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兩頭賺
- 飛揚年代:從返城知青開始
- 一息千念
- 2168字
- 2024-06-21 19:30:00
“吆,您這行頭可夠新鮮哈,提一水桶過來擺攤?賣魚啊?”
青菜攤販見楊沛東提著水桶走近,壓根不像是要買他青菜的,于是不咸不淡的好奇問道。
“您快別拿我打镲了,就今年這干旱天氣,密云水庫都快見底兒了,魚早都被撈光了,我上哪兒整去,來,抽一根!”
楊沛東靠著青菜攤放下水桶,把報紙蓋在桶沿上,摸出紅葉香煙遞了一根過去。
“您客氣!”青菜攤販接過煙,態度頓時親切了些,此時鼻翼翕動,嗅到了些香味兒,“唉吆喂,桶里到底裝著什么好東西呢,這味兒可不賴哈!”
楊沛東暗自心定,出門前特意在桶里多放了些煮過的八角、香葉,就是為了增加水煮花生的香氣。
“也沒什么,就是煮了點花生,五香味兒的,尋思著看能不能換點錢花。”
他自謙一句,大大方方把報紙掀開,給青菜攤販看到。
“嘿,這味兒地道,晚上弄點小酒,再來盤這個,絕了!”
青菜攤販臉上露出向往神色,一邊劃著火柴主動給楊沛東點煙,一邊詢上了價兒,“你這咋賣的?合適的話我來點兒,權當給你開個張!”
“不瞞你說,我這剛開始干,家伙事都沒置辦全呢,所以就怎么合適怎么來,早點賣光好回家。”
楊沛東不緊不慢的說著,用手指向桶邊掛著的笊籬。
“撈出來控到不淌水,裝我這搪瓷缸子里,這你放心,來前兒在家稱過了,一缸子裝滿的話,保證半斤高高的,價錢么,半斤兩毛三,整斤買便宜點,四毛五!”
“四毛五一斤……”青菜攤販聽完下意識撮牙花子,不過略作遲疑還是點頭道:“成吧,給我來一斤,晚上回去下酒!”
楊沛東把點著的煙卷放馬路牙子上,拿笊籬撈起了帶殼五香花生。
等水分控的差不多了,先裝進小號搪瓷缸子,裝滿后倒在攤開的兩層報紙上,然后很快又裝滿一缸子倒出來,捧起報紙麻利的打了個紙包。
青菜攤販爽快付錢,把買好的五香花生放進了自行車橫梁上掛著的褡褳中。
這邊在水桶中接連攪拌幾次,湯水里的香味頓時飄蕩的更快了。
楊沛東剛做完第一單買賣,就又有幾個人圍了上來。
這些都是路人,被那飄開的五香味兒吸引,走近查看。
“別只顧著看啊,這小伙子可就帶著這么點兒,價錢也合適,買晚了可就沒有了!”
楊沛東還沒開口,旁邊抽了他煙卷的青菜攤販已經替他招呼上了。
還特意拍了拍自己車子上的褡褳,“瞧見沒,一斤高高的,我這來賣菜的都買了,你們還猶豫什么呢?”
他這一表態,那幾個站在近前的人頓時有些心動。
拉著楊沛東問清楚價格,很快就有人決定買些回去嘗嘗。
生意接連開張,楊沛東開始忙活起來了。
不斷的撈花生,打紙包,收錢。
不一會兒的功夫,拎來的五斤帶殼濕花生,就已經全部賣光。
甚至連湯水都被人舀走了。
而這時候,那些國營廠的工人都還沒下班呢。
楊沛東內心充斥著一抹收獲感,甚至覺得這比前世做生意,簽下大單子都更有成就。
雖然臉上掛著汗珠,可卻更加自信。
對接下來在這個年代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一斤帶殼干花生兩毛五,煮成五香花生,不但分量增加到了三四斤,價格也將近高了一半,這種利潤空間,簡直可以用暴利來形容了。
不過他心里很清楚,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高利潤,主要是得益于如今信息不流通,以及這個年代獨有的社會形勢。
不像后世的環境,網上一鍵購買全國乃至全球,絕大部分產品的利潤已經被壓縮到了極致,甚至有些商家時常處于賠本賺吆喝的境地,急頭白臉忙活一年,年底一算,得,純特么義務勞動了。
“李哥,我先回了,明兒個見!”
“成,你忙你的,明兒見!”
青菜攤販此時也來了生意,抽空朝楊沛東擺了擺手。
提著已經徹底空掉的水桶,楊沛東離開了三岔口。
當路過一處涼亭,這才有時間坐在石凳上清點今天下午的收獲。
全是毛票、分票,從兜里掏出來足有一小捧。
‘一毛……兩毛……一塊……三塊……’
楊沛東點完,發現總共是七塊八毛五。
當初買花生跟調料,花出去一塊七毛錢,加上回家用去的鹽、醬油,如果不算人工的話,五斤帶殼花生,能賺到六塊五毛錢!
平均一斤能給他帶來一塊多的純利潤。
‘果然,在這個年代,小買賣也能掙大錢不是說說而已,越是不起眼的小買賣利潤越大。
一斤干花生煮熟后,分量增加到了將近四斤重,而煮成帶殼五香花生,屬于加工制成品,自然沒必要按照進貨價售賣,這樣一來……好吧,兩頭賺。
想虧本都難啊!’
楊沛東暗自梳理了下,心里說不出的得勁兒。
試水成功。
他算是有了具體方向,接下來就可以放心的加大進貨量,正式把這個暫時當成主業來做了。
“來到這個年代,不求顯名于世,那樣太累了,也不求升官進爵,那玩意兒容易有風險。
簡簡單單的掙點錢,舒舒服服的享受人生,只有這樸實無華的小日子……才是真的香!”
回家的路上,楊沛東哼起了前世喜歡的一首歌,“鋼鈿我,含眼淚可修瓢鍋……”不過沒唱兩句就停下了。
主要是五音不全,自己都聽不下去。
這也是他從沒想過去這個年代娛樂圈發展的原因。
當然另外還有一點。
那就是明明稍微用點心就能把錢掙了,把日子過舒坦了,沒那必要非得鉆娛樂圈兒,去掏下水道……
屎里淘金,他是真沒這癮。
……
大雜院。
此時上班的鄰居們陸續都回來了,院子里說笑聲不斷。
楊沛東的到來,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除了身高長相之外,作為剛剛返城的知青,消失幾年重新回到院子里,自然是人們關注的目標。
“嘿吆,東子提著個水桶這是干嘛去了?”
“沒干嘛,閑著沒事出去轉轉,吳大爺您下班了?”
之前桶里的湯水,后來也被幾個手里有鋁制飯盒的人盛走了,楊沛東只提著個空桶回來,此時含糊回應道。
吳大爺跟二哥在同一家食品廠上班,是廠里的老師傅,也曾被街道連續評過幾年先進個人,在院里威望很高。