jīng)。因為當(dāng)時清代考科舉是要做八股文的,文字要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矩來寫,要分成八個層次,層層推進(jìn),把古代圣賢的意思分成八股一層層地來加以闡釋。那是很無聊的一種文章,是壓抑人的自由思想、自由意志的,寶玉堅決不干。書里面的寶玉是一個大大的異數(shù),書里面寫他的下一輩,他哥哥的兒子、他的侄子賈蘭,在他母親李紈的指導(dǎo)下,一天到晚準(zhǔn)備去應(yīng)考。當(dāng)時考舉人除了文舉以外,還有武舉。有一種是考你做文章,還有一種是考武功。賈蘭在大觀園里面拿弓追鹿,練習(xí)騎射,就是準(zhǔn)備去考武舉。寶玉對此都看不上,嗤之以鼻。
書里面這些女性,比如薛寶釵、史湘云都說過勸他讀書上進(jìn)的話。只不過史湘云是鸚鵡學(xué)舌,學(xué)薛寶釵的一些勸告,寶玉很不以為然。寶玉為什么特別喜歡林黛玉?除了有真摯的愛情以外,他們思想上是有共鳴的,林黛玉從來不在他耳邊嘮叨你得讀書上進(jìn),你得參加科舉考試,你要考中。而薛寶釵時時要提這一套。書里有一段就明明白白地寫出來,說“或如薛寶釵輩,有時見機導(dǎo)勸”,賈寶玉就反生起氣來,只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也學(xué)的吊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諫詞,原為道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閨閣中亦有此風(fēng)也,真真有負(fù)天地毓秀鐘靈之德”。
他不聽寶釵的勸告也罷了,一生氣,他“禍延古人,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焚了”。這是寶玉的做法。當(dāng)時讀圣賢書主要是讀四書,所謂“四書”,指的是中國四部古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其實寶玉對這些書里面所宣揚的某些東西,也是不以為然的,但是畢竟是古代圣賢留下的著作,后來有好多去解釋四書的書,特別是后來為了幫助這些男子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就有好多八股文的指南,或者是一些歷代考中狀元的人的文章合集,這都是賈政這樣的家長逼迫賈寶玉來讀的書。他讀那干嗎呀?他最后就只留下四書,把別人這些讓他學(xué)習(xí)上進(jìn)的書都燒了,這是很驚人的。
在《金瓶梅》和《紅樓夢》里面,它們所塑造的男一號在當(dāng)時社會當(dāng)中都是一種跟別人不一樣的人物。這兩個藝術(shù)形象——西門慶和賈寶玉,雖然他們的人格、思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但是他們對當(dāng)時社會上一般人的思想行為的突破、顛覆、反叛,這種反叛性、超越性,又是互相呼應(yīng)的。這兩個形象還值得我們更仔細(xì)地加以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